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再许芳华(677)+番外

作者: 刹时红瘦 阅读记录

甄夫人好一番琢磨,完全忘记了她身为主人该行的义务,倒是一边魏氏见婆母只管沉默,世子妃也不说话,黄氏满面煞白,各人神情微妙,连忙笑着寒喧:“当真没想到世子妃会光临,以为您没有空闲呢。”

旖景微微一笑:“原本没空的,世子今日刚好休沐,便说趁着这个机会,见见贵府二郎,我也就顺便跟着来了。”

这下连魏氏的脸都白了。

倒是韦夫人笑道:“世子妃不说,一时都忘记了,世子与甄二郎可是同窗。”

甄夫人这才回过神来,扫了一眼花榭,见独缺二郎媳妇,连忙让魏氏去请,魏氏白着脸出去了。

殷太太一直坐在稍远之处,关注着世子妃,见她与候夫人笑语晏晏极显亲密,便是与韦夫人与卓夫人也是谈笑风声,当然对黄氏并无任何不敬,间中也客客气气地说话,只那态度当然不算亲近,就更说不上母女情深了。

殷太太握了握指掌——那日殷永归来,兴冲冲地禀报,说在外头巧遇了楚王世子,言谈甚是投机,世子似乎也有结交之意,竟然约了他重阳次日去佛国寺听同济大师讲禅、对弈,殷崎仔细问了经过,猜测世子难道是得了世子妃的意会,已经开始对他们殷家示好?

眼下看来,竟全不是那么回事!

黄陶兄妹是想诈婚?!

殷太太神情就很有几分恼怒了,看向黄氏——亏她还是个堂堂国公夫人呢,竟这般下作。

可事关家族兴旺与儿子将来前程,殷太太仍是不敢大意,好不容易盼得世子妃离开花榭,与廖氏去花苑里赏景,殷太太远远跟了一阵儿,见世子妃与廖氏寻了处花荫下的石墩子坐了下来,轻声说笑,这才上前见礼。

“世子妃莫怪冒昧。”殷太太虽鼓着劲上前,但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有些尴尬。

“这位是……”旖景看向阿晴。

阿晴当然引荐了一回,笑着让座。

“是听犬子提说,当日在西郊巧遇世子,有幸一谈,甚是投机,犬子能蒙世子雅意邀约,实为幸事,妾身今日得见世子妃,忍不住想亲自道一声谢。”殷太太总算说出了刚才一番计较后的话。

“恭人何必客套,我是听世子说起过,那日得幸结交了一位才俊,原来便是令郎。”旖景早在廖晴这处,得知殷太太将会赴宴,又听说黄氏也会赴邀,几乎不用动脑子就洞悉了其中的微妙,她今日这番举动,当着众人的面对黄氏敬而不近,就是提醒殷家——倘若真愿与廖家联姻,自是没人阻止,但若是想通过黄氏攀结卫国公府与楚王府,可得擦亮眼睛,黄氏代表不了卫国公府,更左右不了楚王府。

就算殷太太今日不在花榭里,那些贵妇瞧见她对黄氏的态度,也会暗暗议论,再说还有阿晴,不怕议论传不到殷太太耳朵里去。

没想到殷太太竟然主动上前搭讪。

阿晴原本就是个伶俐人,哪能不知旖景今日来意,听殷太太在旖景的引导下,言辞渐渐活泛,侍机就提起了廖三娘:“原本也是邀了伯母与三娘,但因她们家里有事,就没有来,世子妃,我早前跟你提说三娘夸口一事,自己却也是半信半疑,哪知不过多久,就听说了黄二夫人遭了那等子恶事,黄二爷原来真是与我那族伯暗中有来往,唉,因此还被除族。”

旖景没想到阿晴竟会在这时明提这事,晓得她是在暗助自己,可万一被甄夫人听见了风声,定会给阿晴苦头,心里十分感激,握了握阿晴的手:“我原本听你说了,心里也觉得纳罕,不知夫人什么时候添了这么个侄女,还想着找个机会问问,夫人外家明明是沧州赵氏,从哪里蹦出了个廖家,还不及问呢,哪知就闹了出来,原来都是二爷给了廖家胆量,才敢牵连上夫人,夫人倒是被瞒在鼓里的。”

一句没提廖家与殷家的亲事,可殷太太已经彻底清醒了。

若非有意点醒,廖氏哪会当着外人的面提起这碴,这可是世子妃的家事。

想必世子妃早知道了廖家的企图,今日才会来赴宴,世子妃与黄氏这个继母原本就有嫌隙,得知黄陶兄妹瞒着国公府与楚王府行事,哪容他们利用,为一个姨娘家里谋利。

不由暗暗自责,当真是利欲熏心,这么明显的事,偏偏就想不明白,险些着了黄陶的道,若真给儿子娶了毫无助益又无出身的媳妇……

殷太太红着脸起身,竟坦然布公地致歉:“不瞒世子妃,廖家正是与敝府在谈儿女婚事,他家是商贾,敝府原本不愿,可一时受人蛊惑,以为由此可与卫国公府、楚王府攀上亲戚……”

旖景没想到殷太太还有几分直率,竟当面说穿了这事,倒有些怔住了,半响才是一笑:“恭人既说受人蛊惑,误会说穿也就罢了,婚姻之事还当慎重,若贵府不愿,婉拒了就是。”

殷太太当然明白“婉拒”的含义,晓得世子妃也是不想张扬这事,越发让国公夫人难堪,心里倒暗赞世子妃是大度人。

“不过令郎当真是一表人才,连世子也赞不绝口,还称将来参加科举,中个举人是理所应当。”旖景又给了殷太太一颗定心石。

这几乎是明说世子将来会提携殷永了,殷太太暗自庆幸。

可甄府这场午宴却并未宾主尽欢,不到摆宴,就有一个晴天霹雳传来——

☆、第四百零九章 风云突生,顺势嫁祸

昨晚,卓妃照例服用宵夜后安歇,却在寅初时分觉得腹痛,当太医领着医女匆匆赶到,卓妃已经见红,虽经太医奋力挽救,仍然无力保住腹中胎儿,其实今日卯初清晨,卓妃已经小产。

是已经成形的男婴。

当卓妃诊出喜脉时,太子妃为了表明态度,便亲自安排了身边亲信掌殿宫女去卓妃殿内照管——倘若太子妃欲对卓妃动手,是绝不会插手“安胎”照管诸事,比如当年韦妃与杨妃有孕,太子妃连两人所住殿苑都没有涉足。

可卓妃小产当晚,太子妃的亲信竟然投缳自尽。

太医诊断,卓妃并非身体原因小产,应是服用了诸如红花等落胎的药物。

圣上登即下令软禁太子妃,着皇后与宗人府严察卓妃小产一案。

太子妃殿内嬷嬷、宫女被宗人府扣押,严刑拷打,终于有人受不住重刑,将太子妃招供出来——说的却是当年杨妃、韦妃先后小产皆为太子妃手段,买通何人,以及如何将药物挟带入宫廷的详细一字不漏地吐了个清楚。

这个将落胎伤宫之药挟带入宫之人居然是太子妃之母。

当几个内侍奉圣令来带人时,甄夫人一听太子妃已经被软禁,两眼翻白就昏死过去,原本喜庆的场面顿时“鬼哭狼嚎”,可几个内侍满面冷沉,毫不妥协,将装死的甄夫人抬出了甄府。

宴会当然继续不下去,卓妃小产、太子妃被禁的消息也传扬开来,只其中详细,事情究竟恶化到什么程度,甄府众人与赴宴宾客却不知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