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欢恬喜嫁(326)

作者: 莞迩 阅读记录

安阳郡主先就伸手握了荣阳长公主的手,“荣阳你倒是突然客气起来了,不过说起来,想要见你一面也真是不容易,平时还是应该多出来走动走动……”

对于安阳郡主的念叨,荣阳长公主也只是回以一笑罢了。

然后,荣阳长公主的目光却是落到了徐玉见的身上。

徐玉见和沈熙成亲的时候,荣阳长公主是去喝了喜酒的,但那天徐玉见是新娘子,因而两人倒还是第一次见面。

徐玉见忙向荣阳长公主行了个礼,“见过长公主。”

安阳郡主在旁边笑道:“这是我儿媳妇,这次特意领着她来认认门,你可得拿些像样的见面礼才行。”

只听这话,荣阳长公主便知道安阳郡主对徐玉见极为满意,因而看徐玉见的目光都跟着柔和了几分。

她对徐玉见点了点头,“不用多礼了,我与安阳情同姐妹,你便唤我一声姨母就是了。”

徐玉见闻言立即唤了一声“姨母”。

之后,才跟着荣阳长公主一起往了公主府里去。

荣阳长公主是太后独女,亦是景泰帝胞妹,当初更是乾德帝的掌上明珠,说是受尽了宠爱也一点不为过,就是她这公主府,也是雕梁画栋的,华丽中透着些格外的精巧。

只不过……

这么大的公主府,却只荣阳长公主一人独居,这其中自有其寂寥就是了。

事实上,自荣阳长公主寡居之后,无论是华太后还是景泰帝,都不只一次的想过让她另嫁。

皇家并不比寻常之家,孀居的公主另嫁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只不过荣阳长公主自己守着那些过往的回忆不愿意而已。

进了屋分主宾坐下。

安阳郡主和荣阳长公主先是坐在一起说些闲话。

屋里也没有留人侍候着,徐玉见便在一边时时注意着,做些添茶递点心之类的小事。

许久,闲话说得差不多了,安阳郡主倒是提起了另一件事,“荣阳,上次我拜托你的事,可打听得怎么样了?”

荣阳长公主听安阳郡主这样一问,倒是斜睨了她一眼,“我就知道你到我这里来也不全是想与我叙旧的,这不,你这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吧?”

话是这样说,荣阳长公主面上却是带着笑容的。

安阳郡主拜托荣阳长公主的事,其实就是沈怡宁的婚事。

早几个月,安阳郡主邀了徐慧贞和几个孩子一起来郡王府的时候,就向徐慧贞透了信儿,在沈怡宁的婚事上可以帮着打探一下,宗室之中有几个好儿郎或是良配。

之后,安阳郡主就将这件事托到了荣阳长公主这里。

大梁朝如今的长公主并不只一个,但最受瞩目的却无疑就是太后嫡出、景泰帝胞妹的荣阳长公主了,将打听那几个宗室子弟品性的事托到荣阳长公主那里,自是再合适不过了。

对于安阳郡主的托付,荣阳长公主倒也确实上心,也不拘着安阳郡主给出的名单,这几个月来直接让人将宗室里适婚的男子的品性才能都去打听了一番,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花费了这许多的时间。

年前荣阳长公主就让了人给安阳郡主递话,安阳郡主这次来看望荣阳长公主,可不就正好问起了这件事么。

之后,荣阳长公主就拿出了一叠整理好的信笺。

“喏,但凡是宗室之中适龄的男子,我都让人打听清楚了,你那侄女啊,照着这上面的挑指定没错。”荣阳长公主道。

安阳郡主看也没看,就将这叠信笺收了起来,“那敢情好,等到将来婚事成了,让我那侄女来给你敬杯茶!”

荣阳长公主笑着摇了摇头。

之后,两人倒也没有再讨论这些,而是坐在一起讨教起书画来了。

徐玉见可算知道为何荣阳长公主独独与安阳郡主这般要好了。

两个人都好书法与丹青,不仅爱好一致,就是水平也都差不多,一幅画一幅字,就能让两人讨论个好半天,时不时的还都要与对方争执不休,看着就像是在吵架一般。

要是不知情的人见了,绝不会以为两人这是相交莫逆,只会以为两人这是生死仇人了。

徐玉见在旁边看得暗暗发笑。

她也识趣的就在旁边充作一个小丫头的角色,做些添茶倒水、洗笔磨墨的小事,从头到尾都不多话,大半天下来倒叫荣阳长公主对着她连连点头。

“安阳,你这个儿媳倒是个好的,以后可以带着她多往我这里来,现在能与我说得上话的也就只有你了,再多个鲜活的小丫头,心里也跟着敞亮些不是?”荣阳长公主道。

安阳郡主闻言有些得意,“那可不,这个儿媳妇可是我亲自挑的,能不好么?”

徐玉见都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等到天色渐暗了,安阳郡主这才带着徐玉见一起与荣阳长公主道了别,自回了郡王府。9189

第375章

回了郡王府后,安阳郡主也没急着就给徐慧贞递信儿,总要等到年过完了不是。

这样很快就到了上元节。

上元佳节,按着往年的惯例,宫里会拨了银子来办花灯会,而京城的各家亦会效仿了宫里纷纷拿些银子来为这上元灯会添砖加瓦。

到了上元这一天的晚上,京城会取消宵禁,家家户户无论男女,也都会走出家门,一起到街头巷尾赏灯。

这样的画面,无端就多出几分盛世繁华。

往年就有许多关于上元灯会里的佳话。

比如,谁家公子在灯会上拨得头筹,解出了让许多才子折戟沉沙的灯谜,又是哪家的寒门学子,在上元灯会上大展光彩,惹来了闺中小姐的侧目,从而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

等等。

是以,京城的百姓们对于上元灯会,其实是极为期待的。

只不过……

今年一直过了十五这日,宫里都没有任何关于上元灯会的话传下来。

于是,京中百姓纷纷遗憾不已,今年又将错过一场热闹了。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没有了上元灯会,只不过是少了一场热闹而已,但对于关心朝事的那些人来说,这却是一个很不好的征兆了。

徐玉见将手里的一碗刚出锅,还冒着热气的元宵递到了沈熙的面前。

“子长,皇上的病情还未有所好转?”徐玉见道。

先是除夕的宫宴,因为景泰帝犯了头风而取消了,现在上元灯会宫里亦没有任何的指示,徐玉见也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了。

沈熙正端着那碗元宵。

青花瓷碗里装着四五个洁白浑圆的元宵,盛在放了红糖因而显得暗红的汤水里,像是几个玉雪可爱的小娃娃一样,让人都有些不忍下嘴了。

沈熙手里的这碗元宵,以及送到安阳郡主那里去的那一碗,都是徐玉见亲手做的。

身为侯门千金,徐玉见的厨艺也只是稍有涉猎而已,毕竟也没人要求她这样身份的姑娘要做得一手好菜。

不过,做这样一碗元宵,却是难不住徐玉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