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再许芳华(946)+番外

作者: 刹时红瘦 阅读记录

最终,孔奚临还是在朝会之后,紧随着三皇子回了暂住的宫邸,大发怨言。

“殿下那些话瞒得过旁人,可瞒不过我!”室内只有两人,孔小五再也难以摁捺。

三皇子似乎难掩疲倦一般,歪倒在床榻上,说出的话有气无力:“我并不想瞒你,小五不理解,我也不想强求。”

“殿下,当日亲口信诺,眼下却……”孔奚临咬牙切齿:“可对得住我?”

三皇子冷笑出声:“小五,我说了你我有再见之日,并不太远,可有背诺?再者,你把孔家恨之入骨,我答应你要毁了这个家族,这事我必然会做到,孔家如今已经离灭族不远。你若想回大隆,过上三五载,我也会助你如愿,并保证不受孔家牵连,会尽力为你谋个前途……”

三皇子话未说完,孔奚临已经暴跳如雷拍案而起,一张俏面须臾逼近三皇子眼前:“殿下!大隆帝位近在眼前,是你亲手拒之千里!休要说那些不甘受天子弥补的话,只有我知道你为了那个位置付出了多少!你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瞒不了我,殿下,你应该还会再潜回大隆吧!”

三皇子一臂斜撑,冷冷地看着孔奚临:“小五,这是我的事,我不需要给你交待,也不需要你的认同,我也没有亏欠你什么,付出多少,愿不愿意收获,不劳你为我不平。”

“殿下就这么枉顾我的心意?”孔奚临眼角血红,那神情当真哀怨莫名。

三皇子揉了揉额头,伸手推开就要逼压到他身上的男子,理了理衣襟:“小五,慎用枉顾二字,我知道你的想法,可难道你不明白,我从来不是你期望的那般。”

孔奚临踉跄两步,尖尖的眉头高挑:“至少从前,殿下从没对女子动情,更休论会为区区女子放弃大统。”

“你过份了。”三皇子微抬眼睑,瞳仁里风平浪静,却又像酝酿着危险的暗涌:“今日我不怕明言警告你,我会不会对女子动心,会不会因而舍弃江山,那是我的事,我并不认为你为我牺牲了多少,反而,若没有我,你怎么从孔家脱身?到头来,明明你恨之入骨的那家人,还会拉着你一同坠入地狱。”

说话间,三皇子已经从软榻站起,轻轻踱着步子,逼视着孔奚临:“你我之间,是兄弟之义,我从不曾负你,若你觉得我无情无义,那将来便当作陌路也罢。”微倾身子,三皇子目中警告十足:“你记好,若言行再对那人有半分不敬,或者将来甚至起了叵测之心,伤及那人……就是与我反目成仇,小五,你知道我最恨人背叛。”

见三皇子转身,背影透着冷漠,孔奚临忍不住更加握紧了拳头,可到底还是凄恻一笑——若是太子在场,必然会大叹,这一笑堪比那位“单美人”更加动人心魄。

“殿下难道不知,我就算背叛自己,也不会背叛你。”

三皇子眉心猛的蹙紧。

“殿下的话我记住了,是,我应该感怀殿下的恩义,奚临预祝殿下心想事成,千万别像我……付出真意,到头来却连怨恨与不甘都不忍心存半分,殿下若有一日,能懂奚临今日所感,才算是,真正明白何为情深。”孔奚临微退一步,对三皇子的背影环揖一礼:“大隆如今于殿下而言已如龙潭虎穴,奚临还是劝殿下三思后行。”

三皇子觉得背脊有些僵硬,却到底还是不忍,微微转过了身:“就算为了太子,我也要走这一遭。”

孔奚临唇角冷冷,暗忖以殿下您的手段,就算远隔万里,也能让太子死于非命,为了什么必须亲赴险境,你我心知肚明。

却终于没再说这些话,抬眸一笑:“殿下万事当心。”

似乎再无留念,转身而去。

☆、第五百八十一章 掀发杀戮,舅母问责

大隆国都锦阳城,在进入五月之后,让人切实感觉到了悬于头顶的政治风浪凛厉的袭卷态势。

自从市坊之间滋生关于三皇子是勾通北原刺杀太子主谋的传言,起初还只是街头巷尾一些布衣百姓小心翼翼的窃窃私语,或者贵族官宦心照不宣的眉来眼去,到了后来,渐渐就成为了茶楼酒肆的热门话题,议论的人一多,大家都有了罪不罚众的心态做为保障,再兼着起初也没受到什么追究,胆子就渐渐大了起来,甚至有说书人用这一段编成了“演义”里的情节,虽没有明目张胆的点明是本朝皇子间的手足相残,可听者都是心知肚明。

眼看着〖言〗论已成甚嚣尘上之势,四皇子党当然要在烈火上加上一桶燃油,于是某日素以“拒势直谏”为口碑的御史吕简就被一个同僚拉去了酒肆,亲耳听闻了那些传言。

“这段时日以来,议论越来越多,真是让人担忧,可因为事情涉及三皇子与楚王世子,言官们无不慎重,竟都不敢把这些话上禀天听。”那同僚摇头一叹,很有些蠢蠢欲动的模样,他当然是不想自己出头,意在挑发吕简的凛然正义。

那知经过数载的磨练,吕简再不是当年那个楞头青,遇事冷静许多,哪还会轻易受人挑动,但他依然不会虚以委蛇,做不出来表面赞同转身嘲讽的事儿,当面就表现出不以为然:“摆明是心怀叵测之人有意散发谣言罢了,太子遇刺案已经审结,并由圣上核准,没有半点证据指向三皇子,再者楚王世子与三皇子一直就不交近,有什么理由包庇?倘若仅凭这些无根之说就行弹劾,赶明儿有人说真凶是二皇子,隔月说是四皇子,只怕连其余皇子都得受到牵连,言官还能一一弹劾不成?”

秦相见吕简竟不上当,只好挑了个相对隐晦的自己人出面,于是彻底引发了远庆九年五月的一场杀戳。

勃然大怒的天子先罢了上谏言官的职位,紧跟着彻察散布谣言的罪魁,并下圣谕勒令臣民不得妄传,警告一回无效,即雷厉风行地展开行动,最先倒霉的是那些影射皇子夺储的说书人,紧跟着又察出最先在民众中散布谣言者,却是贪图不知身份神秘人给的几两白银,这些为图小利损篾皇族者,当即被推去菜市口斩首。

到了后来,就连一些趁着酒兴口无遮拦的望族纨绔也被逮捕处死。

也总算察到了几个居心叵测散布谣言者,天子甚至没经审讯,直接下令当众处斩,这些人多多少少都与孔家有关,尽管朝廷没有定论,一众朝臣尽都噤若寒蝉。

一连半月,宣武门外日日都有人头落地,浓酬的血腥味弥漫不散。

旖景就算“禁足”府中,倒也没有闭目塞听,晴空与三顺两位日日都会将这些动静告之,可她家阁部自从这场杀戮开始,就与苏轹一同被留居宫内,已经半月没有归家,旖景无人商谈,只有通过邸报与家仆传回的风闻自己琢磨着时势。

天子显然对三皇子还报有期望,庇护的态度昭然,而皇后也已经下定决意孤注一掷,要与三皇子不死不休,天子之所以没有治罪皇后与孔家,只是杀了几个鞍前马后做为警告,应当还是想着扼制事态,就算要让太子下马,也不想让三皇子与之对立,背上个夺储犯嫡的恶名儿,对将来的统治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