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纺织厂花(92)

作者: 秋十八 阅读记录

  高萍嘴上向两位外宾翻译着,心里却嘀咕。这种外事活动的机会,一般厂领导们都是抢着露脸的,哪有叫个车间主任来讲解的道理。

  心里想着,脸上却没有露半点痕迹,一边说着“欢迎欢迎”,一边眼神就溜过去打量。

  这一看,顿时吓了一跳。

  这是车间主任?明明是个女学生啊!最多十八,绝不会超过二十。

  崇光棉织厂这是开什么玩笑,就算人家长得漂亮,也不能这么随便,外事活动不光看长相,更重要是业务和谈吐啊!

  “高主任好!”何小曼一眼就认出了眼前这位市里的女领导。去年的这个时候,何小曼得了全市英语作文竞赛的一等奖,正是高萍颁的奖。

  高萍点点头,对何小曼的落落大方倒也颇有好感。只是不知怎的,突然觉得这年轻的少女主任看上去似曾相识,倒像在哪里见过。

  转念之间,何小曼已经用纯熟的英语跟二位外宾介绍起厂里的情况。

  不由的,高萍被吸引了过去。

  何小曼的英语水平远远高于她这个年龄该有的水平。高萍仔细聆听着,发现她不仅仪态大方、声音甜美,口齿清晰,最重要的是,她发音非常准确,准确到高萍这个经常出国、经常与外宾接触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她口音的纯正。

  她在给两位外宾介绍崇光棉织厂的诞生,生动有趣不说,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竟然可以完美地避过历史承袭中,某些企业难以言说的改革,而将崇光棉织厂的发展说得一波三折,却又简单扼要。

  这是能力!

  不仅仅是外语能力,更是超强的演说能力。

  短短的厂史说完,男外宾克里斯蒂安不由竖起了大拇指,连连夸赞,女外宾西蒙娜则赞叹地鼓着掌,并向陪伴了他们两天的高萍挑眉,说,您真是带我们来了一个精彩的地方!

  这话,只有高萍与何小曼听懂了。

  何小曼并未骄傲,依旧那些明朗地笑着。那似曾相识的感觉越来越强烈,让高萍不由疑惑起来。

  趁着众人前往织布车间的当口,高萍故意落后了一步,低声问邱勤业:“没想到崇光厂卧虎藏龙,是不是特意找的人才?”

  邱勤业笑道:“这么短的准备时间,我哪里去找业务又好、外语又好的人才啊。她就是我们厂的职工,是织布车间的车间主任。”

  高萍不着痕迹地问:“哦,叫什么名字来的?”

  “何小曼。人可何,陆小曼的小曼。”

  高萍点点头,笑道:“人如其名。你们崇光厂的接待很有新意,你看看领导们,反应都很好啊。”

  见众人的目光果然都被何小曼吸引了去,邱勤业颇为得意,却又不敢掉以轻心,道:“我这颗心可不敢放下,总要把接待任务完成得漂漂亮亮,才算对得起局里的信任。”

  高萍却已经无心听他的表态。她已经想起了何小曼是谁。

  这个鹤立鸡群的出众姑娘,正是去年全市英语作文竞赛冠军,更是自己儿子救过的车祸受害者!

  她记得,因为老丁不让儿子去举报向家的车子撞人,儿子丁砚还跟父母起了生分,别扭了好长时间。一直到自己出马给这个何小曼将科技学校的名额安排好,丁砚的脸色才算和缓过来。

  世界真小啊,却没想到,竟然在崇光棉织厂遇见了何小曼。

  而跟一年前上台领奖的那个质朴女学生相比,如今眼前的何小曼已经长成了高挑出尘的气质美女,漂亮得有些不像话,甚至,各方面都显出远超年龄的成熟,出众得也很是不像话。

  高萍终于松了口气,那积压在心头许久的……算不上阴影的阴影,终于可以飘散了。

  她对何小曼并没有什么愧疚,她只在意儿子的感受。她会告诉儿子,何小曼现在非常好,短短一年就当上了车间主任,现在是纺织厂最引人瞩目的新星。

  嗯,儿子一定会高兴。

  他的心结一定会就此解开。毕竟,何小曼没有被埋没,她是金子,熠熠生辉。

  “高主任,想什么呢?”

  旁边,纺工局局长瞿逸兴看到高萍脸上一阵阴睛不定,随后又是阳光灿烂,也觉得纳闷。

  这可正接待外宾呢,高主任怎么也有走神的时候,于是开玩笑地提醒她。

  高萍被惊醒,但哪里会露出痕迹。顺着他的话笑道:“在感叹,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个小何主任,后生可畏啊。”

  原来是说这个,瞿逸兴倒也意外:“我也不知道邱勤业还留了这么一手,怪不得在局里敢跟我拍胸脯,这是早有准备啊。”

  高萍望了望何小曼,想到丁砚的耿耿于怀,不介意大度地“再送何小曼一程”,便笑道:“这小何主任我以前就见过,去年读初三,就拿了全市英语竞赛第一。没想到这样的人才被崇光棉织厂给网罗来了。”

  原来是这样,一个女学生就能给阅人无数的外事办主任高萍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看来真的不是一般人了。

  瞿逸兴颇有些意气风发:“说明我们纺织行业前途无量,这些优秀小青年都前赴后继,要成为优秀的纺织青年啊!”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走到了织布车间大门外。

  何小曼正风趣地用英语说:“各位已经听到车间里隆隆的机器声,这就是纺织厂最精彩最震撼的生产过程,呆会儿进去,我将无法再为您讲解,该让我们的眼睛和大脑兴奋起来了。”

  克里斯蒂安和西蒙娜已经率先大笑起来。

  其余陪同人员不好意思表现得自己听不懂,好在高萍的翻译又快又准确,用中文将何小曼的这段话复核了一遍,众人哈哈大笑,终于后浪推前浪地将气氛推到了高潮。

  丁砚本来是打算去欣赏何小曼的风采的。但临时接到了学校里打来的电话,耽搁了不少时间,等他再出来的时候,一行贵宾已经进了织布车间。

  因为车间里无法进行讲解,瞿逸兴和高萍又一次以主人之姿陪同在旁边。

  丁砚跑进车间的时候,何小曼正端端正正地将双手交叠,远远地跟在参观队伍的末尾,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走过去,拍了拍何小曼的肩。一见是丁砚来了,何小曼忘记了保持仪态,捂嘴开心地笑了起来。

  见贵宾们正在饶有兴致地观看生产过程,何小曼和丁砚索性甩开大部队,来到了车间门外。

  这里才是说话的好地方。

  “表现得怎么样?”丁砚迫不及待地问。

  何小曼挑眉:“当然很棒了。那位女外宾还说自己来了个精彩的好地方。”

  “真棒,没辜负你这两天的准备。”

  何小曼被他夸得倒有些不好意思,脸色绯红道:“也要谢谢你,指点了我好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