关灯
护眼
字体:

欢恬喜嫁(54)

作者: 莞迩 阅读记录

没等老太太想出个所以然来,就见太夫人看向徐玉初,那张因瘦而显得格外刻薄的脸上挤出几抹笑容来,“你也是个有福气的,不仅儿孙满堂,连膝下的孙女都如此出色……”

老太太本就疼徐玉初,见太夫人这是有夸徐玉初的意思,自然立即就跟着带了笑。

不过,下一刻,听明白太夫人真正的意思之后,老太太面上的笑容却为之一顿。

“……像这样又有容貌性子又好的小姑娘,将来也不知道哪家的好儿郎能有这个福气……”

太夫人话一说完,就若无其事的饮了一品茶。

老太太一顿之后,心里却蓦地就涌出怒气来。

所以,英国公府太夫人,这是在委婉的告诉她,这门亲事不成?

一想到这个可能,老太太气得心口都有些疼。

当初亲自找上门,想要替英国公世子求娶徐玉初的,可是太夫人自己,甚至老太太邀了太夫人领着潘越一起来光华寺,将那相看的意思透露得如此清楚明白,太夫人也是欣然应允。

可现在,出尔反尔的,竟然也是她?

她当武定侯府,当她周月如最钟爱的孙女儿是什么,任由她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下里巴人吗?

老太太的神色也冷了起来。

原本在这次见面之前,她就没有下定决心要应下英国公府的这桩婚事,而见面之后,隐隐察觉到英国公府的情况也许并不简单,老太太更是心中动摇。

可是,这件事由她拒绝可以,却容不得英国公府太夫人出面婉拒!

老太太咽不下这口气。

所以,老太太挤出一个笑容,直接就将事情给掰扯开来了,“老姐姐,上次你提起的婚事,我再三考虑了,贵府世子乃人中龙凤,我这个孙女儿愚笨,恐是高攀不上了……”

英国公府太夫人同样被气得一窒。

她以为,在她说了那番话之后,老太太就算是顾忌着脸面,也不会说开了,却没想到老太太根本就不愿意忍。

这让太夫人尤其的愤怒。

她自己忍耐了一辈子,可这个她从前闺中的小姐妹,却连这么点事情都忍耐不住。

这其中的差距,更叫她清楚,她们虽然少时有着一样的起点,但后来的际遇,却是何等的天差地别。

太夫人从来都是隐忍的,但这时候却再也不想忍了。

她猛地起身,重重一拂衣袖,“老身身子有些不适,这光华寺的斋菜,怕是享用不得了,妹妹还是领着你的两个好孙女儿慢慢用吧!”

话说完,就领着身边的嬷嬷丫鬟往外走。

才出了门,就碰到了潘越与两个送了斋菜过来的僧人,却是压根儿就没有看那两名僧人一眼,直接扯了潘越就往外而去。

第62章 应允

老太太显然没想到太夫人竟然因为这么起子事就与她翻脸,自是气得脸都有些发白。

徐玉见和徐玉初见状,连忙一左一右地轻轻抚着老太太的背,安慰道:“祖母,您别生气……”

好半晌,老太太才重新平静下来。

她看着一脸急色的徐玉初,极为疼惜地拍了拍她的手,“初姐儿,这次是祖母的不对,叫你受委屈了。”

徐玉初摇了摇头。

她是知道老太太有多疼她的,这次她与徐玉见一起策划了光华寺一行,却是将老太太瞒在了鼓里,她心里正过意不去呢。

至于英国公府太夫人那里,徐玉初一点也没有在意。

她在意的,却是她不用嫁去英国公府了。

老太太见着徐玉初这般乖巧懂事的模样,想起来之前她心里的那个决定,便轻叹了一声,“初姐儿,祖母也知晓你母亲中意你舅家的表哥,原还想着替你寻个门第更高些的,将来比别的人要风光些,可现在……既然你自己也是看中了你那表哥,那祖母也不拦着了。”

她这是真的想开了。

与其寻个门第高的,倒不如嫁给知根知底的。

就如姜氏所说的那般,姜伯羡的人品她这个做姑母的再清楚不过,东宁伯夫人和老夫人又历来疼徐玉初,她嫁过去了怎么也不会吃苦。

徐玉初听了又是惊又是喜地看向老太太。

她没想到,老太太会因此而对她的婚事松了口。

原还想着只要这次将英国公府的婚事推了便也是了,至于其他的,只能徐徐图之,却不曾想,老太太竟然这就应了。

徐玉初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

老太太见了便摇了摇头,点着徐玉初的额头,道:“你这丫头,平时倒是看着稳重,这时却是一点也不害臊,要是有旁人见了,可不得被人笑话?”

徐玉初于是拉着老太太的手,“也就是在祖母跟前,孙女才会这样。”

一副小儿女情态。

直将老太太哄得立即就忘了先前的不快。

寺里送斋菜的僧人还等在外面,老太太也没有再多说,就让人将了两名僧人请了进来,两名僧人面容平和,就似压根儿没看到之前英国公府太夫人离开时的情景一般,只手脚麻利的将斋菜摆上桌,就又快步离开了。

光华寺的斋菜确实不负盛名,老太太并徐玉初徐玉见平时饭量都不大,但这次就着斋菜,却是不知不觉的就多用了一碗饭,由此可见一斑。

吃过斋菜,又在禅房里歇了会儿,等着太阳不那么毒了,老太太才领着徐玉见和徐玉初准备回府。

出了禅院又往外走了一段,便是香客们上香的几大佛殿。

徐玉见跟着老太太身后往前走,偶然一抬眼,就见着前面不远处,一处衣角轻轻拂过一棵树,然后被那棵四五人合抱的树遮挡,再寻不着痕迹。

她有些惊讶地站定。

虽然只是一片衣角,虽然那个人的背影她只看到了那么一眼,但也就是这一眼,她心里就自然而然的跳出了一个名字。

沈熙。

那背影看着就是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但是,像这样的少年,在这时的光华寺里可是不少,徐玉见却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沈熙,而且还确认自己不会看错。

大概是直觉吧。

她想。

因为看到沈熙而顿了这么一会儿,老太太和徐玉初很快就发现徐玉见没有跟上,便停在原处看着她,“恬姐儿,你愣着做什么?”

徐玉见这才应了一声,连忙跟了上去。

光华寺在京城如此有名,沈熙会到这里来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有什么值得深思的呢?

英国公府的事,在这次光华寺之行后,便算是彻底解决了。

回到武定侯府,老太太也没有拖泥带水,在徐玉初和徐玉见回了碧水阁之后,就叫人把姜氏唤了来。

虽然先前老太太没有特意提,但姜氏大抵也是猜到了老太太领着徐玉初去光华寺是为了什么。

是以,老太太一行离府之后,姜氏这大半天心里都是一上一下的,就怕老太太会早早的就点头将徐玉初的亲事给定了下来,这时更唯恐老太太只是下了决定之后知会她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