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妾无良(335)

作者: 古锦 阅读记录

还债有时候是挺麻烦,但更多时候,还就是干净利落的事儿。

武梁进门,就听到有人在大堂里嚷嚷,说你们老板既然捎了信儿说好今天到,等到现在不见人,当咱们爷很闲是不是。还不上钱,说这店早晚是我们二爷的,惹恼了二爷可直接开砸算了。

武梁:这里的桌椅板凳都贵着呢,你上次就砸过赔过,你知道的呀。要不你砸也行,把欠款收据还我,你就照着两万两砸,砸完了咱两清,没砸完咱多退少补。

武梁回来了,金掌柜有了主心骨。之前跟唐端慎对嘴,那是开启的唐家兄弟消息最灵通,第一个就上门讨债来了。这必须的,若被银庄抢了先收走了酒楼,那他们怎么办,把这女人拿去卖银子吗?

唐老大说唐家有事急需周转,所以这银子必须得还,话说得客气,但姿态强硬,把契书借据拍在桌上。

武梁表示很为难。半路抽调资金什么的,很不人性呢。

于是唐家兄弟一个表示不要利息了,一个表示不要分红了,就这么借几个月讨回本金算了。

当然,如若不然,即刻卷铺盖滚蛋。酒楼就易主了。

武梁稍微据理力争了下,然后在人家动三昧真火前认怂,苦着脸收回欠条,毁了签约,还人银子,两清。

张展仪来得也不慢,并且看得出来真是吓得不轻。她投了那么多银子在这里呀,乖乖的,武梁若破产了,程侯爷会替她还债么?

担心中还不忘想扒点儿什么,追着武梁问她借那么多债用做什么去了。

武梁哪肯理她,表示银子去向是商业机密,跟她说不着。还生气说既然投资给她就要信任她,要不然合作还有什么意思。

最后张展仪也是要了本金,时间不够一年,分红是没有的。

倒是邓夫人存得住气,还是武梁主动找上她的。

武梁说钱庄那边已经答应她一年后才还钱了,如今她手里的银子正好够还她的。问她是继续合作还是收回资本。

一个酒楼而已,欠她四万两没还,还有钱庄七万两没着落,一年后能还得起?做什么生意那么赚?

如果钱庄改了主意,分分钟收回酒楼,那她就只能指望武梁新开的店了。做生意不肯稳扎稳打,有一家店赚钱而已,就敢去外面接连的开,能家家稳赚不赔么?

邓夫人觉得武梁做生意不过如此,成兮酒楼能赚钱绝对是沾了男人的光。

总之没办法愉快的合作了,还是退吧。

当然金掌柜出面借来的七万两,武梁也一并还回去。

都是好人啊,银子借给她用,没有一人收她利息要她分红啊。

你们都是活雷锋。

——从此无债一身轻啊!

第157章 。作死

定北侯府的后宅儿,一直不缺热闹。

小唐氏致庄苑独居,闲来无事,开始作死。

比如把小女儿程婉捏捏掐掐让她哭闹不止,比如故意给她吃凉的穿少点让这小姑娘小病小灾不断,比如故意照应不当让她磕着摔着头上起包屁股带青……每每以此把程向腾召唤进她的院子。

——武梁后来知道这事儿,她就呵呵了。唐家的女人们似乎都会这一招,当年程熙遭受过的,如今变本加厉被这变态女人用在自己亲生孩子身上了。

程向腾大约也想不到,女人的心理会这么扭曲,会对她生死线上挣扎嚎叫生出来的亲儿下这样的手。

但就算如此,类似的事反复发生,没多久程向腾就恼了。说小唐氏既然不会照看,就把人交给有经验的嬷嬷看顾好些。

把程婉给抱走了,再也没有送回来。

小唐氏傻了。

于是开始新一轮的哭哭涕涕,外加赌咒发誓。

说程嫣那事儿她真不知情,都是下人歹毒诱导。

说她真的用心在看顾程婉,但这丫头多病多灾,外表看着壮实际里子虚,肯定是她怀孕时候被燕姨娘天天儿的鬼哭狼叫给吓着了才致如此。

——既给人家病儿比弱,还顺便给燕姨娘上点儿眼药,什么盘算都打好了。

把燕姨娘气得,在佛前拜拜了三天不起,求菩萨保佑让小唐氏母女去死不要投生。

这边小唐氏见哭闹不奏效,于是开始刚烈了。那天好不容易在去看女儿的路上拦住了程向腾,哭诉抗辩诉衷情什么都用上了,发现无效后便要以死明志,飞身就扑向了假山石。

不说小唐氏身边跟着的人是不是眼疾手快了,只程向腾那身手,能在眼前让她撞上了?于是皮儿都没蹭破一块儿,就被人揪着衣领拎回来了。

然后,程向腾把人扔给粗壮嬷嬷看护,然后一辆马车把小唐氏给送回唐家去了。

寻死觅活的女人,咱们程家不敢留呀,真就这么死在程家没法给你们唐家交待啊。

并且,既然她在府里哭闹不止千般委屈,咱们干脆把话说清楚好了。

于是往事被翻捡出来。

程向腾也没有揪太多乌糟事儿来说,只提了小唐氏和燕姨娘之间的几次对决。

很早的时候,给姨娘们院里埋药避孕。(当然这事儿其实是大唐氏干的,不过程向腾认为是小唐氏,那就是小唐氏,毕竟哪个庙里没有屈死鬼啊。)。

再有就是当众污燕姨娘与人有私,败坏姨娘名声,也败坏他程向腾以及程府的名声。

还有就是最近,燕姨娘早产这事儿。这事儿过去时间不久,大家印象深刻,燕姨娘那时候要死要活闹了那么久,唐家也不会不知道。

单是主母和一个姨娘闹腾也就罢了,闹死个姨娘都不碍的。但这事儿吧,它都不那么单纯。

前者牵扯到让人子嗣稀少,甚至是绝人子嗣的大事儿。

中者事关程向腾头上帽子颜色儿以及程府满府的名声。

后者最严重,直接影响两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成早产弱儿,一个名声被败坏怠尽,很可能成为永远的污点与阴影。

埋药之事还只是推测,因为那法子是宫中贵人们用过的,后来被严令不可外传,可不是寻常人家能知道的。除了他们唐家这种不寻常人家。

而后面两项指责,那都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了。

小唐氏原本还侥幸,比如燕姨娘早产一事,她以为程向腾手无实据。没想到他一应细节都清楚明白。

小唐氏彻底傻了。

当然那是在唐家,小唐氏的主场,帮手众多,对程向腾七哄八劝,对小唐氏有人教导有人圆场,各种帮腔。

于是小唐氏反应过来后就一味的喊冤不止,不管那些事有没有证据,统统一概咬死不认,只哭喊着自己是被人陷害,自己堂堂侯爷正妻,没必要和那贱人过不去。

唐家自然偏帮偏信。说咱家闺女在咱家时可是好好的,怎么到了你程家就变得这么不可理喻了呢?再说既然咱家闺女不认,那肯定另有缘由,那些贱人狡诈,故布疑阵诬赖好人最是常用手段。

总之侯爷不能把过错都算在咱家姑娘头上。

上一篇:明媚庶女 下一篇:念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