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艾若的红楼生活(23)+番外

艾若也知道说这个,贾珠一定不懂,不过她是说给门外的贾政听的。刚刚在她说第一没朋友时,她用眼角的余光看到了贾政的袍子角。便知道贾政正在听墙角了,她不介意再把贾政架起来烤上一回。看你好不好意思当着孩子的面说,你不去考了吗。

贾政最在乎的就是为父的尊严了,听了艾若的话,他又退了回去,让人把饭送到书房,老实的看起书来。

艾若也不是那不讲理的,贾政什么脑子,她很清楚。可是给那么大一个人,请个先生回家教他读书,贾政哪里有面子?传出去,代善和贾母能饶了自己才怪。

想想,请娘家哥哥,打听了一个有才学,却无根底的先生到家里,对外说,是给珠儿开蒙,也真的让贾珠行了拜师之礼,不过,艾若又借口家里孩子太小,每日里好饭好菜供着,让先生跟贾政聊天。

先生也是金陵人氏,姓路,名实,字不群。当时艾若听到这个名字差点就想打退堂骨了。路不群,岳不群。别又是一个伪君子吧?贾政一个人已经让她很烦了,再来一个臭味相投的,她真不用活了。好在娘家二哥虽然走的也是弃文从武。但是为人颇为练达,他相的人,自然不会与贾政一样。

艾若的二哥就是书中四大家族在后期最大的依靠,王子腾。此时虽然还不显,但是艾若是熟知红楼原著,本着对王子腾的信任,接受了这位路先生。

王子腾也是个很认真的人,他当然知道妹妹在贾家过的的什么日子,不过事已至此,只能劝慰了老娘,压住怒气,寻思着怎么找回场子。

还没想好,贾家分家了,老二一家被扫地出门了。王老娘又在家里哭了两天,根本不能出门看女儿了。怕又会哭,让女儿难受。

没想到,老娘没缓过来,王子腾就接到了妹妹的信。里面详细的说明了分家事由,然后也很肯定的告诉哥哥,她真的很好,很高兴能分开,离贾母远远的。顺便告诉了他对贾政的改造计划。

王子腾也是千灵百巧的主,之前虽然觉得妹妹嫁人之后变得太过懦弱,现在看来,妹妹还是没变,还是胸中有丘壑之人。艾若在信里也很明白的说明了贾政的性格弱点,王子腾也是有将帅之才的。马上针对这点,广派人手,几经打听,把这位‘不群兄’给挖出来了。

路不群在金陵其实也小有薄产,不过从小才气过人,也就心高气傲。不然也不会给自己取了一个,这么嚣张的字了。在金陵考中了秀才,就觉得状元之位手到擒来。直接把祖产卖光了,进京一搏。

结果显而易见,他也不服气,就在京里待着,等了三年,又考了一次。连个举人都没考上,更不提进士了。同乡看他过不下去了,给他找了一个师爷的位置,让他跟在一位小京官身边混口饭吃。

一来二去的,棱角也就都被磨光了,看待世情也就通透起来。想想之前实在可笑可叹得紧,绝了科举的心思,老老实实的做起幕僚来。

别说,人就怕钻牛角尖,一想通,好些事就通了。在京里娶了妻,生了子,日子越过越顺畅了。但小官在他的帮助之下,还真的平步青云。人家也看中他,要带他外放。

可是这位现在不是一个人了,有家有业,有妻有子,还真不可能真的跟着这位去苦寒之地,为事业打拼。谢了小官的好意,自己辞了差事。原本想再找一个,不过幕僚这事,除了对脾气,还得从微时跟起,不然人家根本就不信你。进不了核心地带,还不如不做。

正在这时,王子腾就找到他了。他听说去做两岁孩子的西席,想都不想就拒绝了。他又不等着开饭,还真不用把自己委曲到这一步。王子腾是一般人吗?他和路不群关在书房里谈了几个时辰。路不群最终答应了。

第26章 改变

像路不群这样的人,棱角磨得再圆,性子却不会变。不然他也不会只做幕僚了,他其实是在通过别人的手,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王子腾就是因为了解了这一点,才会找到他。他直言不诲的告诉路不群,自己的妹夫,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草包。如果他能把他教导成才,那才是最大的成功。

路不群还真没想到当舅兄的,能这么贬低妹夫。倒也让他有了兴趣,接了聘书,举家搬到了贾政的庄子里来。看看主人家特意把庄院靠墙的小院子单独出来,封了墙,重新开了门,倒是规规整整的独立小院。家具、摆设都是新的,还配了粗使的下人,供他们使唤,诚意不可谓不高。

文人总有有点知己情怀的,看看人家这么重视自己,他自然也要有所回报,每日里拉着贾珠和自己的儿子,读读三字经之后,就过来找贾政‘聊天’,顺便‘讨教’。

贾政这个假文人,其实心里很羡慕真读书人的,不然后来府里也不会养那么多的清客了。对有真才实学的人,他真的很尊重,比如后来的贾雨村。不然,不会每次贾雨村来了,他就让儿子出来见客,让他学学正经的仕途经济。

路不群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什么样的人,他一眼就看得出来。他很快就得到了贾政真心的敬重,而他对贾政也没有王家人的那种感觉。相反他虽然觉得贾政生在公候之家,还能单纯(蠢)成这样,挺不容易的。人也不坏,没有架子,待人真诚。倒对他有了几分真心,用心的教导他来。

贾政其实也是真的爱读书,但是真的脑子不成,书真的都背得透熟,前人注解也是烂熟于心,可是让自己写,他又不知道该怎么下笔了。

当然,主要也是,教他们读书的是六叔代儒。代儒他自己也不过是个秀才,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教出了贾敬。可是也不想想,贾家家学这么多人,其中还包括代儒的亲儿子都没被教出来,贾敬考上进士,代儒起到的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个教不得其法,一个学不得其味,到后来,两两失望。路不群知道问题在哪,略一点拨,贾政倒是有点开窍的感觉,再回头看书,就满是精粹了。

一两个月下来,春暖花开,贾政倒真的开始对自己有点信心了。

而艾若也为贾政他们去金陵做好了准备,艾若其实是想让路不群跟着贾政一块去的。但总得找个好点的理由不是。不然怎么说他们这亦师亦友的关系?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于是夫人路线就这么形成了。

艾若在路家一搬来,也是会做的。除了分了单独的院子,对路娘子,还有路家的孩子们,都跟府里主子一样,有月钱,有份例的衣裳。还给他们一个小厨房,每日送新鲜的菜蔬、肉蛋过去,由他们按自己喜好自己伺弄。

平时没事时,她会带着贾珠、元春去找路娘子聊天,一块做做针线。

路家娘子虽然是小门小户,但人却是聪明得紧的。能在路不群那样的男人身边,没几分本事,其实也很难的。还把日子过得越过越好。有自己的宅子,有自己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