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吃火遍全网(75)+番外

作者: 暮七七 阅读记录

两人在电话里聊了许久,对方告诉丁灵自己姓许,今年已经八十五了。

她晚年最大的希望便是,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旗袍,喜爱旗袍,让更多年轻人愿意将旗袍穿出门,而不是一昧的只追求流行服饰。

丁灵也将自己对视频的构想讲了一下。

许奶奶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如果丁灵愿意拍摄的话,她除了旗袍,还能提供一栋适合拍摄民国风视频的老洋房作为拍摄场地,以及一些民国时期的饮食记载。

丁灵周末还要参加《星厨餐车》的拍摄,暂时没有和许奶奶确定下过去拍摄的时间。

宋熙和听了个全程,通话结束后便说,“我最近也没事,和你一起去海市吧?”

“好呀。”

丁灵当然觉得宋熙和能一起去很好,但宋熙和的空闲时间未免也太多了。该不会因为帮她拍视频,耽误他的正事吧?

迟疑了一下,她轻声问:“不过,你最近都没有工作吗?”

“之前的工作告一段落,今年是我给自己的假期,主要用来休息和调养身体。”宋熙和这么解释。

丁灵松一口气,最近和宋熙和一起吃饭,他的食量基本已经和正常人一样,让她有些忽略了他之前还是一个“病号”的事实。

关心道,“那你最近身体怎么样,还有不舒服过吗?”

“很久没有了。”

宋熙和觉得,最近一段时间是他手术之后过得最舒坦的日子,哪怕身处山区,有了丁灵给的柠檬蜜,也不觉得日子难熬。

尤其是昨晚,他吃了那么多东西,非但没觉得难受,反而感到胃里格外舒适,入睡时仿佛带着股暖意。

一觉睡的,让他生出如同置身天堂般幸福的感觉。

宋熙和下午也没事情。

便提议继续在这,将米粉肉和回锅肉的视频剪辑完成。

两人连午饭都是在茶楼里用的,是中式套餐,丁灵点了一份杭椒牛柳盖饭,宋熙和则点了一份春笋鸭肉粥。

到了下午,画面剪辑基本完成,宋熙和开始调整音轨。

他只带了一副耳机,便和丁灵坐到同一侧座位,一人分了一只“耳朵”,一起听着。

临近傍晚,这期视频终于在两人合力下剪辑完成。

去海市的时间,也确定下来,就在下个周一。

季雪是“铃铛吃不饱”的老粉。

开学以后,她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已经很久没有上过网了。

这天,她放学回家,带回了数学测验满分的卷子。

季妈妈欣喜之下,告诉季雪,她最喜爱的美食博主今天上了热搜,还额外开恩,批准了季雪一小时上网时间,让她可以去看看她喜爱的博主。

季雪接过妈妈递来的ipad,登上V博,果然在热搜前排看到了“铃铛吃不饱”的身影。

“铃铛穿旗袍真是太美了!”季雪忍不住赞叹,注意到评论下面还有人质疑,铃铛是不是真人没这么好看,她忍不住登上自己的账号反驳回去。

嘿,她可是见过铃铛真人的好吧!

当初在七夕活动上,铃铛没怎么隆重打扮,就是那么漂亮!

怼完几条质疑评论,季雪迫不及待地打开D站。

妈妈只批准了一个小时上网时间,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把铃铛最近更新的视频都看一遍。

季雪生怕时间不够用,只能心痛地点开倍速观看,心中默念,等高考完一定要重新再看个几十遍。

许是倍速开得太快,看完后才发现,还剩下十分钟。

正当她纠结应该将哪条视频重看一遍时,忽然发现,铃铛吃不饱更新了!

最新一条视频,竟然有她最爱吃的米粉肉!

季雪舍不得再点倍速。

从头开始专注地看,看着看着便注意到,这条视频里剪辑了很多过去的回忆。

通过这些回忆片段,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铃铛在进步。无论是视频的内容,还是画面的质量,都在不断提升。

但一直不变的是,铃铛对粉丝的真诚,和做事的专注。

看完整段视频,季雪忍不住转发加推荐。

【安利全世界最最好的宝藏博主!】

发出去后她才发现,已经有很多人,和她转发了同样的内容。

第51章

◎番茄牛丸汤◎

【铃铛这期视频做的好用心!我最早关注的时候,看的第一条视频就是宝塔扣肉,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三个月了,时间真快啊。】

【我是从V博过来的新粉,铃铛做博主才三个月吗?这么短的时间,就有这么高热度了,好厉害啊!】

【我也是看了热搜找过来的,晚会空手劈砖那一段太带感了,没想到视频也真有点东西,这个米粉肉看着也太香了吧?想吃!】

【老粉表示,铃铛还是第一次做这种剪辑风格的视频,而且我感觉今天的视频都是按照场景编辑的,是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这条评论下面,有不少粉丝讨论,很快被顶到了热评第一的位置。

丁灵看到后,便回复了一句,“因为要搬家了。”

粉丝们纷纷感到惋惜,毕竟这么有烟火气的小院,也不多见。

直到一位同样身处京市的粉丝,在下面评论。

【铃铛这明显是四合院啊!听说最近XX大街那边有一大片要拆迁,铃铛之前播的早餐店和烤串儿店都在那一片,铃铛家是不是也在那?按这小院的面积,拆迁就是暴富!】

评论画风瞬间扭转,粉丝们从感到惋惜,变成整齐划一的——

【蹭蹭富婆】

【吸吸欧气】

周六一早,丁灵赶往《星厨餐车》的录制场地。

节目进行到现在,已经录制了四期,分别是在军训基地、养老院、福利院和社区食堂。

这次的录制地点选在一所小学。

节目组特意通知嘉宾,今日的录制时间比往常更早。

丁灵赶到时,学生们也才刚上学,她几乎是和他们一起走进校门的。

录制地点放在空旷的操场上,节目组的餐车已经就位。

节目进行到现在,已经从八位星厨变成了七位,这一期还将再淘汰一位。

主持人为大家讲解这次的规则,“今天我们要为惠民小学二年级的小同学们做一顿午饭,星厨们不再单单只是准备一道菜,而是一份适合小学生食用的套餐。”

“十二点半,学生们将来到操场,每人选择一份套餐食用。本期的星厨排名,将按照最终每位星厨分发出去的套餐数量计算。”

“大家注意,是要准备一份套餐哦!”

杜梅向主持人询问:“请问二年级,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一共二百一十人。”

为一整个年级的学生做午饭,就算除以平均值,每位星厨也要最少准备出三十份套餐。

这可是个不小的工作量,着实将星厨们吓了一跳。

大家纷纷感慨,“这哪做得完呢?”

主持人笑了一下,安抚道:“你们不要紧张,节目组怎么会让你们单打独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