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再许芳华(513)+番外

作者: 刹时红瘦 阅读记录

生死与共,是她眼下做不到的,唯有交托给灰渡。

“灰渡切记,阳泉郡王之安危关系着能否使这场兵祸消于无形,更关系到世子能否平安归来,你肩上责任重大,万不能有半分大意,定要保护郡王平安抵达,面见袁起。”旖景沉声而言。

而对于灰渡来说,最重要的便是再返湘州,在此条件下,他情愿赴汤蹈火,当然不会再有半分犹豫。

只一旁春暮,目光留连在男子有如刀斧刻成的利落面颊上,饱含担忧,与莫名不舍。

旖景看在眼里,一时却没有闲睱过问春暮的心思,又嘱咐了灰渡留在别苑等楚王令下,便继续往澜英山去。

果如所料,当大长公主三日后将去清平庵的风声一张扬开来,旖景在佛庵里斋戒的三日倒也风平浪静。

那百余亲兵,当然驻守在清平庵外,甚是严阵以待。

而幽谷佛堂里,时光仍是那般波澜不惊,半分不受庵外阴谋酝酿的影响。

在旖景眼里,净平尼师却不似都中贵女传言那般“阴森可怖”话自然是少的,当然也不会谄媚奉迎,她五官生得甚是清秀,倒与佛翕上手持净平的观音像有几分相似,虽说年过半百,眼角依然舒展,未染岁月雕痕。

因着大长公主并非佛前信徒,旖景打小也没受到什么熏陶,对于早晚一个时辰的静坐诵经,只觉有些难挨,但是苍山幽谷的静谧怡人,倒是极合旖景心意,也并不觉得离了丫鬟随侍便是受苦,反而对动手摘菜洗米,生火煮食的“粗活”兴致勃勃,但短短三日下来,她便自食苦果——那养尊处优的小手开始萌生冻疮,灼痒难忍。

三日斋戒转眼而过,明日便是归期。

这一晚,旖景自然辗转难眠。

因为明日,应当便会有“变故”迭生,金相开始策动,而一应计划也当逐步展开。

幽谷静夜,风声扫过山林,起伏有如涛音。

衾寒枕冷难入梦,披衣蹑履出客厢。

一弯残月,冷峭地斜在黯云移走间,清光蕴透天地,使得万树朦胧,柯叶扶疏却清晰地画在阶前石道,一路翦翦。

旖景拢着肩上白狐裘披,踏着月色信步往前,才转过几株梅花,便见往西的一排庵堂,窗内灯影摇曳。

夜半三更,是谁还在佛前诵经?

心里微微的一阵疑惑,便使步伐下意识地往那而去,才到门扇下,便听里头似乎有依稀的哽咽声。

旖景心下大奇,往门扇缝隙处一望。

一席缁衣跪坐,背影清瘦。

一排烛灯,照亮翕上灵位,当旖景看清其上字迹,心下越发惊奇。

宛妃蓝瑛?

大隆建国,几代帝王妃嫔,宛氏便只有一人。

却听哽咽声中,地藏经低诵。

一连三日早课晚省,旖景对这声音已经十分熟悉了。

正是住持净平尼师。

但为何这清平庵里会有宛妃的往生灵位?净平尼师又何故哽咽?

☆、第三百零六章 一时冲动,惹火烧身

因着这层好奇,这一晚便是更加辗转,直到庵里钟声撞响,旖景依然“神清气爽”。

三日斋戒已过,今日她再不需参加早课,到净房梳洗一番,简简单单地挽了个随云髻,在震雾弥漫中,不觉又行到昨夜那处庵堂,却见门扇紧合,上有一把乌锁。

越发地神秘了。

旖景不由想起那一世,从大姐姐言谈里,听来的关于宛妃。

西梁公主,三皇子之生母,倾国倾城的容貌,虽是外邦女子,自幼也好琴棋书画,才华横溢。

圣上当年还是东宫太子,对侧妃宛氏极尽荣宠。

便是当今皇后,也与宛氏情同姐妹。

当年大姐姐成了三皇子妃后,皇后每每与之提起宛妃,都是叹息不已,称红颜薄命,提点旖辰要牢记宛妃生、死忌日,拜忌慰灵。

结果……

某年宛妃死忌,旖辰当真牢记于心,一番安排,行忌拜之事,却引得三皇子大发雷霆。

旖景尚且记得,那年二娘出阁,旖辰归宁,祖母因见她眼下浮青,心绪不宁,几番询问下,才知是因这事遭到三皇子责备冷落。

大长公主连连叹息,这才提醒旖辰——宛妃当年身子本就不好,又因产子,越发孱弱,三皇子周岁后不久,宛妃便香消玉殒,而太子即当今圣上当年正巧奉了太宗帝的旨意,去福建督促水师筹建,竟连宛妃最后一面都不得见,后来,又因那些心怀叵测之人,比如侧妃陈氏,便是眼下的陈贵妃几经挑拨,称三皇子命硬克死宛妃,当时圣上悲痛难捺,于是对三皇子多有疏远。

还多得皇后一番转寰,后来,三皇子渐渐长大,眉目出落得越发与宛妃相似,圣上睹子思母,这才对三皇子消除了芥蒂,疼爱有加。

可又有谣言滋生,称宛妃当年死得蹊跷,是被人害死,矛头隐隐指向皇后,意在挑拨三皇子与皇后之间“母子情份”。

圣上为此大发雷霆,追根究底,将散布谣言的才人赐死。

大长公主以为,宛妃早逝,三皇子对之全无印象,更不论情份,却因宛妃之故,受圣上冷落多年,还险些与皇后生隙,只怕私心里多少对宛妃有些埋怨,皇后一片好意,却没料三皇子尚且介怀,倒累得旖辰因不明就理,触及了三皇子的心结。

当年旖景顺耳一听,也不疑其他。

眼下想来,蹊跷甚多。

要说来,三皇子与她倒也“同病相怜”母亲都是身子孱弱,也都莫名其妙地背过“克母”的恶名,可设身处地想来,自己何尝为此埋怨过生母?尤其是这一世,旖景对三皇子其人深有了解,更不会以为如他之城府,会因旁人一二挑拨对病逝的生母暗怀芥蒂。

倒是对皇后,压根就没有什么“母子情份”否则如何解释他楚心积虑,多年隐忍。

想来那一世,三皇子愤怒的不是旖辰拜忌生母的行为,针对的仅是皇后的一番“美意”。

旖辰无辜,被迁怒了。

而三皇子越是这么表现,皇后只以为他抱怨宛妃,便越发放心这个儿子不会怀有二心。

也许三皇子在皇后跟前儿,不仅一次埋怨过生母。

那么,皇后对旖辰的一番提醒,当然就别有用意了。

旖景忍不住扶额——应是皇后既想利用三皇子与国公府联姻,巩固太子势力,又防备着三皇子滋生野心,明知三皇子对宛妃“介怀”还意会旖辰行拜忌一事,依三皇子“性情”必然大怒,与旖辰夫妻生隙,而圣上得知之后,只怕也会暗恼三皇子“不孝”。

那三皇子倘若不怒,便是“滋生野心”皇后更得忌防。

还好还好,多亏这一世让姐姐摆脱了这门复杂姻缘,三皇子与皇后两只千年狐狸斗法,夹在中间一不留神就会成为炮灰。

那么,当年太子遇刺,是否三皇子的诡谋?

旖景首次对三皇子之“私事”产生了好奇——公道来说,皇后待三皇子的确“疼爱有加”否则当年圣上因宛妃之故,冷落三皇子那些年,皇后稍有疏忽,也许就会造成三皇子“因病天折”但皇后非但没有如此,反而从中斡旋,使父子之间芥蒂尽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