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弃妇重生:嫡女斗宅门(150)

作者: 雅戈 阅读记录

屋子里剩下一片静悄悄的,老太太最后才对来客道:“这事,容我好好思量。陈嬷嬷,好好招待贵客。”

然后,赵婉婉就听到门开的声音,她立即闪身,躲到一边的花丛里,等到人都走光了,她才从花丛里冒出头。

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赵婉婉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看来,刚才这些人是冲着隔壁的苏家来的,自己要不要过去报信?若是报信了,苏家的人能信自己几分?再转念一想,赵婉婉就断了去报信的心思,苏家的人,对自己从来都没有什么好眼色,自己何必眼巴巴的贴上去,招人怨恨呢?——

苏府里,苏锐一回到宋氏的屋子里,就挥手让丫鬟婆子都退下了,屋子里只剩下了他们两夫妻,宋氏猜到苏锐有话和自己说,就端了一杯热茶道:“老爷,请喝茶。”

苏锐对宋氏道:“你也别站着,坐下来和我说几句话吧。”

宋氏闻言,目光微微一闪,这样看来,苏锐的心情还是不错的。于是她坐下来道:“老爷,你是不是遇到什么烦心事?”

听到宋氏这么一问,苏锐将茶盅往桌面上重重一放,然后带着几分怒气道:“说到这个,今日可真把我气得半死。”

宋氏听了这话头,心里却不紧张,雨声大,雷点小,这是苏锐一贯的脾气,于是她轻声细语道:“老爷有什么话,但凡直说。妾身若是能帮着出个主意,也好分担老爷的负担。”

苏锐这才缓了一口气道:“子俊这些日子,是不是老往外头跑?”

第229章 本性毕露

宋氏有点不明就里,怎么扯到宋子俊身上?于是她大着胆子问道:“可是他有什么不妥?”

“哼。”苏锐冷哼一声,“他不是说,宋府人多嘴杂,读书不方便,就借咱们的府邸念书么?可他倒好,就刚来几日还热乎,这些日子,你可瞧到他捧书苦读?”

宋氏沉默了,的确,宋子俊这些日子,根本没有用心苦读,自己做姑母的,劝谏几句,能听就好,不能听,难道还出面教训不成?他上有祖母,下有父母,要教训,也轮不到自己这边,于是宋氏婉转一笑道:“这孩子,心还野着呢。”

苏锐一听,冷冷道:“妇人之见。如今秋闱就要到了,他倒好,不好好在家里用功苦读,居然跑去外头,学起那些风流才子到处眠花宿柳的。我这个做姑丈的,都为他感到丢脸。”

宋氏听了,脸色也沉了下来,宋子俊,小小年纪什么不学,居然学起这些东西来?于是她道:“老爷是不是听差了,我听小厮说,他可是出去和几个好友论诗文。”

“这事情,是我亲眼所见,还能差到哪里去?”苏锐指着自己的眼睛道:“我还没有老眼昏花到那种地步。”

宋氏知道苏锐有应酬,经常和一些商户去青楼,这么说来,苏锐遇到宋子俊是在青楼里头?宋氏的心越发的沉重了,他的年纪才这么小,家里还没有娶妻子,就这么明目张胆在青楼里鬼混,好人家的儿女几个愿意嫁给他?宋氏又想到前些日子,她还想着把女儿嫁过去,如今看来,实在是不明智。于是她安抚苏锐道:“我们这些做亲戚的,该说的,都说了,剩下的,就看他们自己怎么想。我瞧着,这孩子也无心在这里读书,不如打发个人,让我娘家的人过来接走就是了。”

苏锐点点头,道:“这样也好。对了,姐儿你要多看着一点,别让她和俊哥儿太接近。女儿家家的,最要紧的,就是名节二字。”

宋氏听了苏锐的这番话,哪有不明白的,那就是说,姐儿一定不会许给宋子俊,母亲和二嫂的一番心血,全部打了水漂。宋氏也不知道怎么的,心里顿时轻松了不少,或许,从她知道赵婉婉和宋子俊私相授受那刻开始,她对这个侄儿也失望到了极点,自然也不大愿意将女儿许给这样的男子——

宋子俊的马车刚刚拐过一个转弯,一个婆子立即冲着马夫比划着,那个马夫不认识婆子,却十分机灵,对马车里的宋子俊道:“公子,有个婆子在外头候着。”

宋子俊从青楼出来,人就有点恹恹的,听到这话,就漫不经心道:“打发走就是了。”他昨晚一夜狂欢,若不是年轻,底子好,早撑不住了。

婆子一见马车就要越过去,急忙跳起来,拦住马车道:“公子,我是赵府的婆子。”由于这巷子离苏府和赵府都很近,是个偏僻的角落,寻常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人经过,是以,这个婆子才敢大声说出来。

马车里的宋子俊听了这话,脑子里立即闪出赵婉婉含情脉脉的双眸,他顿时龙精虎猛坐起身道:“停下。”

马夫哪敢不听宋子俊的话,立即停下马。宋子俊掀开帘子,唤了婆子往前几步,那婆子早就得了赵婉婉的吩咐,看到宋子俊,就撒开步子走上前,附在宋子俊的耳朵边讲了几句。宋子俊听了她的话,双眼越发的亮,弯起嘴角,宋子俊道:“我定不会辜负小姐的心意。”

回到苏府,宋子俊坐立难安,恨不得天立即黑下来,他好去赴佳人的约会——

京城皇宫内,戴着紫金冠,穿着杏黄色朝服的太子一步出御书房,一个内侍就上前低声道:“于大人,已经到了东宫。”太子的眼睛一亮,随即挥挥手让内侍退下去。回望着御书房,太子的脸上划过一丝阴郁,父皇的命,恐怕再延长也延长不了多久,不知道平州那边,是否已经得手?

回了东宫,太子还没有坐稳,就悄悄使了内侍找来了于大人。

于大人一进去,就看到太子支着额头闭目养神。他一听到于大人的脚步声,立即醒转过来道:“来了。”

于大人立即跪下行礼,太子说了一声:“免礼。”然后话锋一转,“苏锦那边,可是有消息过来?”

于大人望了望太子的脸色,斟酌道:“前些日子,苏锦随着赵大海出海,因为立了功劳,颇得赵大海的信任,可惜的是,赵大海还是不肯将册子给苏锦,苏锦至今还滞留在漕帮,不敢轻举妄动。”

太子听了这话,脸色立即灰暗下来,这个册子极为重要,若不能及时拿到,他想要控制百官,想要绊倒王丞相,只怕有点困难。

太子正要说点什么的时候,就听到外头传来了一阵喧哗,太子的嘴唇一抿,就对于大人道:“你从暗道里走吧。”

于大人也不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情景,立即转过屏风,往内室走去。太子一个人就坐在锦榻上,再次支着额头闭目养神。

没有一会儿,一阵香风扑了进来,太子的身子不由自主的一僵,睁开眼眸,却露出了笑意道:“你怎么来了?”

王良娣一见到太子,立即步上前撒娇道:“太子殿下,门外的那些守卫,实在是太可恨了,你把他们拖下去,砍头算了。”

太子的眼里闪过一丝狠厉,这个女人,动不动就要人脑袋搬家,怎么可以母仪天下?凭什么母仪天下?

上一篇:庶女狂后 下一篇:宠婚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