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纺织厂花(200)

作者: 秋十八 阅读记录

  “小曼,你赶上了最好的时机。国内现在经济越来越活跃,你不知道,现在我们学院里,不少教授开始惊呼‘威胁论’,我听着,又骄傲又自豪。”

  威胁论。多么熟悉的字眼。

  能让别人感觉到“威胁”,这何尝不是对实力的褒奖啊。

  “那就等你回来,一起好好‘威胁’他们。”

  “哈哈。”丁砚又一次大笑起来,“嗯,这回你先认真‘威胁’一下,务必‘威胁’得漂亮一点。”

  “唉,可不。这回任务可重,要‘威胁’好多人呢。我们邱厂长说,怎么也得在纺工局争个第一,更何况……”突然,何小曼从床上将身子撑起来,“对了,你爸是C州商贸团的领队啊!”

  “是吗?”丁砚自己还不知道,他素来都不太关心父母的工作,还不如何小曼的工作让他牵肠挂肚。

  “听我国内的同学说,这第一届的特贸会,试探凑热闹的多,真正组队来学习的少。看来C州的领导层面,思路比较先进,这是要主动出击啊。”

  他不说是自己的父亲如何,只说是C州的领导层如何,可见,他公私很是分明。而且对他父亲的理念也是颇为赞同的。

  这一刻的丁砚,特别希望父亲能看到何小曼是如何优秀。

  他并不操心父母的态度会不会影响他和何小曼的交往,这对他来说无关紧要。他只是很单纯地希望,他眼中最最完美的何小曼,能在自己父母的眼里同样熠熠生辉。

  就像掌心的一件珍宝,若最亲近的人也能懂得欣赏,他会更加欣喜若狂。

  何小曼听到他将自己的父亲放在市领导的层面评价,仿佛他只是一个普通市民,心中也是有些感慨,知道他是不愿意让自己有压力。

  而且经过崇光厂新厂区奠基仪式短暂的接触,何小曼对丁佐民的观感有点复杂。

  丁佐民的性格有多复杂,何小曼的观感就有多复杂。

  见何小曼迟迟不说话,丁砚以为她在担心和父亲的见面,不由安慰道:“我父亲和天底下所有父亲一样,会狭隘、会暴躁。但他对我妈非常非常好,在他们那个年纪里,我很少见到这样恩爱的,所以我觉得他不冰冷,你不用太担心。”

  何小曼笑道:“我父母也是啊。我妈可崇拜我爸了,我爸也可心疼我妈。我妈生病的那几年,我爸吃了不少苦。”所以她相信,再怎样人性复杂,如果一个男人能对妻子好,他内心必然会有很柔.软的一处。

  丁砚不由低声道:“小曼,我也会对你好的。像我爸对我妈,像你爸对你.妈。”

  何小曼想了想:“可是我没法像我妈那样啊……”

  “啊……”丁砚一阵失望。

  “我好像没那么崇拜你。我只是喜欢你,非常非常喜欢。”何小曼说着,已经羞得将脸埋进了枕头,但还是坚持说完。

  丁砚的心都化了,低声道:“我好像也没那么心疼你。我只是想念你,非常非常想念。”

第152章 开幕

  第一届特区国际贸易交流会, 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所有一大早就已经入了会场,等候在各自展台前的厂商, 都被现场的浩大所震撼。

  参加开幕式的领导级别很高,高到连国家级电视台都出动,各种□□短炮、各种记者转播车, 将整个会场围得水泄不通。

  在雄壮的音乐声中,字正腔圆的主持人激情万丈,欢迎着五湖四海的朋友,将流光溢彩的主持词念出了世间最华美的腔调。

  领导致辞、而后剪彩。场馆里的人能听到外面巨大音箱里传来的每一个仪式,只可惜看不到现场。

  终于,激动人心的一声“开幕”, 场馆外的人群,顿时蜂涌而至。

  媒体记者争着抓拍这珍贵的场景,而场馆内所有展台上的人们, 早已严阵以待, 一见八方来宾,无不精神一振。

  何小曼站在崇光棉织厂的展台前,望着这盛况,却少了些澎湃。

  她很清楚,这头一批冲进来的, 要么是记者, 要么是看热闹的。

  真正的客户, 不会来等开门;而那些即将莅临参观的领导, 也会在喧闹稍稍降温一点后, 再一拨一拨前来。

  她不要等记者吗?

  当然要。

  但是一个合格的记者,绝不会来拍个镜头就走,他一定会等到重量级的嘉宾出现。

  所以何小曼不急。

  有不少路人在崇光厂的展台前驻足,工作人员微笑着发放宣传资料。

  汤丹瞧了个空,低声对何小曼道:“隔壁展台好像比我们热闹啊。”

  何小曼不动声色道:“八个堪比空姐的美女,比我们热闹是正常的。我们要是的客户,不是看热闹的路人,不必太在意。”

  汤丹小声嘀咕:“但是看上去声势比较大啊,万一呆会儿丁副市长带着商贸团过来视察,会不会现入为主觉得隔壁展台比较热闹啊?”

  “商贸团正和香江客商见面,丁副市长一时不会来过的,又不是只有我们纺工局来参展。何时动身,邱厂长会第一时间通知我。”

  汤丹眨了眨眼睛,一时没反应过来:“怎么通知你啊?”

  是啊,这年头没有手机,展台上也没有直拨电话,何小曼倒是办了一个特区的BP机,也来不及回话呀。

  见汤丹一脸疑惑的样子,何小曼笑道:“我和邱厂长约定了代码,不会回电话的,只要看到3个6,就是出发了。”

  汤丹目瞪口呆:“这都玩成特工了啊,还有密电码。”

  正说话,展台上走过来几位外国客商,好奇地看着陈列成西域风情的牛仔布刀鞘、牛仔布马鞍。

  “快去接待。”何小曼扬了扬下巴向汤丹示意。

  汤丹立刻操起熟练的英语,微笑着迎了上去。

  外国客商本来是带着翻译的,突然发现展台的工作人员竟然可以用英语无障碍沟通,顿感亲切起来,好奇地询问“丝路”的涵义。

  何小曼在一旁认真地听着汤丹解答,终于确定,她现在是完全可以独挡一面了。客商看了精美的画册,对“丝路”牛仔布也是非常认可,并表明自己是来寻找外贸加工合作厂商的。双方都留了联系方式,表现出进一步合作的意向,汤丹更是给客商发了一张产品发布会的邀请函。

  一看居然还有服装成品可看,而且是正规的服饰发布会,客商更加有兴趣,频频点头,语气也愈加兴奋夸张起来。

  这边友好告别,转头,客商就去了隔壁的C州纺织联合展台。

  虽然美其名曰“联合展台”,国棉一厂到底还是占了大头,其余的不过是陈列些样品,顺带其光明印染厂也辟了一个展角。

  嗯,只能叫“展角”,不能叫“展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