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再许芳华(394)+番外

作者: 刹时红瘦 阅读记录

金夫人是为女儿委屈,堂堂相府千金,也没做什么错事,却被流言蜚语毁了名声,眼下还不得不屈嫁给庶子,偏偏这事还不定能成,她们家还得巴着求着,在国公夫人黄氏面前低声下气。

金夫人是名门闺秀,堂堂正正的嫡女正妻,原本就瞧不上黄氏这么一个庶女出身的继室。

尽管如此,金夫人还是叮嘱了六娘一番,让她定要与苏氏几个小娘子容洽相处,不要表现出不满不甘的情绪——你祖父是极重视这门亲事的,若有个行差踏错,你且想想三房的七郎吧。

黄氏接待金夫人,招待金六娘的任务自然落在了旖景身上。

这一日二娘可巧来了绿卿苑,拉着旖景陪她绣嫁衣,听夏柯传话,说金家母女已经到了和瑞园,国公夫人请旖景过去,二娘张口就是一句:“金六娘怎么来了?从前瞧咱们可是鼻孔朝天,黑眼少白眼多的一个,我与五妹一同去吧,省得她又欺负你年龄小,用言辞挤兑。”

旖景哪敢捎上二娘,连忙陪笑道:“好二姐,我可不敢耽搁了你的正事儿,你若是怕我受了挤兑,一个人势单力薄,便让四姐稍候来绿卿苑吧。”

二娘方才罢了,果然去寻了四娘,不由分说地将她从书案边上往外拉,迭声儿催促——来了个不速之客,四妹妹快去给五妹妹助威。

四娘一头雾水,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二娘连推带拉地扯出了院门儿,丫鬟采薇连忙从架子上取下斗篷,一路追赶着替四娘披上,小声抱怨道:“二娘话也没说清,就将娘子拉了出来,究竟是什么十万火急的事儿。”

四娘与采薇转身,却见二娘尚且站在院门前儿,举着手臂舞着手掌,拉长了声音催促:“快去快去。”

主仆俩哭笑不得,却认命地往绿卿苑行去,半响四娘才“卟哧”一笑:“二姐倒是直肠子,说与五妹妹亲近就与五妹妹亲近。”

采薇也是抿唇一笑:“就像从前,也是说看不惯五娘就会刁难讽刺,二娘当真是不藏假的,不像三娘……”却听四娘轻轻一咳,满眼严肃地盯着她,采薇连忙吐了吐舌头:“奴婢知错,又忘了规矩。”

说话间,才到绿卿苑门前,可巧就见旖景与金六娘,一前一后乘着肩與从东向而来,四娘便站住了步子,含笑等候。

一边心下纳罕,原来这“不速之客”竟是金六娘,应是金夫人来拜访了,却是不知所为何事?

而旖景这时,当然也有同样的疑惑。

不过金六娘才刚落坐,一句话出来,就让她们似乎明白了几分——

“两位底下应当还有个行八的妹妹吧,往常却是不曾见过的,莫如请来一见。”

☆、第两百二十六章 张氏归来,促成姻缘

金氏母女告辞后,旖景与四娘相视苦笑——

刚才金六娘“请”了八娘来此,挑剔地目光险些没将八娘身上的钗环首饰扫荡个遍,总算还有几分满意,微微颔首之后,先问八娘闺名,便以阿云称之,又如同高高在上的“长辈”一般,故作亲近地问起八娘学中情形,往常喜好,最后竟然问起张姨娘,得知这两年一直住在庄子里,金六娘倒十分满意,说了一句——城郊景好,庄子也清静,倒适合养病。

得,这八字注定画不出一撇,金六娘就开始未雨筹谋,盘算着要让张姨娘“钉”在庄子里静养,免得回国公府跟她添堵。

这一番谈话,旖景与四娘心知肚明,八娘却甚是云里雾里,但她也是个懒得废心的,应付过去之后,也不想金六娘的用意。

“相比起来,还是昨日秦氏五娘温婉可亲。”四娘说道,原来她也早想到了秦夫人与那位刚刚地改庶为嫡的五娘,昨日前来是为何。

旖景颇为赞同的颔首:“至少那位才像来作客的,没早早就将自己不当外人儿。”

四娘这些时日,常去绿卿苑闲坐,也多有遇见六娘,便跟着她们看了一阵的邸抄,对朝堂政事多少有些了解,这会子评价道:“金相看来是急了。”

“只如此一来,咱们府上也应当表明态度。”旖景甚以为然,暗忖着父亲决不会与金家联姻,那么难道要与秦家……好在秦氏五娘因是庶出,看着也是个谨小慎微的,不似四皇子妃那对嫡出姐妹那般孤傲凌人。

“二哥哥的事一定,就会轮到三姐,接下来就是五妹了。”四娘却又打趣道:“昨儿个母亲与咱们闲聊,还说以五妹的品貌,定会配个皇子呢。”

旖景这时的心思,还在二郎姻缘上——上一世因圣上取舍不同,国公府的立场也有所偏差,张姨娘也不曾被罚去庄子“静养”,她却不甚清楚其中出了什么缘故,二哥的亲事一拖再拖,直到远庆九年,二哥年已及冠,尚还没有定亲。

隐约记得,父亲似乎有意一家寒门的嫡女,却被张姨娘闹腾了一场,不知怎么就黄了,然后又说要待二哥入仕之后,才好议亲。

那么这一世,情形会否有所改变?若这会子拒了秦相,选择户中立的人家,国公府态度还是暧昧不明,是否会对圣上的改制造成更多变局?

一时没听清四娘的话,含含糊糊地点了点头。

四娘且等着旖景羞恼呢,不曾想她却是这么一个反应,自己反而怔住了,过了十余息,才捂着腰笑得直不起身。

旖景还觉得莫名其妙,夏柯却瞧出小主子又是分了神儿,连忙将四娘的话重复一遍。

原来是闹了大笑话……

旖景正襟危坐,待四娘直了腰,才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四姐所言差矣,话说长幼有序,三姐之后且轮不着我呢,倒是四姐……”

三位小娘子原本同岁,议亲也是扎堆儿,只旖景忽然想到四娘原本的姻缘,定的也是京中望族诗书世家——户部郎中姚大人家的三郎,不过婚后不久,因姚郎中外放去巴蜀为布政使,阖家外迁,直到远庆十年她殒命之时,与四娘再不得见。

渐渐地,闺中姐妹都到了嫁人的年龄,她才归来,原本觉得时日还长,却不道分别就在转眼。

莫名就有些感伤起来,旖景轻轻一叹:“多希望咱们这样的日子,还能长久一些。”

四娘受了打趣,原本还想“反击”,却见旖景又感慨起来,心里未免也有些难受——姐妹在闺阁之间,这些年尽管有争执矛盾,可十余年间,相伴说笑玩闹的辰光更多,一旦嫁了人,到底是去了别家,换了生疏的环境,还不知会如何,这些时日以来,听身边嬷嬷陆续说起那些为人媳妇也许碰到的难处,更觉郁烦,身为女子,论是出身贵贱,也都免不得这遭,当真让人无奈。

也没了玩闹的心情,手里托着茶盏,怔忡起来。

夏柯瞧见两位小娘子烦闷起来,贴心地提议莫如对弈。

却并未分出胜负,便有丫鬟入内禀报候府七娘来了。

“怎么这个时辰来?”四娘扭头看了一眼刻漏,箭针已经指向申过两刻,颇有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