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再许芳华(675)+番外

作者: 刹时红瘦 阅读记录

虽说皇子府来的只是两个侧妃,甄夫人当然也不会怠慢,亲自迎候总是少不得的礼数。

不过心里未免有几分抱怨,三皇子府也还罢了,没有正妃,这四皇子府的人不来也罢,秦妃打发个侧妃出席是什么意思,摆明了就是敷衍,秦氏也太不顾及太子妃的体面。

白妃却是笑面迎人,一见主人的面,当然先说了秦妃事务繁忙的套话。

甄夫人本就不把四皇子府看在眼里,笑笑地说道:“晓得的,眼下邓妃有了身孕,秦妃自是不敢大意。”

秦妃见人就是一副“水深火热”的妒妇面孔,众人早私底下笑话她还算出自相府的名门闺秀,竟完全不识大体,生怕别人不知她好妒偏偏无宠的处境,实在贻笑大方,这会子一听甄夫人的冷讽,都抿着嘴角笑,等着看白妃的反应。

白妃却不在意,仍是温和的笑颜:“夫人体谅就好。”便四顾园中景致,十分真诚地赞赏了几句,众人频频颔首,心说白氏虽是寒门,巴结了陈家才捞得一官半职,养出来的女儿倒比相府那位还有大家风范。

又说黄氏,与建宁候夫人出了花榭,一路赏着美景,与相熟的夫人太太寒喧,冷眼瞧着,这些个贵妇对候夫人非但没有疏远,反而比从前更要殷勤,心里实在郁堵。

若非卫国公府的声威,皇后哪会在意建宁候府的名声,宫宴上亲自携了候夫人同席,旁人还哪敢议论的候府的是非。

可怜的只有兄嫂,竟被那老虔婆挑着这个把柄驱逐出族,此仇此恨迟早得雪!

脸上的笑容却半分不减,与长嫂亲亲热热地说着话,转过一道花墙,便见韦夫人与卓夫人迎面而来,两人身边分别跟着韦十一娘与卓应瑜。

都是与卫国公府交好的家族,当然待黄氏与候夫人十分热情,韦、卓两位夫人半点没察觉黄氏笑靥下的辛酸与怨愤,反而不遗余力地讨好候夫人,就怕让人感觉不到热忱。

“让晚辈们自去花苑里游赏吧,别拘着她们听咱们这些家长里短。”黄氏忍不住,还是打断了韦、卓夫人的讨好。

四位夫人寻了一处亭子坐下,立即就有丫鬟呈了茶点上来,黄氏耐着性子听韦夫人赞扬了一番六娘,又说起旖景:“那日因着一事,去了楚王府拜访,亲眼瞧见老王妃待世子妃竟如亲孙女儿一样,也难怪老王妃这般,无论才貌,世子妃可算京都贵女中拔尖的一个儿,也亏得这世上还有楚王世子这般才俊,两人实在是玉壁明珠,天作之合。”

卓夫人接着韦夫人的话又讨好:“无论世子妃、六娘,福王妃也是端庄华贵,气度非凡,可见是国公夫人教管得好,实在让人羡慕。”

黄氏心里却越发郁堵——往常她听了这话,虽说不致欣喜,却也并不在意,可最近连连遇矬,偏偏最是得人盛赞的旖景又与她离心,旖辰虽说一如既往,也难保将来不会在家人影响下对她疏漠,六娘虽是她亲出,但这女儿太过忠厚——中秋宴上,因六娘得了圣上称赞,太后赏赐,大出风头,便是府里仆妇都知道六娘挣得的体面。

蓝嬷嬷眼见黄氏处境艰难,一时摁捺不住,起了心思,寻去六娘跟前哭诉了一番大长公主与卫国公的苛待,让夫人失了执掌中馈的权力,挑拨着六娘去大长公主跟前为夫人争取,去卫国公面前为夫人讨回公道。

话当然不致说得这般露骨跋扈,意思却是这么一层意思。

哪知六娘听后,反而把蓝嬷嬷告到黄氏跟前,称蓝嬷嬷挑拨是非,居心叵测,劝说黄氏责罚蓝嬷嬷。

黄氏被公正大义的女儿闹得没了脾气,当真罚了蓝嬷嬷的月银,六娘还不罢休,掷地有声地一番话:“祖母慈爱,父亲正直,绝不会无缘无故为难母亲,中馈管家之事,原该由祖母决断,眼下既有三婶与长嫂处理,母亲也乐得轻松,才好将养身休。更有长兄至孝,长嫂贤良,更不会不敬母亲,哪容刁奴私下挑唆,若不惩戒,便是母亲,也有不孝不慈之嫌。”

终究是让蓝嬷嬷挨了几板子,黄氏又添一番求情:“嬷嬷是我乳母,对我也有养育之恩,小惩大戒就是,别闹得不可收拾。”

六娘这才放过蓝嬷嬷,对黄氏说道:“女儿若非看着嬷嬷是母亲的乳母,直接就交给了三婶与长嫂处置,母亲可得警告嬷嬷,那些话以后休要再提。女儿虽不知祖母为何不让母亲再掌中馈,但祖母是尊长,她的决定母亲也应遵奉,母亲就算不掌中馈,也是国公夫人,无人敢怠慢您,倘若家中仆妇因为母亲不掌中馈便敢轻怠,女儿自是会为母亲讨回公道。”

黄氏也恨蓝嬷嬷擅自行事,但心里未免埋怨六娘太过刻板,满脑子仁义至孝,半点不晓得人心险恶,就说宫宴的事,韦明玉是死是活与六娘何干,偏偏往常沉默寡言的一人就多起事来,虽未惹祸,反得了赏,但一个闺阁女子,在圣上面前,开口闭口什么“倾心仰慕”“私相授受”,哪是世家女子该说的话,反而自己这个亲生母亲在国公府处境艰难,六娘却认为是应当!

满花苑的金蕊明艳、紫菊妖娆,这时看在黄氏眼里只添心烦气躁。

好容易盼得几个贵妇闲逛来了这处,岔开了韦、卓二妇对继女的吹捧,黄氏这才有了如释重负的轻松,胸里的郁集散了几分。

“那位便是甄府二少夫人吧?”韦夫人突然看见廖晴陪着几个穿着普通的女眷从前头小径经过,轻声问道。

“正是,这位还是甄夫人外家的外甥女,性情温婉,待人处事也还算大方,甄夫人待她倒是亲近。”一个与甄家时常来往的夫人话说得很有深意。

甄夫人亲出的儿子行三,前头两个都是庶子,甄大郎娶的也不知是哪家闺女,横竖从不在宴席上出现,倒是廖晴,因着与甄夫人原本就是亲戚,才有跟着待客的机会,但只不过,众人也都看出甄家三少夫人,也就是甄夫人的嫡亲儿媳对廖晴颇有些颐指气使,显然,两个庶子在甄府处境堪虞。

身为宾客,当然不能议论主家是非,贵妇们心领神会,也就是随口一提。

黄氏心想,这才是正经嫡母待庶子庶媳应当的态度,哪像她这般,无论亲疏,都是公平相待,反而还闹得步步维艰。

完全忽略了她自己也是庶出,倘若甄夫人是“真理”,她就不该对黄母抱怨,更何况苏荇兄妹是堂堂正正的嫡出,身份比她这个继母还要光明,再何况她仅是表面贤良,私心里恨不得三兄妹死无葬身之地。

正说着话,远远跟着三少夫人魏氏一同来了几个贵妇,黄氏眉心一跳。

她认出其中一个是殷太太,虽说殷太太只是个四品官员之妻,并不与世家贵妇们相熟,但偶然在别府宴席中也是碰过面的,没怎么交谈就是了。

魏氏也是出身望族,乃甄夫人为嫡子精挑细选的媳妇,自是与甄夫人心意相通,晓得黄氏今日赴宴是为了什么,带着几个贵妇往这边行来,先是引荐了一番,又对候夫人说道:“我刚刚在那头荷塘边上瞧见了邹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