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再许芳华(628)+番外

作者: 刹时红瘦 阅读记录

大长公主微微一顿,似乎想了从前的什么趣事儿,轻轻一笑:“那时候我听丫鬟们闲话,知道要好的给婉丝取了个花名,叫玉葫芦,怎么得来的却不知,许是因为她不爱说话,但肤色白皙之故吧,她是真不爱说话,往常便是禀事,都是斟词酌句的,能一个字儿交待清楚,就绝不会多说一字。”

说到这里,大长公主收回目光,看向李霁和,语音微沉:“你更像你父亲,尤其是眼睛和鼻梁。”

李霁和下意识地开口:“太夫人……”竟有些微失措。

“你是老国公的骨血,我今日仔细一打量,已经十分笃定。”大长公主微抬手臂,似乎是安慰李霁和略微的不安,继续说道:“我会着人打听婉丝当年葬身何处,她是你生母,身后地儿你来替她挑选,这么多年,也该让她享享后代的香火,得处安身之地。”

李霁和说不出话来,唯有起身,长长一揖。

“听沨儿说,你想请辞,回宁海备考?”大长公主虚扶了一把,示意李霁和落坐,当见他颔首后,也点了点头:“圣上既起意官制改革,天下士子都有机遇,凭着能力争取将来,你很不错……南儒丁昌宿名震大隆,能得他亲自教导,你养母颇废苦心。”

“是,母亲她为我吃了许多苦楚,当初为了察明真相,离乡多年,不曾尽孝,在下……霁和早有怀疚,今后只望能让母亲安享天年,再不受半分苦楚,才不枉为人子。”言下之意,他还是想做李家之子,并不打算归宗国公府,改作苏姓。

大长公主听后,虽微有沉吟,但也不想勉强:“回宁海前,安排个时间,与你三个兄长去拜祭拜祭你父亲,你别怨他,他若是知道当年婉丝有了你,必不会让你们母子流落在外,你父亲他,知道责任二字。”

“霁和得知身世,起初是有埋怨……自来国公府,见三位……兄长皆为正直之人,太夫人也是豁达宽容的长者,眼下又得知当年实情,如太夫人所言,是非对错皆是过往,再提无益,霁和不会再怀怨。”

见李霁和并不抵触手足相认,大长公主眉心一松,再度颔首:“我知你一心要为李家延续香火,这也是应该,可你终究是苏氏的骨血,即便不愿改姓,也抹杀不了骨肉亲缘……罢了,等婉丝后事一毕,你先回宁海备考,这是大事,若是能考入国子监,将你母亲接来锦阳,今后的事,我再与她好好商议。”

当李霁和的轩挺的背影没入垂绦翠柳间,大长公主依然站在水边,看着涟漪里跃动的亮色,与她孤寂的一道黯影,一声叹息,压在了嗓底。

“明堂,你应当告诉我的,我也许会一时怨愤,可终究还是会原谅你,若那时就解开心结,你走的时候,也不会背负着这么沉重的愧疚,万幸之事,婉丝所托是个好人……霁和很好,你在天有知,也当安心,别再自责了。”

似乎喃喃自语,大长公主微仰目光,看向遥远的天边,霞色映入眼底。

☆、第三百七十七章 剧毒砒霜,偷梁换柱

楚王府的关睢苑,这个傍晚是一片欢声笑语,几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在参观了园中景致之后,七娘不耐烦在书房安坐,拉着安然安瑾与八娘去后苑一处空地踢毽嬉戏,四周围了一圈儿的丫鬟,击着巴掌顿足而诵:“一个毽儿,踢两半儿,打花鼓,绕花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

六娘与秦子若却一边一个拽紧了旖景,逛完画室逛书房,逛完书房又逛画室,进进出出几趟,乐此不疲。

子若姑娘当知道国公府的西席竟是南儒高足,求了秦夫人来找黄氏说项,硬是要加入国公府的女学,本也是一件小事,秦家与国公府眼下又是姻亲,兼着秦子若飞速地“讨好”了七娘,有她在一旁撒娇帮腔,长辈们也乐见几个小娘子一处。

不过六娘对秦子若一直有芥蒂。

这时,当见子若姑娘成功“讹诈”了一幅五姐夫的字画,六娘满面〖兴〗奋的神色总算沉了下来,看着秦子若心满意足、啧啧赞叹的模样,突兀地一句:“阿若,可愿与我对弈?”

子若这才将目光从画卷上移开,小心翼翼地卷起画轴,收入锦盒,卷唇一笑:“阿风总算是肯与我对弈了?我求之不得。”

“赌注,便是你才得的字画。”六娘干脆利落。

子若一怔,扭着旖景的胳膊就撒娇:“景姐姐,你瞧阿风有多贪婪,世子可是她的亲姐夫,想要幅画作还不是张张嘴的事儿,我可好不容易才求了一幅,她倒眼红上了,景姐姐评评理,阿风可是欺我?”

六娘轻轻一哼:“你是怕输给了我?”

见两个小丫头就快呛嘴,旖景连忙劝解:“就快到用膳的时辰,可没充裕的时间,你们要一较高低,还得另选个时候。”

六娘也不勉强,只瞄着秦子若说道:“天色已晚,阿若也该回相府,否则秦夫人可得担心。”

饶是秦子若与两年前性格天差地别,听了这“逐客令”也气得小脸涨红,无奈她到底只是国公府姻亲,与楚王府就更隔了一层,今日跟着来关睢苑,已是废了一番唇舌才说服了随行的嬷嬷,这会子再没理由不经家里长辈许可,就贸然留在王府用膳晚归的道理,只好带着些沮丧告辞,六娘这才莞尔一笑,把小脸儿一别,欣赏墙上那幅五姐与五姐夫共画的苑景。

旖景无奈地暗叹,作为主人,当然要送子若一程,小声儿地叮嘱春暮,让她领着六娘去画室,除了那幅早答应给的联画,其余书画也都任由六娘择选。

六娘这才满意,在春暮的陪同下,将一幅幅卷轴展开来看,自是仔细鉴赏,当旖景送了秦子若归来时,六娘尚才看了三幅,当然没有选好心头所好,止不住叹息:“恨不能把这画室搬空才好,这哪里择选得出来。”

旖景:……

六娘很是爱不释手了一番,出乎旖景预料的是,最后也只选了幅了书法,并没有挑选画作,六娘一番解释:“有五姐与五姐夫联手画的山水,我已经心满意足了,不敢再贪心。”却忽而不满:“五姐为何答应了阿若,我不喜她,今后五姐别与她来往。”

旖景怔住,又听六娘说道:“她原来还有几分真性情,长了两岁,就成了故作乖巧与人为善,不知盘算着什么,今日我本没邀她,她却厚颜跟来,连秦家的嬷嬷也反对,称贸然登门不合礼数,她却一意孤行。”

看着六娘满面认真的模样,旖景心神忽而一恍,想起那一世六娘曾说的一番话,尚且声声叩耳——“须知忠言逆耳……有的人说的是好听话,未必真对你好……世上人心险恶……”那时,六娘应是知道了一二隐情吧,是了,她说过会把自己“失德”之行告诉母亲,六妹妹一贯说到做到,应是告诉了黄氏,结果后来,却又与她说了那番话。

是否黄氏听说后,叮嘱六娘莫要理论?六娘因而有所怀疑,她是黄氏亲生女儿,却仍然在最后关头提醒自己悬崖勒马,而自己这个姐姐,却将她的警言当作耳旁风,铸成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