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弃妇重生:嫡女斗宅门(331)

作者: 雅戈 阅读记录

苏绛唇的话,屋里头的丫鬟都听到了,可屋外的小丫鬟却不清楚,其中一个跑着去找大夫,恰恰撞上了苏锦。苏锦听说自己刚娶回来的夫人病了,哪有不焦急的道理,立马三步并作两步赶回屋子里。却不曾想,一进屋子,就见到苏绛唇正在整理描金彩绘牡丹富贵盘上折叠好的衣衫。苏锦急切问道:“身子不舒服吗?哪里不舒服?”说着,大掌就抚上了苏绛唇的额头。

偏偏苏绛唇一见到他的手掌触摸到自己的肌肤,身体不由自主起了反应,脑子里也闪过那些零碎的片段。想到那些缠绵,苏绛唇的脸腾地一红,比那晚霞还要灿烂几分。

苏锦刚刚摸了一下,并没有发烧,可见苏绛唇的脸上不正常的潮红,越发担忧了,道:“你怎么样了?要不要请大夫过来看看?”

苏绛唇横了他一眼,微恼道:“呆子!”

苏锦听了此话,稍微一思索,就明白是怎么回事,立即讪讪笑了笑。

苏绛唇拿眼打量苏锦,见他今日穿着一件大红色绣喜鹊登梅盘金绣圆领袍子,这一身倒也合适,瞧着喜庆,也能配合新郎官的身份。于是,她就对苏锦道:“时辰也差不离了,我们还是早点过去敬茶。”横竖时辰都迟了,她就算埋怨苏锦没有及时唤醒她,也不能在此刻给丈夫摆脸色,免得自己最好的一个靠山也得罪了。

苏锦牵着她的手道:“你放心吧,我娘的性子,我最清楚,最是温和不过的人。”

苏绛唇听了这话,心底冒起了一股恶寒,这温和二字,听着是顺耳,可里头的学问可大了。有些夫人在外都是一副慈菩萨的模样,内里的恶毒,只怕想也想不到。还有的人,就是天生的老好人,什么事情都是唯唯诺诺,胆小怕事。可这镇远侯府是什么地方?若不是有个能干的主母,这侯府的大大小小事务怎么办?

苏锦哪里晓得苏绛唇心底的想法,牵着她出了东间,来到了明间。明间早就站着四个丫鬟,环肥燕瘦,各有千秋。苏绛唇猜测,这几个定是苏锦的贴身丫鬟,看着姿色还不错。想到此处,苏绛唇忍不住怀疑,苏锦之所以那么老练,该不会和这些丫鬟?想到这里,苏绛唇又暗暗唾弃自己,怎么遇事都往那方面想?苏锦是什么样的人,难道自己不晓得吗?

苏锦牵着苏绛唇的手慢慢走到花厅,那些在花厅候着的奴婢们,老远就看到他们夫妻俩,早就进屋报信了。

苏绛唇几次想挣开苏锦的手都没有成功,而让苏绛唇最为恼火的,就是那些仆妇的眼睛,好像是蜜蜂见了花一眼,盯着自己不放。苏绛唇实在是想不通,侯府的规矩,到底是怎么定的?下人不像下人,倒像是看热闹的路人。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穿着青色撒花褙子的婆子上前道:“侯爷,太夫人等你许久了。”

苏绛唇听到此言,脸上火辣辣的,这分明是嫌弃自己来迟了,想必太夫人恼了,才寻了这么一个法子来给自己脸子瞧。

雅戈前一日上班太累了,今天白天要休息半日,所以,大家想看下面的文,还是等晚上来吧。雅戈今日还是五更,希望有月票的亲,看着五更的份上,给雅戈月票,谢谢亲。先送上一更!

第454章 敬茶

苏锦的眉头微微一皱,望向了婆子的目光就带着一丝不善,那婆子身子一缩,垂下头不敢直视苏锦。

苏锦淡淡开口道:“这是孙嬷嬷,我母亲跟前的旧人。”

“孙嬷嬷早。”说着,苏绛唇就冲后头的紫玉使了一个眼色,紫玉上前,递给孙嬷嬷一个大红盘金绣如意纹荷包,里头装着一个金裸子。苏绛唇见那孙嬷嬷接了荷包,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却没有谢赏,心底闪过一丝诧异。回头望着苏锦,见他用眼神安抚着自己,似乎要自己别放在心中,苏绛唇就将这件事情丢开,既然嫁进来了,这府里头的事情,也不是一时半刻的就能清楚的,于是对苏锦道:“别让母亲久等了。”

苏锦嗯了一声,然后继续往前走。

一进了花厅,苏绛唇扫了一眼,就见到花厅上首坐着一个妇人,那妇人年纪大约三四十,略圆的脸庞,一双黑眸熠熠有神,身上穿着一件大红色绣万字不断头纹褙子,配着一条绯红色的绣卍字纹的马面裙,手中戴着一对碧玉镯子。

见到苏锦进来了,急忙起身道:“我的儿,你为什么不多歇歇?守着那点子的规矩做什么?左不过吃一杯茶,早一点迟一点,又有什么打紧。”

苏绛唇在一旁听了,微微一怔,有点不大明白苏锦的母亲意图是什么?若是给自己一个下马威,不像,若是说心疼儿子,苏绛唇又不明白了,敬一杯茶,又有什么好辛苦的。就在这个时候,苏太夫人转脸望着她,道:“你就是绛唇吧。日后都是一家子的,千万别拘束,就当这个家,是你自幼长大的家。”

苏绛唇听了此话,笑笑道:“绛唇嫁进来,就是苏家的人。以后,自然是夫家为先。”这句话不软不硬,却说明了自己的立场。

苏太夫人闻言,脸上露出一朵灿烂的笑容,道:“我真真好福气,娶到如此贤德的媳妇。”

苏绛唇的眼里闪过一丝诧异,这苏太夫人实在是太出人意料的。兴许苏锦也察觉到苏绛唇的疑惑,就对着苏太夫人道:“娘,我们还是先敬茶。”

苏太夫人这才想起了这么一回事,赶紧肃着一张脸,做回了自己的位置。苏锦牵着苏绛唇走到她的跟前,就有两个丫鬟拿着大红绣福禄寿绫面蒲团放在了苏锦和苏绛唇的跟前。

苏绛唇见这两个丫鬟看了自己几眼,才施施然退下去,让苏绛唇的心底升起了一抹恼火。镇远侯府的丫鬟,怎的如此不懂规矩?

再望向了自己的婆婆,像是没有看见似的,苏绛唇就有点不明白,这就是她的下马威吗?不过,此时也不是和婆婆较劲的时候,她跪下来,跟着苏锦端过一杯茶,举着递到了太夫人跟前。

太夫人吃了一口苏锦的茶,给了苏锦一个大红封,然后道:“以后振兴镇远侯府就靠你了,你须谨记,镇远侯府是以忠义传家的。”

苏锦点点头,道:“孩儿谨遵母亲的教诲。”

苏太夫人又拿起苏绛唇的那一杯茶,也跟着饮了一口,然后对苏绛唇道:“以后,家里头的事务都辛苦你了。”

苏绛唇听了这话,望向了苏锦,苏锦冲着她一笑,然后示意她说话。苏绛唇立即答话道:“儿媳谨遵母亲的教诲。”

苏太夫人也给了苏绛唇一个大赏封。苏绛唇这才开口道:“儿媳在家里做了一点针线,还请母亲笑纳。”敬茶的那一日,作为儿媳妇是要送婆婆几件衣衫,一来,就是让婆婆看自己针线功夫,二来,就是像婆婆表示,以后儿媳妇就是婆婆身上穿的衣衫一样,知冷知热。三来,这衣衫穿出去了,若是得了别人的赞扬,既是婆婆的体面,也是儿媳妇的体面。

上一篇:庶女狂后 下一篇:宠婚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