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再许芳华(1252)+番外

作者: 刹时红瘦 阅读记录

太皇太后是担心旖辰难以胜任,这些时日才留在身边提点,并有意让卫昭辅佐,再兼还有旖景,倒一贯关心邸报政务,又是旖辰嫡亲妹妹,协助着也算臂膀。

登基大典以及宫务琐碎,太皇太后倒能放心交给旖辰,不过诸如赐死废后这等见血的事儿,未免有些为难了她,却不想旖辰反而请命。

不过,既然旖辰有这胆色,太皇太后也甚是乐见,将来决断军务朝政,一昧懦弱毫无主见当然不行,必须有所主张,才不会被人言蒙蔽。

是以没有反对,只让卫昭跟着。

旖辰出了偏殿,似乎是受寒风霜雪影响,眼睛里也逐渐布满冷意,可唇角,淡淡卷起一抹嘲弄。

她是心怀仁厚,可决不会放过秦氏一族,废帝获罪,其潜邸时不少僚属为求生路,争相招供,当年秦子若为助废帝夺储,谏言废帝毒杀她的夫君以绝后患,居心险恶至此,旖辰只恨不能亲手将其处死。

但秦子若自愿坦诚,太皇太后有允在先,饶她不死。

旖辰如何心甘?相比废后,她更想碎尸万断的人就是秦子若。

为这事,甚至与旖景商议。

旖景安慰她——太皇太后虽有承诺在前,可心里也是恨急了秦七,不过一来大隆处治重犯,一般不涉女眷死罪,废后是被身份所累,实际太皇太后更加迁怒者却是秦七,深信若无秦氏诸人挑唆蛊惑,废帝不至残害手足并有后来丧心病狂,而相比废后,秦七更是直接参与诸多阴谋,太皇太后不会容她活命。

只不过,杀人不在明面罢了。

可旖辰就是耿耿于怀。

旖景便又支招,让旖辰上谏太皇太后对秦七如何处治,一番话说来,旖辰方觉解恨,按五妹妹的法子,秦子若也算是死于她的手中,且算亲手为亡夫血恨。

但因为登基大典在即,还未找到适当时机上谏,这回若赐死废后,倒能紧跟谏言。

废后眼下当然不会仍居坤仁宫,而是被禁北五所夹边小苑,旖辰才从软轿步下,便有宦官大开苑门,这一处,枯杨败叶,青甬积雪,显得比别地愈更凄冷,自然也没有地暖火墙,旖辰循着废后高亢的哭骂,几乎不用内宦引路,就准确找到了废后所在禁室。

推开门,迎面而来是更胜院中的阴凉。

废后只着白单中衣,已经便染灰尘,外头披着一件甚至瞧不出颜色的夹棉大氅,短短几日,脸已经瘦削如锥,越发显出一双刺红狠戾的眼睛。

披头散发,这形象,完全看不出世家风范,简直就是形如癫狂。

直到这时,旖辰才清楚地感觉到隐隐翻滚的痛快之意。

她没有目睹害死夫君的罪魁废刺帝怎么万念俱灰拔剑直刎,大约也不能看着秦子若百般受辱后死不瞑目,这时亲眼所见帮凶一族废后的凄惶模样,才觉“宽慰”。

是的,无论废后怎么凶狠跋扈,在不甘怨愤的表面之下,穷途末路的凄惶依然让人一目了然。

所以当旖辰瞧见废后张牙舞爪扑上前来,却被两个身高力壮的宫人架住胳膊不能动弹,听她竭斯底里地叫骂——“苏氏,你还敢来见本宫?!休得猖狂,你苏氏满门谋逆篡位,百官万民不会心服,本宫是皇后!决不会屈服于你,想要毒杀本宫,你在做梦!本宫要亲眼看着你不得好死,苏家满门抄斩!”

“你想活着?”旖辰微笑:“倒也不是不行,我可以为你向太皇太后求情。”

废后的叫骂像被呛在喉咙里,瞪大了血目,当然没有感激。

“并且,你想活多久都行。”旖辰站定脚步,轻拢锦披,笑意温和。

略久的一段沉默。

当废后眼里渐渐露出一丝不确定的企盼……

到底是,千古艰难唯一死,如此,剥夺你的生命才能让人愉快。

旖辰的笑意也缓缓转为嘲弄,轻启丹唇:“不过……”

☆、第七百八十二章 子若终场,盛世开端

“废后果真赴死?”

半个时辰之后,当旖辰归来慈安宫复命,太皇太后听到这个结果却大出意外。

其实旖辰在禁苑耽搁的时间甚短,不过慈安宫距离北五所可得穿过东西六宫,路程不短,兼着今日雨雪初停,地面湿滑,软轿行进更加缓慢,才耗废了这些时间。

太皇太后惊诧的并非秦氏丧命,这是一定,不会有别的结果,可依秦氏的品性,自绝是不可能的,太皇太后以为最终旖辰也会下令宦官用强。

“是,废后自愿赴死,选择三尺白绫,臣妾亲眼看着她悬梁而亡。”旖辰淡然,语气平缓,仿佛谈论的是“天气甚冷”此类闲话一般。

太皇太后自然也不会有别的震惊,很快温和下来,甚至笑问:“辰儿是怎么劝服废后。”

“臣妾宽慰秦氏,若她不愿赴死,臣妾倒可为她求情,不过,废帝已然自刎,秦氏不愿殉死便为斩断夫妻情份,视为义绝,当返其族,秦家满门获罪,女眷皆没官奴,秦氏自当连坐,可到底曾为中宫,只需在役庭为奴。”

废后不想死,是因知道陈、严二妃甚至连邓、白都有生路,邓妃居然能去公主府“养老”,照样养尊处优,她以为豁出去一闹,也会赢得宽宥,只要保得命在,将来说不定还有翻身之日,这想法本就天真,实在因为陷于绝路不甘一死的异想天开。

但是废后也是傲骨刚强之人,让她苟且为奴,那还不如一死。

到底曾是母仪天下,虽从不曾掌理宫务,役庭是个什么所在废后心知肚明,让她好比秦子若那般日日洗涮下贱宫人的溺桶,真不如一死了之。

旖辰倒还期望着废后更“坚强”一些,在役庭受辱,才更让人解气。

但废后狂笑一番,只恨恨两字“休想”,在毒酒与白绫之间迟疑了一下,不知出于什么缘故,选择了看似更需勇气的悬梁。

不过至于秦子若,她能在役庭这样的地方忍受这么长一段时日,应该比废后更加“坚强”,势必是不甘就此赴死的。

旖辰见太皇太后神情舒缓,抓紧时机上谏:“娘娘,秦氏族人刑期已定,数日后即将行刑,女眷也都没为官奴,臣妾以为,秦七娘也当与族人同罪,若其余女眷流充边郡,唯她留在役庭便不合适,依律,秦七娘本为直接牵涉废帝罪行,该当处死,但娘娘既宽赦在先,死罪可免,不过也不能再将她留在宫中。”

宫里役庭虽苦,相比官奴却仍为宽容,至少役庭宫奴不会受清白之辱,不比得官奴,任人打骂不说,稍有姿容者,甚至清白难保,不少因家族获罪沦为官奴的闺秀,为保清白干脆自尽,不知秦子若到那处境,是否还能忍辱偷生。

太皇太后原本没想饶恕秦子若,一时还没闲睱想处治之法,既不食言,又能让她罪有应得,这时听旖辰谏言,确为“两全其美”之策,立即允准。

旖辰又再说道:“废帝不少罪行,都有秦七娘在后出谋划策,归化失守一事说不定与秦七娘也有干系,臣妾以为,北疆十万军民无辜丧命,便是将秦氏一族灭门也难消百姓之怒,秦七娘正该往归化服刑,赎其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