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纺织厂花(118)

作者: 秋十八 阅读记录

  销售科长位置目前空缺,暂时还由石新源兼任着,同时出行的还有技术科科长乔建明、生产科科长罗胜利、纺纱车间主任黄雯,以及织布车间主任何小曼。

  崇光棉织厂可谓倾巢出动了。

  纺纱车间主任黄雯三十多岁,生得白白胖胖,颇是富态,整个考察团只有她和何小曼是女性,所以到哪儿都呆一起。

  除了邱勤业,其余人几乎都是第一次坐飞机,心中又是忐忑又是激动。只有何小曼很淡定。

  她当然淡定了,上辈子就是个“空中飞人”,什么航空公司什么机型,什么机型什么配置,几乎是百事通了,这区区一趟国内航线在她眼里的确也是太普通。

  看着她很熟练地帮大家办托运,上了飞机又很熟练地系安全带、调整座椅,旁边鼓捣了半天也没找到座椅按钮、最终还要何小曼帮忙的黄雯终于开口了。

  “小何主任你不是第一回坐飞机吧?”

  “是第一回啊?”

  “那你怎么这么熟悉啊,我研究半天都不懂呢。”

  何小曼从前面座椅的兜里抽出说明书:“看这上面的啊。”

  黄雯半信半疑:“也没见你看这个啊?”

  “我一上来就看过了,当时你在研究安全带,没注意。”何小曼很镇定地说。

  “好吧……”黄雯无奈,“说明你脑子转得实在快,匆匆看一下就看明白了。”

  没一会儿,黄雯就开始晕机,何小曼一会儿让她吃糖,一会儿照顾她喝水,还把自己肩膀借给她当枕头,忙了个不亦乐乎。

  虽然看着在地图上也有长长的一段从胸口到腹下的距离,但坐在飞机上却丝毫感觉不到遥远。黄雯的晕机既没有来得及缓过来、也还没有来得及恶化的时候,飞机准时降落在特区机场。

  所有第一次坐飞机的人,都如释重负。只觉得提心吊胆了一天,终于平安着陆。

  脚踏实地的感觉真好。

  特区机场,有人来,也有人走。

  高萍参加的考察团,刚刚抵达机场打算返回古城。丁砚过来给母亲送行。他要在特区呆一段时间,最起码也要到暑假结束。

  彼时的机场,规模不算大。从关闸出来的崇光棉织厂考察团,一下子就闯入高萍的视线。

  她当然认识邱勤业,而且还颇有几分欣赏呢。

  正考虑是不是要主动上前打招呼,转眼就看到了跟在邱勤业不远处的何小曼。

  高萍心中一凛,立刻遮住丁砚视线,挽着他手道:“时间还早,陪妈妈去喝杯咖啡。”

  丁砚不疑有他,跟着高萍向相反方向的机场咖啡店走去。

第93章 遥遥相望

  “好些了吗?”何小曼问晕机的黄雯。

  黄雯原本白里透红的脸蛋, 这会儿变成了惨白,先前的神采也不见了, 萎靡不振地前行着。

  见状,何小曼接过了她手里的箱子。倒是罗胜利转头一见何小曼一人拖着两只行李箱,赶紧过来,将自己的行李包往黄雯的行李箱上一放:“来, 给我吧。”

  男人出头的确要简单不少, 一只行李包就可以解决,倒也腾出了手。

  此次崇光棉织厂来特区的考察, 联系的是有过业务往来的特区光明棉纱厂。好巧不巧,光明棉纱厂前来接站的人员找错了地方,邱勤业他们一行出了机场, 完全没有找到说好的接站车辆。

  彼时也没有即时通讯工具, 一行人等了一会儿, 见黄雯晕机有些严重, 一时也没见好转,便在机场门口喊了一辆车, 直驱光明棉纱厂而去。

  而机场内,高萍和丁砚喝了杯咖啡, 知道劝不回儿子, 也不再多说。估摸着外头崇光棉织厂的人员应该已经离开,这才和丁砚回了候机室。

  丁砚一直陪着高萍托动完行李, 然后入了闸口, 这才转身回他们的实验基地。

  他是从另一个门走的, 一出门就见到光明棉纱厂的人员举着“邱勤业”三个字的牌子。

  邱勤业?这不是崇光棉织厂的厂长吗?他怎么会来特区?不过,全国叫“邱勤业”的人应该挺多吧,会不会是重名?

  虽然怀着疑虑,但“他乡遇故知”的期待,还是驱使着丁砚上前询问。

  “请问您接的是C州来的邱厂长吗?”

  对方兴高采烈,以为丁砚就是他要接的人,赶紧伸出手:“邱厂长您好,我是光明棉纱厂的小严……咦,怎么只有您一个人?”

  丁砚笑道:“对不起,我不是邱厂长。我只是想问,您要接的是C州崇光棉织厂的邱勤业厂长吗?”

  “是啊,您是?”小严疑惑。

  “我也是C州人,恰好认识邱厂长,蓦然看到他名字有点激动,所以问一下。”

  小严有些失望:“哦,我是来接崇光棉织厂的考察团的,可是等了很久也没等到,按理飞机也没误点啊。”

  丁砚望了望大屏幕,依稀记得刚刚有从S市飞来的航班,从C州来特区的话,正常都应该会去最近的大都市S市坐飞机。便道:“如果是XXXX次航班,那应该已经出闸蛮久了,很可能不是这个通道,你等错地方了吧!”

  小严一拍脑袋:“哦天哪……”转身就往外跑。

  丁砚望着他的背影,摇摇头。心中却翻江倒海起来。

  光明棉纱厂,这家企业在特区的众多企业中最不太知名,但丁砚在给崇光棉织厂做调研的时候,却了解过这家厂。因为光明棉纱厂是全国少有的能供应靛蓝染色纯棉纱的企业,而这种棉纱是用来织牛仔布的。

  想到自己给崇光棉织厂的建议,丁砚的激动不是没有道理。这说明邱勤业听进去了,所以才会带着考察团来特区,来光明棉纱厂。

  更让他难以平静的是,他想到了何小曼。

  何小曼来了吗?

  不久前,他去崇光棉织厂送调研报告,在生产科的窗外注视过何小曼。何小曼还是那样高挑清丽,每回说话都让丁砚佩服不已,他是多么愿意听她说话,怎么听都听不厌。

  只是那次,他看到了何小曼,何小曼却没有看到他。

  说不清是什么心态。丁砚比以前更能克制自己。他并不觉得自己对何小曼的爱慕有丝毫减弱,但他已经不急着与她相处。也许当下并非最好的时机,他需要更自立,何小曼也需要更大的空间。

  他愿意竭尽所能去帮助她。

  这帮助,或许并不一定要让她知道。

  他从高萍嘴里知道了培优印刷厂的存在,知道了史培军的存在。所以他在来特区前,和史培军进行了一次男人间的对话。

  史培军认识他。虽然离何小曼的车祸已经事隔一年,但丁砚总是让人过目不望。

  他向史培军坦陈了自己与何小曼的交往,纯洁,但并非无关爱情。起码他对何小曼抱有超乎友谊之上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