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神农药田(100)

作者: 阿迟 阅读记录

听了姚甜甜的问话,大壮懊恼得一拍脑袋,“你看我这记性,差点把先生交代的另一件大事给忘了。”

说着话,大壮扭头对这福生说,“先生临走前,特意的交代下来,说是明天的荞麦下种是大事,不能耽误了,让福生组织大家伙播种,不能耽误了农事,大家伙还指着荞麦吃饭呢。”

“我?”福生一下子睁大了眼睛,大声的说道,“这么大的事我怎么能主持的了呢?!先生还有什么特别的交代没有。”

大壮摸着自己的后脑勺认真地想了想,又补充道,“先生说福生历练了这点时间,肯定能把这件事情做好的。他还说让鹏飞和甜妞参照书简上的记载帮着你点,让我完全听从你的指挥。”

“就这些了?”福生问。

“就这些了!我都全权听你指挥了,你还想要怎么样?”大壮有些不耐烦了,愤愤地说。

“那先生没说,这个播种荞麦需要注意些什么?”福生不死心的继续问道。

“没说。”大壮翻了个白眼,“先生要是什么都说了,还要你主持啥啊,大家伙自己种上不就可以了嘛!”

“好吧,”福生终于死了心,扭头对还在翻看竹简的杨鹏飞问道,“鹏飞,你找到了如何播种荞麦的相关记载了么?”

“有的,有的,”杨鹏飞应声道,“先生已经把有关荞麦的书简挑到了外面,我手里的这本上就有记载。”

“怎么说?”福生一抬腿向前迈了一步,紧盯着问道。

杨鹏飞装模作样的清了清喉咙,摇头晃脑的吟道:“凡荞麦。三月耕。经三十五日。草烂得转并种,耕三遍。立秋前后皆十日内种之。假如耕地三遍,即三重着子。下两重子黑,上头一重子白,皆是白汁,满似如浓,即须收刈之。但对梢相答铺之。其白者日渐尽变为黑,如此乃为得所。若待上头总黑,半已下黑子尽落矣。”

杨鹏飞和福生看书的时候,姚甜甜也没有闲着,早在大壮说出了叔叔对于播种荞麦的安排之后。她揪着的心就放下了大半,叔叔还这么记挂着种植荞麦,并且仔细的叮嘱了他们几个人的分工。这么看来,他就不是匆忙离开的,或许他这次出去一趟,就能把事情安排妥当,回来后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杨家屯还是他们叔侄二人和乐安然的杨家屯,是他们平静幸福的家。

有了这一层认知,姚甜甜就开始转了心思。她知道古代对于荞麦见得少,即使有记载也是只言片语的,哪里有现代农业知识全面啊。与其和他们一起翻找书简,还不如去看看万能的百度百科。

姚甜甜心思知识这么一转,她的眼前就出现了一个清晰的液晶显示屏,上面正打开的网页,入目就是一张绿油油的原野图,星星点点的紫色的荞麦花字点缀在一片绿海之中,真是她想要寻找的荞麦的百度百科页面。

看着眼前简洁清爽的页面,姚甜甜很快跳过了一些科属、别名、外观、习性等一些基础介绍性文字,目光跳到了百科的目录上:荞麦总述、食林广记、植物概述、形态特征、栽培历史、生产意义、营养价值、生长条件、现代栽培技术、食疗价值。

嗯,就是这个现代栽培技术了!姚甜甜心头一喜,心随意动,她的目光就仿佛是一个看不到的鼠标,把页面往下滚动,滚动,再滚动,终于到了现代栽培技术那一个项的具体描述。

哇,还真详尽啊,虽然百度搜索因为有很多非技术原因的经济利益因素干预,搜索出来的结果经常是一些做广告的垃圾内容,但是这个百度百科真心做的不错哪,瞧瞧,说的多么详尽啊。

从选种开始,到选茬整地、施肥,再到合理密植、播种,最后是田间管理的一系列叙述。姚甜甜认真地阅读着,尤其是播种这一部分,姚甜甜看的格外用心,她一面看,一面暗自比较着杨家屯的具体情况。

适时播种这一项不用在考虑了,虽然杨海富给每家每户送了一些粮食,但是那也就够大家吃半个多月的,即使大家掺上了野菜一起吃,最多也就可以再支撑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一茬的荞麦是必须要尽快地播种下去,在这一点上没有选择的余地。

播种的时间不用选了,下面就是种子的处理了,晒种、选种、温汤浸泡、药剂拌种。这些都是在现代经过验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荞麦种子是他们不久前刚刚从山上收下去的,已经经过了高温的筛种这一步骤,这样特殊的方法选种也不用再专门去做了选种了。

可是,现在是在异时空的古代乡村,一些条件不具备,现代化的工具和药剂这里是没有的,药剂浸种做不到,而这个时代的农业害虫也还没那么多,药剂这一步骤也可以省去了。

现在,他们能做的也就是提前温汤浸种了,这种方法有提高种子发芽力的作用,用三十五到四十度的温水浸泡十到十五分钟,效果最良好,还能使荞麦提早成熟呢。

不错,这是一个最可行,最有效的方法了。姚甜甜看完了选种子那一部分的内容,她又在百科上提供的几种播种方法中,仔细衡量了一番选择了符合杨家屯现状的撒播方式。

081 杨家屯上下种田忙

姚甜甜看罢资料,心中有了谱。而福生和鹏飞还在翻着竹简上星星点点的纪录,讨论着该如何播种呢。

“古籍上记载说是最好立秋前后播种,咱们季节上不合适啊?”

“不对,刚才那册书简上不是说三月始播么?”

“这有些矛盾啊……”

“是啊……”

福生和鹏飞讨论了半天,没有讨论出个所以然来,二人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了姚甜甜,“甜妞认为呢?先生说让你也帮衬着想办法、拿主意来着。”

姚甜甜已经看妥了资料,当然不怕他们的询问,她微微一笑,“书简上记载本就没错,因为荞麦可以秋播,也可以春播的。”

“哦?在哪本书上记载的?”鹏飞把手里的一册书简放下,大有只要姚甜甜一说出来,马上就要翻找的架势。

现在是成堆的书简不是原本的线装书,哪是想找就找得到的,姚甜甜淡定的撇了一眼小山一样高的书简,敷衍道,“这是我前几天听到叔叔说去的,至于是哪本书上记载得,我就不晓得了。那天,叔叔不但找到了荞麦春播的记载,还说下种前要把种子先用温水浸泡一下,今天我们就把种子泡上一刻钟,然后晾衣晚上,明天就可以下种了。”

见姚甜甜说的这么笃定,步骤又这么详细,福生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若有所悟的说道,“怪不得先生能这么放心的把下种的大事交给我们几个呢,原来是他早就交待过了的。既然这样,咱们就快点动手烧水吧。”

福生说着,一转身,就要出门行动去。

“慢着,”杨鹏飞没有动,他缩紧了眉头,自言自语的嘟囔说,“先生的藏书我基本上都读过的,甜甜说的这种详尽的记载,我怎么一点印象也没有呢,到底在哪册竹简上呢?”说着话,杨鹏飞蹲下了身子,想一册册的挨着翻找那顿书简。

上一篇:念春归 下一篇:无毒不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