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欢恬喜嫁(347)

作者: 莞迩 阅读记录

她点了点头,做完手里这件小衣裳的最后一针,再打了个结,拿了一把剪子将线剪断,一边将做好的小衣裳放远了些仔细看了一遍,一边点点头,“今年的冬天确实冷。”

今年的冬天不仅来得早,而且比起往年来还要冷了许多。

那……

徐玉见突然想到京城里的那些乞丐。

就算是繁华如京城,也总是会有乞丐的,这些乞丐大多是无家可归的孤儿,还有极少数的一些,则是已经成年了,却偏偏不乐意自己养活自己,只想着好吃懒做的懒汉。

对于乞丐来说,寒冷的冬季无疑是极难过的。

过去的每一年,每到了冬天,京城各府的女眷们就会在几位地位不俗又心善的夫人们的带领之下,在京城各处搭了粥棚,向那些乞丐们施粥。

靠着这些善粥,京城里的那些乞丐才能捱过这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

徐玉见经历了八世,若要说善心,从前还真没有多少。

不过,在她有了身孕之后,却也乐意多做善事,哪怕是替她腹中的孩子祈福也是好的。

往年的武定侯府每到了冬天也都会参与施粥,徐玉见想着,今年若是那些夫人再牵头搭粥棚,郡王府也就多舍些银子出去吧。

想来……

安阳郡主也是不会拒绝的。

一手轻轻抚着自己的腹部,徐玉见笑得再温柔不过。

哪怕这祈福一说有些太虚无飘渺了,但哪怕是有一丝丝的可能,为了她的孩子,她也是愿意去做的。

徐玉见这才想到施粥的事呢,没过几日,就有人上门了。

来的是章家的人。

说起章家,京城许多人第一时间可能会有些疑惑,是哪个章家?

章家在京城确实看着极不显眼,如今整个章家也只有一个章家老太爷在翰林院为官,而这章老太爷还是个醉心学问的,就是在翰林院里,做的也都是些编书的事,要说权势,章家是半点也没有的。

不过,这可不意味着章家就不受人尊敬了。

章节世代出大儒,是传承了数百年的书香世家,不仅章家人,就是与章家往来的也全无白丁,更是无数文人学子眼中最受景仰的所在了。

但凡有大才的儒士,脾性多少都是有些古怪的。

章家人亦是如此。

章家子弟多有大才,但偏偏一个个都视权势如粪土,宁愿清清贫贫的在家中读书习字以文会有,也少有愿意进入官场的,还是大梁朝这几任帝王惜才,章家才会每一代都至少有一人入仕。

要皇帝亲自发话才做官,这样的家族满大梁估计也就只有一个章家了。

用清贵来形容章家,那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章家的家风亦是极正,能被章家聘了做媳妇的女子更是每一个都知书达礼能识文断字,而因为章家的名望,章家的媳妇们在京城亦是极受敬重的。

这次来郡王府的,就是章家的一位少夫人。

事实上,在听到章家的人上门时,徐玉见就能猜到这位少夫人是所为何事了。

大抵,就是她前两日所想的施粥的事。

今年的冬天来得早,施粥一事自然也要比往年提前一些。

而往年,施粥的事也大多也都是由章家的女眷牵头的,毕竟,其他哪府的女眷做这样的事,都容易被人说作是为了收买人心,但章家人的禀性却让所有人都相信章家的女眷就算牵了这个头,也是出自于纯粹的善心,与别的事没有任何的关系。

不过……

徐玉见也有些奇怪,她如今是不管府里的事的,安阳郡主也几次替她将上门探访的女眷挡了回去,按说这次下面的人也该将这位章家少夫人带到安阳郡主那里去,怎的倒是往她这里来了?

看出了徐玉见的疑惑,锦年连忙道:“主子,那位章少夫人是荣嬷嬷领过来的。”

徐玉见点头,“先将客人引到花厅去奉茶,待我收拾一番再过去会客。”

又吩咐了人请了荣嬷嬷进来。

第399章

荣嬷嬷很快就被请了进来。

她也知道徐玉见的疑惑,因而都不用徐玉见开口开问,荣嬷嬷就已经先一步解释道:“郡王妃,郡主的风寒还没有好利索,现在却是不宜见客的,若来的是别家的女眷直接回绝了也就是了,但这次来的却是章家的女眷……”

一来章家人的来意多半是为了施粥一事,这是善事,总是不好拒绝的。

二来嘛……

安阳郡主与章家也是有些交情的,更是将章家的老夫人当作了长辈来敬重,章家的女眷早两日就已经递了帖子,现在既然上了门,若是不见怎么都有些失礼。

“郡主想着,章家的人这次来大抵也是为了施粥的事,郡王妃您见一见再随着您的心意处置便是。”荣嬷嬷又道。

徐玉见却是皱起了眉头,“母亲的风寒还是没有起色吗,昨儿太医来了是如何说的?”

荣嬷嬷闻言忙道,“郡王妃不必担心,郡主如今已经没有大碍了,不过是太医开的药方里加了一些安神的药,所以精神会有些不济……”

徐玉见这才放下心来。

确认安阳郡主没什么事,徐玉见换了身衣裳,这才与荣嬷嬷一起去了花厅。

章家来的那位女眷这时正在喝茶。

见着大着肚子的徐玉见,那位章家的大少夫人连忙站起身,满脸的歉意,“……打扰郡王妃了,真是抱歉。”

打从徐玉见有了身孕之后,安阳郡主就替她挡了许多上门拜访的人,就是上次的宁王妃来了也是被安阳郡主挡回去了。

这一点,京城各府就没有不知道的,章家大少夫人黄氏自然也不会例外。

黄氏原本也确实没有想要叨扰到徐玉见的。

徐玉见被荣嬷嬷扶着坐到了椅子上,笑着道:“少夫人太过客气了。”

却也没说什么自己一个人在府里,有个人说话也是好的这种客气话,安阳郡主也是为了徐玉见好,才会将那些人挡在门外,徐玉见若是还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有些不识好歹了。

两人又寒暄了一会儿,黄氏才说起了自己的来意。

“郡王妃,是这样的,妾身这次来,是为了今年给京城里的乞丐施粥的事……”黄氏道,“今年的冬天来得早,天气又格外的冷,要是再不快点开始搭了粥棚施粥,城里的乞丐只怕会冻死饿死不少,章家虽有心,但到底也是独木难支,只能靠着京城各府的善心才能将这件事进行到底了,虽然都是些乞丐,但好歹也是那么多条人命……”

徐玉见点头。

从前的这么多年,每一年都是由章家牵这个头的。

她笑道:“少夫人太过自谦了,这本就是做善事,章家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坚持行善,旁人跟着出力也是应该的。”

黄氏闻言也松了口气。

今年的雪下得早,比往常都要早了差不多半月有余。

以往的每一年,在开始施粥之前,章家也会先一步休整一下京城里供那些乞丐容身的善堂,至少让这些乞丐在免于被饿死之余,也不会被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