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妾无良(387)

作者: 古锦 阅读记录

并且她在宫里时也没有怎么帮扶上人家什么,如今谁天天惦记着她去。

就象现在,如果她仍在宫里呆着,生活富足安闲,也不用旁人替她多操那么些心。就算她在后宫里决定不了什么,但至少内里有个什么重大消息之类的,她可以及时给娘家透个信也好啊。

但她偏要远离皇宫苦哈哈去观里清修去。

对娘家人来说,真是一点儿用也没有了。谁要多搭理她。

武梁那时候正在胶州忙着呢吧,不知道惠太妃给张展仪帮过手,不知道张展仪曾在昭明寺住过那么久。

寺里的姑子们大概也不会有相关联想,也没有人提起她,所以武梁也没有那么大的脑洞,把昭明寺遇黑衣人这事儿往张展仪身上想想。

但程向腾却是知道的,听说武梁这里出了事儿,就提起张展仪来。

这事儿当然他们不会张扬出去,说报官什么的,也就唬人玩玩而已。但别人既然做了这事儿,就总想看到后果了。

于是就有人要出面张扬。

那位黑衣人不是带走了武梁的中衣嘛,结果很快市井便有些流言,是关于那身中衣的分析的。哪儿的布,什么样的款式什么样的针线,什么样的绣工……

一件旧衣裳竟然有颇多可讲究之处,总之就样样分析结果就拐带话意指向武梁就对了。

那衣裳是芦花做的,内里穿嘛,武梁就没让她绣什么花,但在边角的地方,这丫头还是给绣了几朵花骨朵。

武梁是干什么的,她就卖成衣啊,还没从昭明寺出来,芦花就操心着回去多做几套,放到成衣店卖去了。

是她的绣工又怎么样,外间大街上多的是相类的,谁敢说是我们姑娘身上穿过的?

再说程向腾亲自来接的人,怎么说呢,做为非官方的她男人,人家侯爷不介意这人有没有被看光啥的,要你们旁人去唧歪着败坏人名声,有用么?找死么?

所以对武梁没啥影响,从心理上到实际上。但程向腾却顺藤摸瓜,根据那些流言很快就找出来了幕后的始作俑者。

——能用江湖上最下三癞的迷药作案,手段能高明到哪儿去?程向腾甚至连药从哪儿买的,都查出来了。

怎么审法就不必细说了,总归不会是送他糖吃,只怕是他此生都吃不了粮了。

而结果却让武梁大跌眼镜:正是张展仪设的套找的人,另外她用每月固定给惠太妃生活费用做报酬,让惠太妃那边做帮手。

这女人当初脸上油皮都被抽错了位,一张脸都没法看了。太后又不允她再在京城露面,这才急忙找了个外地汉子嫁走了。

只怕走时,心里也是极恨的吧。

但是,那时候她远在胶东啊胶东啊,到底是怎样的心路历程,让这女人把这恨转嫁到了她的头上呢?

这都什么事儿啊。

她瞪向程向腾。他给她招来的祸事,不用说。这位做了皮条客之后,本来也不好意思了下,这么些天没有露脸了,如今仗着有事发生,又这么堂而皇之出没了。

尼妹的。

不过堂堂侯爷,用起来就是好使啊。

程向腾让武梁佩服的是,关于这件事,从接她下山到后来,男人一直没有问过她相关细节。当然,他可能问过芦花了吧,也刑询问过当事人了吧。但一直不找她对对口什么的,也算他定力够啊。

武梁自己还问过他,“你怎么不问问事情经过啊?”

程向腾说,“不好的事不要去回想了。”

……那好吧。

程向腾说,他知道是张展仪后,还小小松了一口气。他说好在武梁没有真的出事儿,好在是一个不相干的女人作怪,而不是他在意的那些人中的谁。处置起来,简单直接多了,也让人省心多了。

其实武梁也有同感。张展仪算哪儿蹦出来的跳蚤啊?

这事竟然不是燕姨娘绝地的反击,为自己儿子打冲锋?竟然不是程家大房的阴谋,为久侯的爵位做铺垫?竟然是这么莫名其妙的一个人,为莫名其妙的一种情结?

——那女人说她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看看,看看程侯爷到底能有多痴情,看看武梁也被别的男人玩弄过后,男人还能不能继续痴情。

她想证明她不是输给她,只是输在先嫁过人了。

至于跟武梁何怨何仇去祸害她,张展仪说,那是她应得的……

武梁觉得奇冤啊,对张展仪真是,千言万语一句话,滚粗尼马巴……

之后此生,武梁再没听到过关于张展仪的任何片言只语。但她很确定,程向腾没有对她下手。因为程向腾说,他不愿意去沾染这么个女人,包括她的血。

武梁想,也许这女人就是活得不耐烦了,想死在男人手上,让他一直记得她?

但最后,程向腾只是对唐端谨说,“那个姓张的女人,差点害了五姨娘……”

这件事儿便这么完了。

至于那个黑衣人,程向腾说,那已经是个杂碎了……

而对于惠太妃,武梁没让人惊动她。她想自己来。

第176章 。惠太妃

武梁这段时间一直在京城里和近郊做善事,或者说是裕亲王一直在做善事。

修了几座桥铺了几段路,还修了河堤防洪,建了道观求雨……裕亲王做善事儿也上瘾啊,干得风生水起的。

而燕家村这边,村民们的积极性也无比的高啊,得了信儿之后当下撂了饭碗就可以马上上工干活了,并且纷纷表示,咱自带干粮啊,各种不给组织找麻烦啊。

那边由里正统计规划了一下,按户为单位,每户三间青砖瓦房一个小院。人多不够住?自己在院里再搭茅草屋吧,不计划生育咱不管啊。

——听说有三十多户找里正表示已经分家单过了,想多要个单门独户的院子的。

里正说快别唧歪了,免费的东西谁不想多要,可你不怕贪多的结果是鸡飞蛋打一个院儿也落不着吗?

得罪了善人很可能不只你家,全村儿都要不着了,你想被村里人打死吗?

反正全村总动员建房子,大家无比的团结。银子到位后,速度那个快啊,大家干劲儿十足,加班加点,只怕盖慢了,后面就不让盖了似的。

全村一百七十二户人家,包括有钱的村长家等,户户不落空,人人有瓦房。

一时间燕家村走俏相亲市场,多家村的闺女都上赶着想嫁进来住住新瓦房啊。

当然旁的村儿暂时就没有这福利了,完全无差别待遇怎么能显得燕家村于姜十一的特殊之处呢?不过以后还是有机会的嘛。

但是,修水渠这事儿,却尽量的村村有份,按着地势一路地修下去。按着十里八乡的规模开展起来的,还有建学堂这事儿,大村儿一村儿一个,小的村按着距离远近三五个村凑一个。

至于老师嘛,燕南越和姜十一,都是刚下过场的新科,下一轮再下场时间还早。正好也别急着死读书了,都去学堂里教小娃娃去吧。

上一篇:明媚庶女 下一篇:念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