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欢恬喜嫁(112)

作者: 莞迩 阅读记录

姜氏对孙氏那将孙霖宇当作什么一样护着的行径也有些看不过眼。

纵是再如何好的少年郎,难不成自家的姑娘还要硬巴着不放不成?

妻女都这样说,徐勋便也有些讪讪地道:“好好好,这次是父亲大意了,再没有下次了,这样可好?”

姜氏和徐玉见便相视一笑。

又陪着爹娘说了会儿话,眼见外面开始暗下来了,徐玉见这才出了丝竹苑,慢慢踱着步子回了碧水阁。

已是夏日,虽然傍晚稍凉爽了些,但这一路走过来,徐玉见也出了一身薄汗。

自从徐玉初出嫁之后,这碧水阁便只有徐玉见一人居住,倒叫她霸占了这两层的绣楼,平时读书习字等都放到了底楼,二楼则只作了起居之所。

先是在下面沐浴一番,换上单薄的衣裳,徐玉见这才上了二楼。

今天众人都送了生辰礼,她都还没有来得及看看呢。

锦年和锦华早就将收到的生辰礼送到了徐玉见的房里,正堆在罗汉床上的矮几上呢,徐玉见先是将窗户推开,然后才歪在罗汉床上看着众人送的生辰礼。

几个姐姐依然如当初在闺中之时那般,送的生辰礼都算不得贵重,但都是她们自己亲手做的,这份心意倒也极为难得。

两位伯母一位婶婶,则都是挑了几样首饰。

徐慧贞和安阳郡主都送了一只小匣子来。

就像姜氏准备的那样,匣子里装的都是适合她这个年纪的姑娘戴的头面首饰等,一打开就能叫人看到那一匣子的珠光宝气。

而安阳郡主送来的那只匣子里,毫不意外的仍有一只兔子形状的玉器。

自从五年前徐玉见生辰之后,这几年每一年,安阳郡主都会在给她的生辰礼之中放上这样一件东西,也不知道都是在哪里去搜罗的。

算一算,徐玉见手里都已经有六件这样的东西了。

五年前收到的那只羊脂玉的兔子,因为实在喜欢,徐玉见就让锦年做成了噤步,时常戴在身后,后面的那几件却都被她妥善收了起来。

看着面前摆成了一排的几只兔子形状的玉器,徐玉见就忍不住想到了已经被送离京城整整五年的沈熙。

她还记得,当初沈熙还说过,那只兔子,是他选的。

还有五年前收到的那只兔子毛球,一直到现在都被徐玉见保存得好好的。

也不知道沈熙现在如何了。

这五年来京城是半点关于沈熙的消息也没有,安阳郡主也从来没有离京去见过他,以安阳郡主前面那些年将沈熙护得如掌中珍宝一般的性子,她之五年来都能忍下与独子的分离,倒也叫人不得不佩服了。

想到这些,徐玉见就又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

她这也是多管闲事了。

安阳郡主当然会妥善的安置沈熙的,哪里用得着她来操心?

这般想着,徐玉见便又唤了锦年和锦华进来将面前这些东西都收起来。

等到两个丫鬟将东西收好,眼见着时辰也不早了,徐玉见正要探身将窗户关上一点,就听到外面又传来一阵扑腾声。

她面上忍不住便带了些笑容。

下一刻,果然就见着那只名叫“扑扑”的小灰鸽扑腾着翅膀从窗户里飞了进来,最后落在了罗汉床上的矮几上。

虽然过去了五年,但徐玉见与扑扑的主人之间的通信,倒是一直没有停止。

不过,徐玉见也是知道分寸的,虽然因为觉得有趣而将这通信持续了下来,却也从来没有谈及过自己的身份,更没问过对方的身份。

好在,扑扑的主人似乎也是同样的意思,从来没有打探过徐玉见的身份,只将她当作了一个志同道合可以说话之人。

两人就经由扑扑时不时的给对方出上一道算学题,间或再聊几句生活中的琐事,倒也安然自在。

看着扑扑落在矮几上,偏着头拿了一双绿豆大的眼睛看着自己,徐玉见忍不住在它头上轻轻点了一点。

以这五年来的惯例,扑扑自然是在向她讨食吃。

“小家伙,你家主人是不是从来没喂饱过你啊,怎的每次到了我这里就不忘了惦记着吃的?”徐玉见这般笑道,“而且每次见你总会觉得你又胖了一些,以后只怕得都飞不起来了吧?”

话虽如此,却仍找出特意替扑扑准备的一只食盆,从里面抓了一把豌豆递过去。

扑扑颇有些雀跃的在徐玉见手心里跳了两下,然后便埋头吃食。

徐玉见便伸了纤长素白的食指,轻轻抚着扑扑虽然是灰色,但实则极有光泽的羽毛。

等到扑扑将那把豌豆吃完了,便主动抬了一只小爪子放到徐玉见的食指上。

徐玉见笑着将竹筒里的纸条取了出来。

仍是这五年来早就已经熟悉的字迹。

她也不知道对方的年纪多大,只能推测应该不会比她大多少,至少对方这五年来的笔迹以及口吻,看着就进步成熟了不少。

当然,徐玉见也没想过要将对方的身份给挖出来。

如此通过扑扑说话也挺好。

说不得什么时候,他们就再不会有行这般趣事的心情,便且珍惜当下吧。

第129章 信

打开字条。

这次倒没有算学题,上面只写了一些生活的琐事。

比如说,院子里的树从春天的发芽,长成了如今的枝繁叶茂,后山的桃林里花早就谢了,如今已经结出小小的青色的桃子……

等等。

虽然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但到底也通信了五年,徐玉见能从对方的字迹中感受到他心情的飞扬。

大概,他是遇到什么高兴的事了吧。

而且,可能还与他最近要出行有关。

为何?

只因,对方在这纸条上写了一句,也不知道等到桃子成熟时,他还能不能去摘上几个来吃。

徐玉见记得,前面几年里,对方每到桃子成熟时,总要提上一句那桃子的香甜的。

虽只通过扑扑交谈,但到底也持续了整整五年,徐玉见也是将对方当作了一个可以结交的朋友的,是以知道对方高兴,她倒也颇替对方开心。

取来笔墨,徐玉见当即就写了回信,只选了自己近期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趣的琐事说了,然后就将字条塞进扑扑足上绑着的竹筒里。

等到扑扑飞走了,她这才带着愉悦睡去。

又过了几日,徐玉见去丝竹苑里陪姜氏一起用午膳。

就着小丫鬟打起的帘子才进了屋,就见姜氏一人坐在屋里看信,眉头还紧紧拧起,面上神色既有愤慨又有些快意。

“母亲,”徐玉见来到姜氏跟前,“谁写的信呀?”

听到徐玉见的声音,姜氏这才抬起头来,“你姐姐送回来的信。”

徐玉初写的信呀。

徐玉见一时便有些了然。

上次她过生辰时,徐玉初还说要她陪着一起去光华寺里上香呢,但这一连几日都不见徐玉初那里递信儿过来,如今倒是送了封信给姜氏。

想来,就是因为生辰那日东宁伯府二房的事有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