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再许芳华(1133)+番外

作者: 刹时红瘦 阅读记录

散朝了事。

太皇太后听说这一桩事后,大感诧异,特意诏了皇后来问看法。

“祖父所言不错,皇儿尚小,还看不出贤能才干,这时立储未免操之过急。”

皇后竟也这般贤良大度?

这下连太后都疑惑起来。

朝堂之事,太皇太后与太后听闻还不奇怪,可不知怎么的,竟然被后宫一个小小的选侍听说了——正是小嫚。

当然,这又是虞沨暗中操作。

小嫚本姓张,如今宫女们都称她为张选侍,以她眼下地位,自是没有主理一宫的资格,安排在白嫔居住的景和宫,身边也就两个宫女侍候,没有女官,更没有内侍,日日还得去皇后的坤仁宫服侍,这下,小嫚也总算了解选侍的低微,也就比宫婢稍好,连个女官都敌不上,看看慈安宫的卫尚仪,多少妃嫔都要敬重讨好着,更别提那些个宫女内宦,可是这些人给小嫚的目光从来都没正眼,妃嫔们当她更如透明一般。

这与小嫚的期许当然是天差地别,她可是后宫之中唯一生下皇子的女人,就算比不过皇后,也比普通要强吧!

怎么就连去太后面前露脸的机会都没有?就算去坤仁宫,妃嫔们能得个位置,她却只能问安之后,伫在皇后身边僵立。

在王府尚能隐忍的小嫚实在不能接受这样的待遇。

更兼着有回撞在了廖婕妤手里,被狠狠一个巴掌刮在脸上,牙都险些被打掉,小嫚大觉受辱,趁着有日天子想起她来,一番欢好后,小嫚开始哭哭啼啼地大诉委屈,她说得悲痛欲绝,天子却一个不耐地转身,打着呼睡了过去。

小嫚进一步感受到现实的残酷。

便是成为后宫,生下皇子,也没人尊重她匍匐跟前讨好,依然是任由人打骂侮辱,这日子过得还不如在千娆阁当妓子的时候,总有些欢客追捧。

能有什么指望?

那廖婕妤也是个不得宠的,天子两年也没想起她来,凭什么自己龙宠最多的反要任她打骂?

小嫚总算醒悟过来,她虽成了后宫,在天子眼里,依然还是个妓子,甚至这时连嫖资都省了!

暗无天日。

于是当小嫚听说有朝臣欲谏言立储,秦相却率先反对时,哪里还坐得住?她开始隐隐察觉皇后只怕会对儿子不利,绝不可能让她的儿子平安长大,继承大统。

宫廷果然是个磨砺人的所在,便是小嫚这样痴心妄想之人,经过两年锻造,也多少能省时度势,但她简单的头脑构造还不能洞悉想让儿子夭折之人其实不仅皇后,还包括天子。

依小嫚想来,儿子并非皇后亲出,但却是如假包换的龙子,天子这个亲爹,怎么也不会看着皇后杀子。

小嫚开始热切期盼着天子驾临宠幸,好吹枕头风,促成立储一事。

但她注定要失望了。

天子没这功夫,天子正在伤脑筋,立储之议一旦被人提出,便不会轻易平息,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事不简单,第一个怀疑之人固然是秦相,不过想到皇后已经坦诚不能有孕,提出要纳秦氏族中女儿入宫,便连皇后都转过脑子来,秦相又怎么可能做这蠢事?

那上谏的御史究竟是得了谁的指使?

察了一番,一无所获,天子倒也相信这御史是突然抽风,想要巴结秦相想疯了,才做出了这等愚蠢行径。

御史莫名其妙被降了职。

这下大家都明白了——天子并无立储之意。

一时间,只觉后位怕是难保,秦相危矣,只不明白秦相为何要反对立储,难道一早就看穿天子有废后之意,不敢逆上,生怕遭忌?

于是有些见风使舵的人便开始摇摆起来,默默疏远秦相。

天子当然不乐见这样的事,秦家地位动摇,于他争取大权在握不利。

是以,天子高调再纳秦氏女儿进了后宫,一来就封了个嫔位。

扑朔迷离,让一众朝臣摸不着头脑。

便是太后都觉诧异——难不成天子虽恶秦后,却依然舍不得秦相这门助益,想让秦氏本族女儿取代皇后?那也应当是秦相另外的孙女,怎么是个旁支?

总之天子若有这样的心思,岂非对将来三娘不利?太后实在认为,那母仪天下的位置最适合的还是她的“嫡亲”侄女。

太皇太后却是连连冷笑——看到这里,她算是明白了,天子明知皇后不能有孕,却不愿废后,当然不是因为儿女情长,无非是舍不得秦家罢了,打算的是用秦氏女儿之子代替嫡长。

那么这位嫡长绝不可能是皇后亲出!

☆、第七百零五章 你来我往,闹剧开锣

正月朝谏立储,到了二月,小嫚仍旧没有盼得圣宠,反而眼睁睁地瞧着新近入宫的秦嫔“万千宠爱”,能不焦心似焚?燎染得眼睛珠子都烫红起来,但太后把东西六宫治理得规规矩矩,小嫚纵使处心积虑,莫说去往乾明宫天子眼前展示存在,除了随众往坤仁宫问安,以她的品阶,便是御花园里都是闲逛不得,区区一个内宦,都有能力将她“请回”,从来没有与圣驾巧遇的机会,更别说秦嫔居住的钟粹宫,即使只隔着一道甬道两重宫墙,明知圣驾在那,小嫚也休想获准“问安”,她尝试了几回,不出意外的吃了闭门羹,反而让秦嫔将这个居心叵测的小小选侍惦记上了。

要说这秦嫔,与皇后甚至出了五服,往上数到高祖父才算堂兄弟,她的祖父一辈已是庶出,父为嫡,自己倒也是嫡女,可祖父便无职衔在身,到了父亲,因时时讨好着秦相,谋了个闲职在身,只能算不是白丁,家境是早就清寒下来,一朝贵为嫔位,秦嫔多少有些头重脚轻的感觉,又仗着天子宠爱,皇后撑腰,只认为足以在六宫横行无阻,往常见了邓妃、严妃二人都昂首挺胸,哪会把小嫚看在眼里——她当然不知皇长子是这位的肚子里出来的。

秦嫔收拾起人来,当然不会好比廖婕妤那般蛮直甩大耳刮子,她甚至不用自己出面,把小小选侍有心争宠之事到皇后耳边一说,小嫚便连“站班”的资格都被剥夺,皇后一声令下,小嫚便被禁足宫苑,这下彻底失去自由。

纵然皇后没有玺印在手,也无权打理宫务,但处理一个毫无靠山的选侍还是不在话下,太后也不理论,小嫚就这么被“关押”起来,只能求神告佛,期望着有朝一日天子能想起她来,虽说她被禁足,但这禁令于天子是无效的。

要说来,皇后在潜邸时还有几分倚重小嫚,靠着她给自己撑脸面,但及到入宫,皇后本是打算依然留小嫚在坤仁宫做个宫婢使唤,哪知却被天子给了选侍的品阶,正式成为后宫之一,即使品阶低微,皇后也像是被一耳光扇在脸上般难堪。

到底是有皇长子这一层,兼着小嫚从不敢在她面前放肆,皇后才能勉强容下,“情份”远不如当初。

更别说这时她被子若提点,已经下定决心放任长子夭折,及到那时,小嫚眼看是不能活命的,皇后更不会把她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