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再许芳华(871)+番外

作者: 刹时红瘦 阅读记录

那是凭借着一己之力也能立足世间的沉稳自信,安瑾十分羡慕与钦佩。

也许将来就算父亲获罪,兄嫂会助她不被波及,可是她也难以安心,她需要的是远离家族恩怨是非,依靠自己争取安宁美满,能昂首人前,不会因为负愧而畏缩存世。

皇室与兄嫂只能成为她的倚仗,而不能成为她的依靠。

她只能借助倚仗立足,而不能全凭依赖为生。

所以当安瑾听虞沨脱口而出的拒绝——“这事不用再提,和亲的内情并非你想像那般简单,当中险恶重重非你所知。”

当旖景起身相扶——“三妹妹,我知道你是担忧什么,你放心,我们不会让你受到连累……”

安瑾仍然坚持跪于地上:“长兄长嫂,我心意已决,这是我唯一出路,否则将来待父亲获罪,安瑾唯有一死……让我和亲,于君国有利,全臣子之义,将来我才不会因家人之罪蒙羞而愧对于世,瑾深知家父怀叵测恶意,不能替父请恕,唯有尽我之能以结两国交好,才能堂堂正正受兄嫂庇护、沐天家恩德。”

“就算难逃险恶,瑾亦无怨无悔。”

“兄嫂若体谅于瑾,还请将瑾之意上呈天听。”

“否则瑾将赴死,才能真正免受父罪波及,以存清白坦荡。”

安瑾匍匐下去:“叩请兄嫂相助,瑾必感念于心。”

☆、第五百三十三章 和亲事定,谁更及时

安瑾“以死相请”虞沨依然锁眉不语,旖景上前将安瑾扶了起来,按着她坐在靠着书架边上设放的椅子里,微有思量后,缓缓说起关于西梁政局,一边打量着虞沨的神情,见并没有阻拦的意思,遂也不再隐瞒,由和亲背后的布局一直说到西梁庆氏的内部矛盾,诸多种种。

其间安瑾只作思量,虞沨也没有打断,直到旖景说完了话才移步过来,旖景便站了起身,让虞沨坐下,自己却立在安瑾一侧,轻轻摁着欲起身的三妹妹,手掌下少女的肩膀已经明显能感觉到瘦骨,旖景轻轻一叹,知道她这段时日忧思过重,也是日日艰难。

“我们说这些给你听,是想让你知道这其中的艰险,和亲一事决不简单。”虞沨沉声说道。

安瑾深深吸一口气:“可总得有人去,据嫂子方才所言,和亲一事已是事在必行,兄嫂既已深知其中详细,说明这事与王府密切相关……以瑾揣测,二姐姐应是人选之一。”安然突然被封郡主,安瑾起初虽觉诧异,可也没有往深处琢磨,毕竟她自身难保,也没有心力顾及太多,直到在苏七娘口里确定了和亲的事实,才隐隐联想到两者之间的关系。

“以二姐姐的性情,决不适合孤身远嫁,身处这般复杂之境,想必兄嫂也不会袖手不顾……以大伯与长兄的圣眷,若不甘愿让二姐姐和亲,天家必能体谅,可要让庆氏心甘情愿放弃伊阳君婚配金元公主而娶大隆宗室女儿,楚王府所出确是最佳选择,圣上连乐阳女君的婚事都愿插手,足见极为重视与西梁之邦交,是铁意支持西梁宛氏稳固政权,虽圣上因体谅王府不至独断,想必始终会觉得为难,是否因此存下芥蒂并不一定……瑾虽非大伯所出,眼下却仍旧身受王府养护,便是在大隆贵族眼里,也比普通宗室女儿更为尊荣,于庆氏而言才更有份量与利用之处。”

听安瑾仅凭旖景之言便能推测出这一件事,虞沨微有惊讶,而接下来安瑾又一番话,甚至让他与旖景面面相觑,足有一刻心怀复杂,倒没再说安瑾单纯度事,把和亲想得太过简单。

“倘若伊阳君与其父并无嫌隙,和亲女子远嫁的确身陷险恶而不能自保,若庆氏最终得权,宛氏必遭灭族,与圣上之意相违,两国交恶,和亲女子再无利用之处,定被庆氏所弃而魂断他国。”

“不过眼下境况是庆氏内部也是势同水火,伊阳君显然更偏向西梁王室,他为庆氏一族不容,又如何能得到储位,即使庆氏逼迫西梁王遵守盟约,伊阳君将来不过也是个傀儡,不是被宛氏操纵便是受庆氏控制,若庆氏势压王权,澜江公将来必会力主嫡长子继位,伊阳君就会成为弃子,而他之外家是王后一族,只有效力宛氏,将来才有立足之境。”

“同时,庆氏与胡氏之间也有矛盾,无论宛氏还是庆氏,都想先除相对势弱的胡氏,改变三姓议政的朝局,故而庆氏才有妥协之意,以为能通过和亲争取我大隆为倚仗,先除胡氏,再夺王权。”

“若瑾为和亲之女,当然会遂君国之意助益宛氏,如此便与伊阳君并无冲突,夫妻尚能一心。”

“首要之重则是迷惑澜江公,以瑾猜度,当和亲事成,庆氏必然不会刁难和亲之女,而是会笼络并挑唆与夫君伊阳君不和,才能争取和亲女子身后的大隆权臣为庆氏所用,若是我处于这般境地,当然会假作中计,从而说服澜江公先助王室清除胡氏。”

“西梁三姓夫人与女君不乏议政者,我为大隆宗室和亲之女,必然也能参与政事,更何况还有王室暗中相助,及到胡氏落败,我在西梁业已站稳脚跟。”

“我为两国邦交尽力助西梁王室统一政权,相信君国不会置我不顾,到时有大隆之势为倚仗,足能倒戈,助伊阳君掌握庆氏族权。”

“只要伊阳君并非贪欲难填之辈,得权后臣服于王室,足保安身立命,便是我之造化。”

“能为两国邦交尽绵薄之力,瑾也不愧为虞姓女儿,到时方能安享尊荣而不存愧怍,再于圣上而言,和亲之女若是软弱无谋,白白沦为棋子被人利用最终被弃,也是有损国威。”

“瑾若身负圣命远赴西梁,兄长岂能不从旁相助?虽有险恶,胜算却也有十之七八,实在比身无寸功、一事无为,白受家族庇护而无能为报强上百倍……阿兄,瑾愿为楚王府尽绵薄之力,也算是……为父亲之罪抵偿一二,倘若将来,父亲执意行恶自绝生路,还望阿兄体谅安瑾为家国效命的艰难,为父亲留一子嗣以承香火,也算我受一场养育之恩。”

安瑾离开后,虞沨与旖景在书房对坐良久,好一阵没有言语。

天色渐渐沉晦下去,有丫鬟入内点亮灯烛,但打量着两位主子的神色,并没有询问摆膳的事,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只嘱咐厨房将饭菜保持温热,以备随时之需。

直到远远的钟鼓楼上传来对时的敲响,已经进入一更。

虞沨才长长一叹:“看不出三妹妹竟有这般深细的筹谋,圣上几次与我等近臣商议,在和亲人选上还是有所斟酌,也是担心和亲之女太过无谋,反而会坏事,让庆氏洞悉西梁王的计划,一怒之下赐死我大隆宗室女儿……”

若真恶化到这般境地,庆氏如此挑衅,大隆皇帝当然不会就此作罢,为了维护国威必会问罪西梁,西梁王若要维持邦交,只能将庆氏治罪,西梁内战一触即发,可西梁王此时并无定胜的把握,否则也不会向大隆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