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欢恬喜嫁(314)

作者: 莞迩 阅读记录

景泰帝这两年因为患了严重的头风,龙体本就欠安,再知道在他的治理之下竟然还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据说后来又气得病了一场。

一时之间,京城百官都人人自危,唯恐一个不小心就又触怒了景泰帝。

等到景泰帝病愈之后,各边军之中亦开始了一场大清查,据说有不少的边军武官被查出了问题,也让军中的风气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袁烨和徐慧英离开京城前,一起到郡王府来向沈熙和徐玉见道谢。

虽然这时已经临近年关了,但袁家早就已经在边城扎根,京城里也没有什么亲族,因而袁烨和徐慧英仍想趁着现在还未有大雪封路,早早的赶回边城去。

徐慧英坐在徐玉见跟前拿了帕子拭泪,一只手紧紧握着徐玉见手不放,满脸感激地道:“恬姐儿,这次要不是多亏了你和郡王爷,夫君是断无幸理的,你和郡王爷都是我们一家恩同再造的大恩人……”

她是真的很感激。

徐玉见连忙摇了摇头,“姑母,您不必如此。”

虽然徐玉见这样说,徐慧英却仍连连说了好几个谢。

而坐在了另一边的沈熙和袁烨,这时面上却都有些严肃。

袁烨朝着沈熙一抱拳,“郡王爷的大恩,袁烨没齿难忘,郡王爷将来若是有什么差遣,袁烨定当万死不辞!”

沈熙闻言扬了扬眉。

袁烨长得五大三粗的,还有一脸的络腮胡,看着是个再粗犷不过的人,却没想到在他粗犷的外表下,还有这样一份精明。

倒是个聪明人。

沈熙会出手帮袁烨一把,其实目的也不是那么纯粹,一方面当然是因为这怎么说也是徐玉见的姑父,另一方面就是他想着将来总会有用到袁烨的那一天。

听了袁烨这番话,沈熙也没有什么推辞之意,只笑着道:“姑父言重了。”

将来有用得上袁烨的地方,沈熙当然不会客气,不过,他也不会让袁烨做什么需要他万死不辞的事就是了。

袁烨和徐慧英道完了谢,都没有留在郡王府用膳,就顶着寒风告辞了。

徐玉见和沈熙一起将他们送到了垂花门。

徐慧英临走时,徐玉见想了想,到底还是问了一句,“姑母,您不回侯府看看老太爷和老太太吗?”

徐慧英闻言一怔。

许久之后,徐慧英才红着眼眶点了点头。

“恬姐儿,谢谢你,离开京城前,我会回侯府看看的,当年……老太太也是为了我好,是我不懂事。”

说完这句话之后,徐慧英才与袁烨一起离开。

徐玉见看着他们的背影,好一会儿之后才轻轻叹了口气。

对嫁作人妇的女子来说,娘家无疑是他们最坚实的依靠,若是在夫家里受了什么委屈,总还有个娘家可以帮着出头。

徐慧英当初因为婚事之事,之后的这二十年几乎等同于没有娘家,就算袁烨待她再怎么如同往昔,想来也是受过委屈的。

这么多年,大概她总算是领会到了当初老太太的好意吧。

后来又过了几日,眼瞅着就要到腊八节了。

徐玉见吩咐了锦年和锦华一起去武定侯府送腊八粥,两个丫鬟回来的时候,果然带回了徐慧英离京之前曾与袁烨一起登门的消息。

徐玉见听过之后也就放开了。

自进了腊月之后,朝廷官员倒是再不用上朝了,沈熙也闲了下来,倒是天天都腻在了徐玉见身边,每天还陪着徐玉见一起理事,直叫府里那些管事们回话时都谨慎了许多。

处理完府里的事,徐玉见和沈熙一起回到正房,又听了送腊八粥回来的锦年和锦华回话,等到两个丫鬟下去了之后,沈熙看着徐玉见,突然就莫名的笑了几声。

第361章

徐玉见歪头看向沈熙,“你笑什么?”

沈熙握信徐玉见手,干燥而温暖的手让徐玉见有些微凉的手觉得极为熨帖,就是眼角都忍不住往上面轻轻扬了一些。

看着徐玉见这副模样,沈熙又笑了笑。

“我想起了去年腊八时的情形。”他道。

去年的腊八?

徐玉见也想了起来。

去年的腊八节,沈熙故意在文氏那里去讨了人情,让文氏借口郡王府这边的腊八粥正好就忘了送了,让徐玉见“帮忙”去郡王府送腊八粥呢。

徐玉见于是伸手在沈熙手臂上轻轻拍了一下,“就你鬼主意多。”

沈熙被这样打了一下,倒也不恼,反而笑得有些得意。

他要是不多想些这些主意,又哪里能在成亲之前多见自家媳妇几次?

两个人然后相视一笑。

……

腊月初十就是陈义安和姜季宁成亲的日子。

姜季宁是徐玉见的表姐,沈熙又是陈义安的好友,所以他们这次倒是要两边跑,徐玉见先得提前一日去东宁伯府给姜季宁添箱,在成亲的当日又要与沈熙一起去长宁侯府喝喜酒。

初九这日,徐玉见早早的就去了东宁伯府。

严氏与姜振愉是和离了的,因而这次姜季宁成亲,舅家那边倒是连问都没有问两句,更别提是来个女眷给姜季宁添箱了。

女儿家的嫁妆本该由做父母的来准备才是,但严氏不仅与姜振愉和离了,还去了庵堂里,自然是不可能来替姜季宁准备嫁妆了,姜振愉又是个浑不管事的,连姜季宁要成亲了这件事都还是程氏通知了才知道,又怎么可能给姜季宁准备嫁妆?

程氏最初倒是急着想将姜季宁嫁出去,但后来也是发现姜季宁确实是个可怜的,在嫁妆上倒没有亏待了姜季宁,公中给姜季宁准备了一份,她自己又从私库里拿了一些给姜季宁补上。

因而,姜季宁的嫁妆倒也有六十四抬,怎么都不能说寒酸了。

徐玉见到达伯府二门的时候,徐玉初正等在了那里。

“姐姐,你这是有千里眼不成,提前就知道我什么时候来了?”徐玉见笑着打趣。

徐玉初伸手在徐玉见手上拍了一下,“你以为我是来接你的?刚刚得了信儿,母亲也该到了,我这才出来迎母亲的,倒是先将你给迎到了……”

姐妹两个于是立在了一块儿。

又等了一会儿,果然就接到了姜氏。

姜氏才进了垂花门,就一左一右拉着徐玉见和徐玉初的手,嘴里责备道:“你们两个这也是不怕冻的,现在正是化雪天呢,就不知道先在门房里避一避寒风,成心想叫我见着你们在这里巴巴等着的殷勤劲儿?”

即使是在这冬日,但姜氏的手仍是温润的,被她这样牵着,徐玉见和徐玉初都觉得那暖意似乎从手上直达了心底。

姐妹两个对视一眼,徐玉见笑着道:“母亲,我们就是要成亲让你见着,好多心疼我们一下呢!”

姜氏先是瞪了徐玉见一眼,然后母女三人却是都笑了起来。

给贺氏请过安之后,徐玉初就领着姜氏和徐玉见一起去了姜季宁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