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妾无良(310)

作者: 古锦 阅读记录

是的,姑姑不需要他,凭什么一定会和他一家,凭什么要供他花用银子呢。他什么用都没有,什么忙都帮不上。

他能做的,就是省吃俭用,不浪费银子,少给姑姑增加负担,这样,姑姑便会少嫌弃他一点儿吧。

于是武梁看到的姜十一,便成了这样一副样子:小伙子又长高了不少,越发瘦挑得很了。穿一身灰扑扑很耐脏的棉衣裤,但也明显已经很脏了,棉衣袖口已经磨得有点发亮了,胳膊肘的位置还有一个划破的口子,用针缝补成一个明显的丁字。

他人很拘谨的站在那里,背着个蓝布小包裹,朝着武梁恭恭敬敬的鞠躬行礼,说话时也总是低耷着脑袋,视线落在面前地上。

武梁瞧着,直觉得哎哟喂,罪过呀,本来多聪明可爱一孩子呀,怎么给人养成个小可怜虫模样来了。

武梁打量着他的衣裳,问他,“给你留的银子够不够用?”这衣裳平时穿穿没问题的,但农村人赶集都是大事儿,要找件体面的好衣裳穿上的,这进京当然也算得上要隆重对待的大事儿了吧,就这么穿破衣裳来了?并且也要穿这种衣裳过年吗?

姜十一连连点头,“够用,够用,一年八两银子,我哪里用得完,我还有剩呢,姑姑别给我这么多了……”

“那你还有比你身上这棉衣好点儿的衣裳么?”

“这件就是去年冬上新做的,才穿了一年多。”他用手摸摸那丁字疤,一脸自责,“是我太不小心,把好好的衣裳划破了。”说着又加一句,“不过暖和得很,多谢姑姑。”

也就是说,没有更好的衣裳了。

十一的花用都是燕南越在安排的,生活费和零用分月给十一,每季两套替换衣裳,这活儿是交给燕南越他娘燕三娘帮着做的。燕三娘和闺女燕巧儿来得比姜十一还早些,本来在成衣店那边帮手。她早说过十一节俭得很,不肯多要衣裳,说长个儿呢做了也是浪费。吃饭也是多吃粗粮馒头,细米白面是舍不得碰的……

武梁知道他节俭,原想着乡里的孩子,本也不兴瞎摆谱的,吃饱穿暖就满足了,好养得很。却没想到是节俭到了这么一副缺衣少穿营养不良的样子了。

武梁说让人带他去成衣店看看有没有现成合穿的,若没有就让人赶着做两件出来过年穿,十一百般推辞不肯。

武梁道:“你知道吗,那成衣店是我和人合伙开的,是自家的生意。你看我这卖衣裳的呢,却让你穿破旧的衣裳,别人会怎么说我?”

姜十一呆呆的,“那……那……”

他不知道说什么好,连穿破旧衣裳原来也是不对的啊?

“可是,我什么忙都帮不上,倒尽浪费姑姑的银子。”十一低着头,很窘羞的样子。

“是呢。”武梁点点头,一副懊恼状,“哎呀,你说,我能到燕家村落户,其实也能到别处落户的,当初真该找个富足的没有负担的人家嘛。”

姜十一越发呆。他知道姑姑现在是在开玩笑,但会不会她是真的这么想过呢?他知道如果姑姑想这么做,现在重新去更改户籍的话,她一定也做得到的。

“那个……姑姑……”十一硬着头皮开口道,“我临走前,先生说帮我取个字,叫铭恩。姑姑觉得可好?”

说话间仍是微垂着头,却悄悄抬眼打量武梁的神色。

“明恩?有什么说头吗?”

“铭恩,铭记恩情的意思。以时时提醒我将姑姑的恩情铭记在心,永世不忘!姑姑,我知道你落户咱们家委屈你了,我一定不会忘记你的恩情的。”

“不忘记,然后呢?”

“然后……”十一有些语塞,以前对爷爷,他努力干活就好,那就是报答。但是现在对姑姑呢,不忘记恩情,可他能做什么?将来给她买好吃的东西和漂亮的衣服吗?姑姑自己就有这么大的酒楼和成衣店呢。并且他将来能不能做到,谁知道呢。

十一低下头不吭声,脚尖儿一下一下的磨着地。

“再说既然你不会忘记,还需要叫在口中时时提醒吗?”武梁又问道。

“我……,那姑姑相信我么?”

“你若还象现在这样跟我生分,把自己当外人,我就不相信你了。”武梁道。

“姑姑?”

“十一,我知道你是个心思正的孩子。但是,我不喜你把心思用在这上头。我跟你说过了,你只需安心读书,以后让自己有能力安身立命就好了。并且我相信亲情也好恩情也罢,人和人之间只要有感情,都是会由心而发自然流露的,不需要刻意便都会懂。需要一直挂在嘴上说的,总归是流于表面,落了下乘,你说是不是?”

“噢。”姜十一闷闷地应道。

“我供你读书,不过是我们有缘,而我又正好有能力供你,并不是我就多高尚无私,也不是指着你的报答。如果因此成了你的压力和负担,那就适得其反了,知道不知道?”

十一抬起头来,还是观察着武梁的神色,规规矩矩道:“我知道了,姑姑……”

“你是读书人,如果叫明章啊明文啊之类的,提醒自己上进不是更好?将来争取做个进士,做个名士,也不枉自己辛苦用功一场。”

“我知道了姑姑。”十一又是这一句,这次语调却高多了。

他本来一直觉得姑姑不亲他,家都不愿意回。现在觉得又不是,姑姑连报恩都不用,只想让他自己长本事,以后自己能顾着自己。

“不过么,该报答还是要报答啊,怎么报答都不过份,我可等着呢。”武梁笑道。

“我知道了姑姑!”姜十一也笑起来,这次就有些欢快的意思了。“不过么姑姑,我还是叫铭恩吧,这字可是爷爷早就给我取好的,说等我能下场了就可以用了。”

所以,铭的是老秀才的恩呢。“所以,你小子,刚才说是夫子给取的字,原来是哄我?”

姜十一笑得很淘气。

后来武梁也没隐瞒,详详细细给十一讲了她和程家以及唐家的微妙关系,也说明了是唐家给他介绍的书院,让他心里有数,也有个防备。万一有人欺负他冤枉他,或者夫子使坏什么的,咱不能任由他们黑人。

“望山书院虽然是京城目前最好的书院,但如果你在那里过得不开心,咱们就另做选择。”

她还担心十一想不开呢,没想到十一听了很高兴。姑姑跟他讲的他不是完全明白,但他听出来了,姑姑在这京城里生活,里面也有很多无耐。并且他终于还有点儿小用处了,这让他非常的开心。

“姑姑,我知道,你是把我当自家人了才讲这些的对吧。”

“那当然,我可是随了你的姓呢,你可是家里的顶梁柱啊,不把你当自家人却找谁去?”

姜十一笑嘻嘻的,一边从包裹里取出一个小牌牌来摆着。武梁一看,竟然是老秀才的牌位,竟然随身带来了,嘿。

后来姜十一到底随意自在了许多,跑到店里跟在小二后面忙前忙后的,遇到什么不明白的,也知道开口问人,不象从前那样带着无所适从的小心翼翼了。

上一篇:明媚庶女 下一篇:念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