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嫡女重生纪事(383)

她眼前一亮,看向高子轩:“阿九,你说,张王两家过来,是不是父皇示意的?”

“父皇示意?”高子轩这倒是奇怪了:“怎么会?这两家都是他的心腹之人,他怎么会让咱们用恩情收买?”

高子轩着实想不透啊。

月婵却是有些明白的。

因为天辰帝身体有病,一种极隐密的病,他以为自己活不了多长时间了,就开始为三王爷登基扫清障碍,太子和五王爷一伙势大,天辰帝此时正挑着他们互斗,一点点削弱他们的势力,并且,开始慢慢为三王爷壮势。

高子轩和三王爷一体,有些事情不能交给三王爷,自然要交到阿九手里了,比如,张家!

张家掌密部,这是除了天辰帝,任何人都不晓得的,只看着他们家明面上替天辰帝采买天下许多珍奇物品,却不知道,人家那是在执行任务,为天辰帝探查消息。

莫非,天辰帝想把密部交到阿九手上?

月婵思度着,可这事又怎么和阿九说呢,难道说她是两世为人,上辈子瞧到的?

很是为难,月婵摇了一下头,郑重看向高子轩:“阿九,我无法和你说的太过明白,不过,我思度着,父皇如今怕是在替三哥铺路,这次张王两家的事,完全可以试出来,若是父皇应了下来,你就可以劝三哥不必太过隐忍了,趁此时机一定要收拢势力,总归是不能辜负了父皇的。”

她想到前世的时候,三王爷为了不招忌一直隐忍的很,到得最后,天辰帝死的很仓促,虽然留了遗旨,可三王爷太过不显眼,至使好多宗室大臣都认为三王爷名不正言不顺,还有的说三王爷害死了天辰帝,让三王爷受了很多委屈。

月婵的话提醒了高子轩,他心惊的同时,却在想着,莫不是父皇身子骨不好了,若是可以,一定要让人暗暗探查一番,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难得的一脸正色,高子轩一握月婵的手:“我这就进宫去求父皇,你在家要好好的,万不中随便出门。”

月婵应下,亲取了一件黑色团龙纹的长袍给高子轩抱上,又在外边加了一件厚披风,这才一捏他的手:“你也万事小心,若是父皇不应也没有什么关系,千万不可和父皇争吵。”

似乎天辰帝得的是气疾之病,现在情形越发的严重,月婵可是怕高子轩和天辰帝争吵,把天辰帝气出个好歹来,到时候,得利的可就是太子了。

高子轩挑眉一笑:“你当我是小孩子啊!”

说着话,捏了捏月婵粉嫩脸颊,笑着挑帘子出去。

等高子轩一走,月婵也是坐不住了,把几个丫头叫进来,吩咐紧守门户,万不可闹出什么事来,又带着丫头们做了一会儿针线,高子轩却还是没有回来,月婵只觉心惊肉跳,很是后悔见张王两家的夫人。

一直到了天色将黑的时候,高子轩才进得门来。

月婵正要吩咐厨间准备晚餐呢,不想高子轩突然打帘子进来,再看他一脸的得色,很是春风得意,月婵这才安下心来。

“你们都下去吧!”

高子轩一摆手,几个丫头全都退了出去。

“怎么样?”月婵一边接过高子轩的衣裳挂好,一边问着。

突然,高子轩一把抱住月婵,把头埋在她颈间深吸了几口,声音也有些闷闷的:“小兔,让我靠一会儿,父皇他……”

高子轩心情很是矛盾,天辰帝一心向着他们,让他很高兴,更有了把握推三王爷上位,可是,也看出了天辰帝替三王爷铺路的决心,已经隐隐猜出天辰帝的身体怕是不好了。

月婵明白高子轩的心情,伸手在他后背拍了拍:“阿九,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好好孝顺父皇,你放心,我会和凤飞飞好好学习医术,等我学成了,进宫的时候也能替父皇好好瞧瞧,你不是说过吗,凤飞飞的医术是顶了尖的……”

她柔声说话,听在高子轩心里暖暖的,也安心了不少。

也是,与其在这里担心还不知道怎样的事情,不如好好的做自己的事,好好的孝顺父皇,让父皇少操些心,心情也好一些。

“我进宫去,一说明来意,父皇想都没想就应下了,还说王家祖宗奶过先帝爷,就是看在这个份上,也不能两家的姑娘尸首无着,丝毫没有怪罪这两家求到咱们头上的事情。”

高子轩静静说着,一脸深沉。

“后来,父皇就让人把太子哥叫了来,连训斥都没有,硬是让他把张氏和王氏的尸首给那两家带了出去。”

高子轩慢慢说完,月婵也明白了一些,怕是天辰帝对太子已经彻底失望了,所以,教训都不用了,只把他当成扳倒五王爷一伙的工具,利用完了,就可以彻底抛弃。

第279章 又见双胎

“张氏王氏欺人太甚!”

太子怒极,把旁边伺侯他的那个最得宠的戏子一脚踢倒。

也不管那人怎样吐血,接过内侍手里的酒喝了一口:“进了孤的门,死都是孤的人,他们竟然把尸首要回去,还吵到了父皇那里。”

贡来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太子更是心烦意乱,摆摆手,让所有的人都下去,他也大步流星的出去。

不想一出门就碰到了太子妃,太子本就不是很喜欢这个正妃,不过是面上的情分,如今看到太子妃,还有太子妃手上牵的小世子,他也没有什么好脸色。

“父亲!”

小世子看样子倒是怕太子,战战兢兢的跟在太子妃身后,懦弱的向太子行礼。

“什么样子!”太子吼了一声:“你是孤的嫡子,怎的一点气度都没有,谁教你的这些小家子气。”

太子妃心里有气,只得闷着,脸上端着笑道:“哪个给爷气受了,竟是朝我们娘俩发起火来,瑞儿如今可乖巧着呢,哪有爷说的那样。”

太子一甩袖子:“还不是张氏和王氏,竟挑着父皇压着孤还回那两个女人的尸首,让孤丢尽了脸。”

这事太子妃是知道的,原本她就不赞同太子所为。

她也明白,月娥那个儿子的死对太子有不利的影响,太子也是一时心急,想把这影响降低,所以宁可牺牲两个侍妾,也不能让人说出不吉利的话来。

可是,太子府的侍妾那也不是寻常人家出身,家里都是有官职在身的,甚至有的家中父兄身居要职,就月娥的出身,不过是家里袭着爵位,这才显的尊贵一点,说起来,还不说那些侍妾娘家来的实在些。

就是张氏和王氏家里,其实比月娥家更有用,太子这么一弄,倒是把两家人得罪了,这是逼着两家另投他处呢。

许是太子明白其中的因由,不过是骑虎难下,不得不为罢了,也是相害相较取其轻的意思。

可是,照太子妃的意思,与其毙了两个侍妾,不如把事情推到侧妃楚氏头上,到底,楚氏娘家如此衰败了,不如先前,父兄们都是吃老本的,几个哥哥更是欺男霸女,仗着楚氏身为太子侧妃,做尽了坏事,若是趁着这事把楚氏杖毙了,反而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