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再许芳华(930)+番外

作者: 刹时红瘦 阅读记录

两人默坐于前庭高亭,一直到申正过后——

濯缨园被数百不知来处的刺客突袭,四角宫门同时受到冲击!

“和那时一模一样,不过这才四月,并非当时事发深秋。”闻听消息之后的旖景忍不住握紧了衣襟:“就算有名声会的人混入,濯缨园也有上百宫卫防护,太子身边还有亲兵,十余刺客怎能得手?除非先生变故,调离宫卫……难道说……冲击宫门的刺客是二叔所率卫部!”数百刺客突袭,宫卫必须去宫门抵制外敌入侵,太子无处撤离,暂留濯缨园才能保证安全,因为事发西郊,只要宫卫紧守宫门,待援兵赶到,刺客自然不敢念战,可是宫卫一旦离开听鹂馆,名声会的人就会侍机下手,在那一世,突袭宫门的刺客并未得逞,死伤惨重,但太子却死在濯缨园内。

故而旖景首先怀疑三皇子之所以必须利用虞栋,是要利用他手中兵勇假扮刺客,引开宫卫,里头内应才有机会。

“不会,一旦生变,清濯园之宫卫必然会率先递信给西山卫请援,二叔今日带着部卫密训去了,应是他属下亲信带兵前往救急,以我推测,刺客是三皇子密蓄死士,大部份早怀死志,才被斩杀当场,可总有负责指挥统管之人……这些决不会死士,而是三皇子亲信,或许来自西梁,不过他们应当取得居留大隆的合法身份,三皇子必须护他们安然脱身,才能使事情周密不漏。”

虞沨显然早有分析:“当年无一活口落网,陈尸当场之人却皆为死士,后大肆搜索,竟无蛛丝马迹,那些统筹指挥之人去了何处?”

旖景也尝试着推测,忽而大惊:“这批人应该不多,也许只有十余,若是藏身在西山卫……”

“应是如此,当年太子遇刺以致风声鹤唳,不说锦阳戒严,便是整个北直隶包括并、朔二地都严察紧逮,身份但有可疑或是于事发当日不在当地者皆被捕入狱,可是硬没察出刺客分毫行迹……二叔为保万全,先调离了岳丈旧部,他之亲信率先直往救援,完全能神鬼不知的将十余人收藏军卫之中。”

西山卫有千余军卫,虞栋亲信也占大约六、七百,要收藏十余人,不过是在他所领部卒之中分配,一所百人中夹杂着两、三面生者,又有统领周护,万不会引人生疑,圣上又怎能想到率先赶往濯缨园之禁军竟会窝藏刺客?只要待风声过后,警戒解除,再将这些人送离京都……

“这便是二叔的作用。”虞沨沉声说道:“至于黄陶……他的作用应该更为关键,我早有留意,他荐了几个亲信予孔俊,利用孔俊擢为太子亲兵,当年宫门告急,宫卫都集中于宫门,这时,名声会诸内应再突然发难,又有亲兵斩杀同僚,助刺客夺刃……当年孔俊也呈尸当场,只有几个亲兵活口,反供命丧当场之亲兵是内奸,那几个应当就是黄陶的人。”

当时场面必然大乱,敌我不分,北原刺客趁助夺得兵刃,他们情知不能杀出重围,见太子丧命,遂服毒自尽。这些人的尸身上,倒有北原细作之刺青,估计是用作内部联络之信,故而圣上才察明刺杀太子是与北原有关。

除了黄陶亲信,所有知情人都被斩杀当场。

偏偏那几个亲兵是孔俊提拔,孔俊已死,无人知道事关黄陶,而天子自然不疑孔俊会暗害太子。

当年扑朔迷离的太子遇刺案,就是这般里应外合的结果。

可这一世,因为黄陶的背叛,结果当然不同。

申正事发,虞沨得报之后,两刻之后就被诏入宫内。

临行前又再嘱咐旖景:“无论发生何事,切记不能离开王府一步。”

这一去直到夜色四合,依旧没有任何音讯传回。

旖景心里正自焦灼,却忽有晴空内禀,有一人求见世子,自称是西南苗家之后。

苗家!旖景心中一沉,略微沉吟后,令晴空将人妥善安置,必须盯好,不让他随意走动,更不让他与家仆接触。

一直到次日清晨,虞沨这才回府。

“太子无礙,名声会诸人被黄陶与亲兵斩杀,不过事发时单瑛连突然抽出利匕偷袭太子,被黄陶挡了一刀,他将刺客顺手一推……正好推到孔俊跟前。”

旖景:……

“孔俊被灌得烂醉,毫无抵抗之力,所以……被刺客杀死当场。”

“二叔呢?”旖景忙问。

“二叔部卒出了叛徒,投递密信予庆亲王,称其统领窝藏刺客,庆亲王当即报给岳丈,那几个刺客被揪了出来,五员统领涉及窝藏同谋,已被收监,昨晚就把二叔交待了出来。”

旖景冷笑,什么密信,应当是四皇子编造,他是早听黄陶泄露了三皇子的计划。

“二叔没撑多久,已经交待……是天子密审,可皇后转眼就知道了事涉三皇子,冲去乾明宫跪请,逼迫圣上下令,立即逮捕三皇子回京。”虞沨又说。

“那会如何……”

“圣上以妄信传言之罪,令皇后禁足坤仁宫。”虞沨压沉语气:“昨夜,圣上犯了气喘,一度昏迷。”

就是说这时尚无圣断。

“事涉二叔一事尚未外传,庆亲王得了警言,应当也不敢张扬,昨晚圣上处死了两名诏狱内侍,应当就是皇后耳目。”

到了这个地步,皇帝尚还不忘借机清除皇后耳目,皇后想必也是急了,她如此信任的三皇子竟然在背后捅刀,当然恨不能将人碎尸万断,刺杀储君等同谋逆,皇后哪能放过三皇子,一时激愤,就暴露了诏狱中的耳目。

“以我推测,圣上仍想庇护三殿下。”虞沨又说。

旖景轻轻一叹:“可怜圣上一片慈心,竟被人置之不顾。”

“皇后不会放过三皇子,我怀疑,其实是三皇子有意要将这事泄露给皇后,诏狱那两名内侍说不定是冤死。”虞沨说道。

“那人究竟要干什么!”旖景觉得自己脑子里完全蒙了浆糊。

“我也很疑惑,他这回是有意要使事漏,论来,已经料到那几个指挥死士者会落天子手中,何苦还利用二叔。”虞沨也是一筹莫展:“我等着看三皇子下一步棋。”

旖景这才想起那个突然到访的不速之客,连忙告诉了虞沨。

“西南苗家?”虞沨也很是孤疑:“这不可能,三太爷那边我盯得紧密,苗家人不可能堂而皇之登门我竟不知。”

便来不及梳洗小憩,立即就去了前院见客。

来者却是苗石陌,虞沨自然不识。

听他自报家门:“在下是奉三殿下之命……世子当日所欠人情,到了时机偿还了。”

☆、第五百七十一章 掩盖真相,仍期回头

外书房东壁的大窗向往敞开,清晨刚刚露出云层的阳光穿过花叶扶疏,浅浅越过窗楣,那光影还不及乌青砖面,平平地照亮窗口一尺的浮尘轻舞。

屋子中间一排文人宴友的画屏前,设着一案两张玫瑰椅,虞沨靠左而坐,当闻苗石陌是三皇子遣来,似乎才把视线正式落在面前中年男子身上,推测着三十余年前,谢三太爷带兵清剿云贵邪教时,他或许才至幼学之年,究竟是怎么逃过了那场血腥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