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纺织厂花(232)

作者: 秋十八 阅读记录

  何家二楼上,何小曼与丁砚讨论得正热烈。

  “其实之前我就看过相关资料,我们纺织印染行业的出国均价远远低于进口均价,虽然生产总量惊人,但实际上技术含量底,工艺落后,整体来说附加值不高,就算出口也卖不出高价。”丁砚叹道,“而且你看东方厂的设备清单,老化实在太严重了。”

  “我看了啊,不是有一条生产线是国外刚进口的吗?花了大价钱的,还没来得及投入生产,这巨额的投资就把东方厂给拖垮了。”何小曼翻着资料,找出那份设备清单递给丁砚,“你看,这生产线装配结束才满一年。”

  丁砚仔细看了看设备清单,又找出其中的英文资料,眉头越皱越紧。

  “怎么了,是不是有问题?”何小曼问。

  “不能确定,最好要看看图纸……”丁砚的语气有些低沉。

  对丁砚的了解,让她立刻感觉到,不仅仅是有问题,而且还不是小问题,便凑过去,可是看了半天,英文她看得懂,工业设备上的好多专业术语她却一筹莫展。

  只得问:“是不是这生产线跟现有设备不配套所以没法用?”

  丁砚摇摇头:“这些资料,有一部分让我感觉似曾相识。如果我没猜错,这是一条国外已经淘汰的老旧生产线。”

  “什么!”何小曼失声惊呼。

  为了上马这条生产线,东方印染厂从银行贷了巨资,最后压垮东方厂的,其实不是业务量,而是完全超越了自身承受能力的贷款。

  而现在,丁砚居然告诉她,这生产线是人家淘汰下来的,这不是搞笑嘛!

  何小曼深吸一口气:“先不要声张。明天我让人去查当初生产线的引进过程,是谁的决策,谁的经办,谁拍的板。至于图纸……拿给你看?”

  丁砚立时就笑了,知道何小曼在设备上算是盲区。

  “好啊,只要你拿得动。”

  “呃……听你这么一说,似乎可能……我拿不动?”何小曼有些不敢相信。

  “嗯,就这一条生产线的整套图纸,起码应该有两大箱子吧。”

  “什么!这么多!”何小曼倒吸一口凉气,“就算我拿得动,你哪有这么多时间看啊!”

  这倒是实情。丁砚毕竟是帮忙,人家也没卖给你东方厂啊,这么大的工作量他一个人也根本承担不来。

  丁砚笑道:“虽然我不可能去看整套图纸,但你刚刚的思路是对的。这条生产线的进口过程,有必要重新审查,但要暗中进行。至于图纸的审核,你需要一个权威的工作组,建议从外省市找。”

  “外省市……”何小曼琢磨着这话的涵义,“你的意思是,本市的工作鉴定组,很有可能会不公正?”

  “利益相关者,很难完全公正。”

  何小曼点点头:“S市有印染设备企业,以前在那边的时候接触过,我让汤丹去请专业技术人员过来。”

  丁砚赞道:“如此最好。虽说国内的印染设备生产能力整体落后,但S市的印染机械厂实力在国内也算是顶尖,去请他们,也算是留有后手……”

  “什么后手?”何小曼没听懂。

  “请他们来,当然最主要是为了鉴定生产线是否合规、是否是外国淘汰产品。但是,鉴定之后呢?我有八成把握,鉴定结果一定如我所料,所以鉴定之后,工作才算真正开始。要想这条生产线不报废,就要有请国内企业过来改造的打算。”

  原来如此。何小曼不由感叹道:“真没想到,一个快落败的厂子也有这么多的门道,要领导一个企业,真是自身要特别全面才可以,我还是懂得太少了。”

  丁砚伸手揉乱她的头发:“谁告诉你企业领导要样样精通?当一个好的领导,最重要的是会用人,人都是有短板的,不可能是全才,要学会让专业人才来做专业事。”

  “讨厌……”何小曼赶紧跑到穿衣镜前,对着镜子将头发理顺。

  正理着,就看到丁砚走到身后,张开双臂就将她搂在怀里,亲着她的脖子。

  “别闹啊,工作呢……”何小曼虚弱地反抗。

  “我罢工,除非你先结算一部分‘报酬’。”丁砚私底下真是个特别会撒娇的男人,搞得何小曼毫无办法。

  反过身子,二人好生腻歪了良久,何小曼的闺房一时春色无边。

  很久,才脸红红地重新坐到书桌前。

  “刚刚超支了啊……”何小曼嘟囔。

  “奸商。”丁砚抓着她的手,乐呵呵地不肯放,“你要是后悔,可以来‘索赔’,我还给你。”

  得,这种事情上,何小曼完全搞不过丁砚。

  老天真不公平。看表面,何小曼聪明能干,丁砚稳重温和,而且不管何事,丁砚总是顺着何小曼的意思,包容何小曼的一切缺点;其实真正私底下相处,丁砚完全掌握主动,何小曼每次意欲反抗最终都会宣告失败。

  而丁砚得了便宜还要卖乖。

  “真亏,明明是单位的事,还要我个人支付‘报酬’……”何小曼嘀咕。

  丁砚笑:“那不一样啊。因为这个单位有何小曼,我才愿意帮这个忙,否则……与我何干。”

第177章 人间烟火

  丁砚得了“报酬”, 工作自然更加卖力。将何小曼带回来的资料逐一仔细看过, 将其中一些自己觉得需要再核实的细节都记在笔记本上。

  “凡是我标了记号的,你都复印一份给我。趁着最近我有空, 这些我都需要去图书馆比对资料核实。”

  讲真, 何小曼是真的服气丁砚。这年头做学问还不比后世,后世有电脑有网络, 就算是图书馆也有先进的检索系统, 查阅资料相当快捷方便。但是这八零年代, 做学问当真是一项相当繁杂琐碎的事业,需要极强的耐心和超人的记忆力。

  从这个角度想想, 何小曼觉得那点“报酬”也应该太少了, 讲到底还是丁砚比较亏。

  所谓“为爱发电”, 大抵就是丁砚现在的状况了。

  大约四点刚过, 何淑华先回来了。休息天,她一般会去培优印刷厂校对复习资料, 尤其是六月份面临三大考试:高考、中考、各校期末考,所以各种模考或摸底测验非常频繁。培优印刷厂承担着很多学校的试卷印刷任务,业务的确也是很忙的。

  今天是何小曼的生日,她特意比往常早些回家,好去给王秀珍帮忙。

  王秀珍一见她进屋, 就喜滋滋地朝楼上直努嘴:“小曼的朋友在呢, 呆会儿下来, 你别惊讶啊。”

  何淑华也是惊喜, 却又压低声音:“男朋友?”

  “我倒希望是。可小曼也没明说, 咱们也别不识趣地问了。”王秀珍想到当年王欣是如何天天往何家跑,不由就笑,“当年小王也是常来蹭饭,蹭着蹭着,可不就成了咱们何家的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