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妇产圣手(19)

看到余秋跟宝珍,她立刻笑了起来:“还麻烦你们又跑过来。”

她上午睡了一觉,脸上红扑扑的,看着比生孩子那会儿精神多了。

余秋将手放在她肚子上,子宮已经更小了一些,宮底在脐下两横指的位置,恢复不错。

“宝宝吃得怎么样啊?”余秋笑着问。

因为这个孩子出生时重度窒息,所以她叮嘱桂枝等孩子生下来二十四小时后,看到解了大便再喂奶。

“挺能吃的。”桂枝笑容满面,“小归小,精得很呢。”

余秋又看了桂枝下面出血的情况,血性恶露,没有异味。

可是余秋脸上的笑却停下了。

越担心什么越来什么,桂枝下面的切口又红又肿,恢复的并不好。

桂枝的丈夫回生产队上工去了。

婆婆在边上忐忑不安:“都洗了,大夫,我们照你说的,解过手,下面就洗洗干净。”

余秋点头,夸奖头发花白的妇人:“你可真是好婆婆,桂枝嫂嫂好福气哦。”

桂枝婆婆不好意思起来:“哎哟,我又没做什么。”

余秋笑容满面:“已经很多了,婶婶。麻烦你打盆水过来,我给嫂嫂再处理一下。”

温水送进屋子后,余秋让陈桂枝还是跟生小孩时一样,两条腿张开呈M型,方便充分暴露下面。这在医学上有个专业名词叫膀胱截石位。

余秋戴上帽子口罩跟一次性手套,一边询问桂枝产后喂奶以及大便的情况,一边用温水清洗桂枝的下身。

待到清洗干净后,她又拿碘伏棉球给切口消毒,然后用95%酒精浸泡过的湿纱布贴在红肿的切口上。

纱布放上去的瞬间,陈桂枝发出轻微的叹息声:“真舒服。”

余秋疑惑:“你先前就不疼吗?”

桂枝有些不好意思:“还好,生娃娃哪有不疼的道理。这回已经好很多了,怪舒服的。”

余秋哭笑不得:“你疼就得说啊。不然有什么不好,我们都不晓得。”

她一面跟桂枝闲聊,一面给小丫头做全身检查。

原本刚生下来就要量孩子的身长跟头围的,不过她前天晚上实在太累了,手边又没有皮尺,就只称了体重。这回刚好一并测量了,做个完整的新生儿体检记录。

测量完数据之后,余秋又脱了小丫的衣服,仔细观察她全身的情况。

好在夏天热,不用担心孩子受凉感冒。

刚生下来还不满四十个小时的小姑娘浑身红彤彤的,委实谈不上标致,胸部靠近脖子的位置还长着米粒大小的多形性红斑,上面冒着黄白色的脓头。

当奶奶的人有点儿不安,试图解释:“天太热了,娃娃长痱子了。”

女人夏天生孩子真不好,大人受罪,孩子也跟着作孽。

余秋摇摇头:“没事,这叫新生儿病理性红斑,不用管,过个一两天就自己好了。”

她请桂枝的婆婆又打了盆温水过来,给小丫头洗了个澡。

“现在天热,每天都给孩子洗一洗。洗完之后也不要擦什么痱子粉,把孩子擦干了就好。平常早上傍晚太阳不烈的时候,多抱孩子出去走走。一个是适当的光刺激有利于孩子视力发育。另一个就是多晒太阳的孩子不容易得佝偻病。”

余秋将洗干净的小丫头从盆里头捞出来。

孩子舍不得离开水,两只小脚乱蹬,差点儿没踢翻水盆。

偷偷趴在门口看妹妹的大宝发出惊呼:“妹妹以后能当长跑冠军,吃国家粮。”

屋里头的大人都笑了起来。

奶奶打趣大孙子:“妹妹当长跑冠军要长身体吃营养的,怎么办?”

大宝皱着小脸,郑重其事地想了半天,终于下定决心:“以后我跟弟弟的鸡蛋就让给妹妹吃吧。我们是男子汉。”

余秋乐不可支,忍不住摸了摸小男孩的头:“妹妹现在只能吃奶。鸡蛋还是你跟弟弟吃。”

大宝摇摇头:“给妈妈吃,妈妈吃了有奶。”

帮宝宝洗完澡再收拾齐整,差不多已经过了二十分钟。余秋取下敷在桂枝切口上的的酒精纱布,允诺明天还会过来,就带着宝珍离开了泥巴屋。

临走的时候,桂枝婆婆把人送到院子门口,还不停地追问要怎样照应儿媳妇跟孙女儿才好。

过了池塘,宝珍悄悄跟余秋咬耳朵。

桂枝嫂嫂是从外地逃荒过来的,她丈夫高柱因为孤儿寡母家里穷,还住着泥巴茅草房,一直讨不到老婆。

桂枝婶婶的婆婆收留了她,后来她就成了这家的媳妇。

余秋笑了:“挺好的啊,我看他家蛮和气的,大人小孩都精神。”

宝珍眨着眼睛,显出小姑娘的调皮劲儿:“大人都讲高妈妈是怕她跑了,所以对她特别好。”

余秋拽了下小姑娘的小辫子,笑道:“不管为着什么,能和和气气就好。对了,你记住一点,咱们不管是接生还是产前产后访视,都要注意两头多说好话。”

新生命的降临对于家庭而言,既是喜事也是挑战。家里头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

在眼下的杨树湾,生孩子受影响最大的除了产妇本人之外,就是婆婆了。

因为男人习惯性不插手,娘家母亲也要操持自家的活计,照应产妇跟新生儿的重担基本上都落在婆婆肩上。

这哪里是轻省活计,要真容易的话,月嫂就不会高价难求了。

况且现在的婆婆不仅要管产妇与新生儿,还要伺候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甚至还要下田挣工分。

个中的辛苦,不足为外人道也。

余秋在产科工作时就碰到过不少偷偷在外面抹眼泪的婆婆。

儿媳妇生完孩子身上不舒服,孩子吃喝拉撒又没个点儿,三更半夜闹腾起来也得伺候。

这般辛苦,闹矛盾在所难免。

婆婆跟儿媳妇起纠纷了,肯定得有人先让一头。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劝婆婆让一让。最现实功利的说法是,媳妇还要给孩子喂奶。她受了气,没有奶水,到时候还是孩子遭殃。况且产妇确实非常辛苦,没日没夜睡不好觉。但同样的,婆婆也很累,同样需要外界的支持与肯定。”

这里头,协调其中关系的人应当是产妇的丈夫跟公公。

但现实太感人,很多中国家庭都是丧偶式婚姻与丧偶式育儿,男人面孔永远模糊。

这种情况下,与产妇家庭联系最紧密的医务人员就要及时提供适当的人文关怀。

因为就算在医患关系紧张的9012年,大部分时候,产妇跟家属还是愿意接受医务人员建议的。

余秋一边走,一边给宝珍传授自己从老师们身上学来的经验:“多夸奖多肯定多鼓励。因为无论是产妇还是婆婆,她们得到的正向反馈都不多。”

传统观念当中认定了生孩子没什么大不了。每个女人都要生孩子啊。

老婆婆伺候儿媳妇坐月子天经地义,这可是给你们家传宗接代,祖祖辈辈不都这么过来的吗?

上一篇:庶女嫡妃 下一篇:六零小军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