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悠闲小农女(20)+番外

作者: 一浊 阅读记录

“哥,爹他为什么一走四年没回来啊?”不会是避难什么的吧。

“娘说爹去做生意了。”梁满仓道。

“听说去大北边了,说是那边更冷。”梁满囤也叹气。“娘说爹回来我们就有好日子过了,可爹这么多年都没回来,也不知道……”

“满囤别胡说。”梁满仓赶紧打住他的话头。

走了四年没有音信,说实话,梁田田也不抱有什么希望。不过这话她不敢说,让他们有些念想总是好的。

“球球都没见过爹爹。”球球爬到梁田田肩膀上趴着,“姐,爹长的什么样?”当年梁守山走的时候他还在娘肚子里,自然没见过。

“爹他……”梁田田努力搜索记忆,脑海里也没有这个人的具体形象。

“爹他是个很厉害的人,功夫很好,能打死老虎呢。”梁满囤一说就来了精神,“听娘说,爹爹以前可是在少林寺学过功夫的,可厉害了呢……”

梁田田听得两眼放光,在少林寺学过功夫?

这个未曾谋面的爹爹似乎真的很厉害的样子。

“大哥,爹什么时候去少林寺学的功夫。”他们这里似乎离河南很远吧。

“听说是爹十几岁的时候,那时候爹刚到梁家不久,可是奶奶就有了孩子,爹爹觉得爷爷有了儿子就想要离开,后来奶奶生孩子的时候难产死了,那孩子也没了,爷爷到处找爹爹,爹爹听说了,过了几年就回来了……”

等等……

梁田田听得云里雾里的。

“爹爹不是梁家的孩子?还有,奶奶,大哥说的是哪个奶奶?”这梁家,似乎很不一般吗。

“爹爹当然不是梁家的孩子,爷爷和奶奶当年没有孩子,就捡了要饭的爹爹,奶奶就是奶奶,不过奶奶已经过世了……”

梁满仓说了一大堆,梁田田这才知道。感情老爹都不是梁家的孩子,是老爷子当年收养的孤儿,这些还都是那个娘亲说的。

怪不得呢,他们兄妹这么不受待见。

不过以梁王氏的性子,估计就算是他们的爹爹是梁家亲生的,那人也会这么对待他们。

兄妹几个又说了一会儿话,毕竟是小孩子,又累了一天。没用多久就都睡着了。

第二天,院子里公鸡叫了,几个孩子相继起床。

“大哥,吃过我早饭我想去镇上卖野鸡,咱们一起去吧。”虽然有记忆,可她还是没去过镇上的。

“让满囤跟你一起去吧,我带着球球去地里捡粮食。”去镇上来来回回大半天的时间,他都能捡几斤粮食了。

“那,好吧。”梁田田想想也是,就点点头。

早上的高粱米饭没再吃稀的,又炖了点儿白菜,就着萝卜干大家吃了一顿不错的早饭。

梁满囤背着一个竹篓,把野鸡装了,和梁田田一起去镇上。

梁满仓也牵着球球,提着篮子和来找他们的小花一起去捡粮食。

已经秋天了,道路两旁的树叶落得差不多了。

梁田田看着大片的稻田都黑漆漆的一片,这才知道,突厥兵不但抢了粮食,很多地方还放了火。

哎,庆幸他们没在村子里放火,不然得死更多的人。

镇子很大,叫郭家镇,是个交通要道,所以这地方别看不大,但是店铺却多,比之一般的县城都不差。

许是受了战火的缘故,镇子上并不是很热闹。

“小妹,咱们去杂货铺吧,那边有专门收山货的。”梁满囤似乎对镇子很熟悉,带着梁田田直接到了一家铺子。

梁田田一看这铺子,卖米面油什么的,样样俱全。还有许多干货,看起来品种也挺全的。

一个小伙计迎上来,“你们两个娃娃买点儿什么啊?”态度还算好。

“小伙计,你们这收野鸡吗?”梁田田直接道。

不想小伙计摇摇头。

022山货好卖钱

“这要是在突厥兵来之前还好说,有时候也收。不过你也看到了,小店客人少,现在这野味可不好卖。”

梁满囤一听急了,“小伙计,我们这是活的野鸡,要不你看看吧。”说着就把竹篓放下来。

“不是我不收,实在是不好出手。要不这样,你们去那专门收山货的铺子看看。”小二心肠挺好,一看两个孩子都瘦瘦小小的就知道家里日子不好过。

梁满囤还不想放弃,梁田田拽了他一把。“二哥,走吧。”这家店这么大,可是半天都没几个人,生意的确很差。

又去了一个山货铺子,别看这铺子不大,可是人却不少。

梁田田这么一看,都是他们这种卖山货的。

野鸡、野兔的都有卖的,甚至还看到几个装了蘑菇、木耳的来卖,好像价钱还不错的样子。

梁田田心一动,那个山上,似乎有不少这些蘑菇、木耳吧。

韩家山货铺。

梁田田看到门口一个老伯拿着烟袋悠然的抽着,有小伙计不时的过来请示两句,想来不是大掌柜就是老板了。于是乎就笑着走过去。

“这位老伯,请问你们铺子收野鸡吗?”

“小女娃有野鸡卖?”老头在鞋底上敲了敲烟袋锅,“我看看东西。”

“可肥的野鸡了,老伯您看。”梁田田示意梁满囤给他看。“老伯,这野鸡可是活的,新鲜着呢。”

老人点点头,“是不错,进里面过了秤留下吧。”

梁田田松了口气,梁满囤赶紧把东西递给一个小伙计。

梁田田并没有过去,反而跟老人攀谈。

“老伯,请问你们这里收山货吗?我看这里还收蘑菇和木耳,不知道都是要些什么品种,什么价钱?”

“咦,小丫头认识蘑菇和木耳?”老人似乎来了兴趣,“可你分得清这什么是有毒什么是没毒的吗?”

梁田田眨眨眼,前世在东北老林子里躲了几年,她很清楚自己认识。

“榛蘑、红蘑、粘蘑、鸡腿蘑……”梁田田一口气说了几种北方常见的,“这些我都认识。”

“咦,还真知道。”老人很意外。这些蘑菇别说一般的乡下人,就是店里的伙计都认识不全这么多。

“丫头,你要是真都认识,那有多少我们要多少,放心,这价钱绝对好说。”老人做的就是山货生意。可惜,这野味儿不好打,但好歹镇子大东西收上来的不少。可这蘑菇什么的认识的人可就不多了,尤其是经常还有送来毒蘑菇的,惹的老头总是生气。要是有个分得清的,那可省了不少事儿。

“那老伯你给我说说价钱,我也好心里有数啊。”梁田田才不傻呢,她还想货比三家呢。

“你这丫头,倒是精明。”老人心情似乎很好,哈哈笑道:“这鲜蘑和干蘑菇的价钱不一样,种类不同蘑菇的价钱也不同,就比如说这红蘑吧,只在松林中长,这价钱自然不一般,算是贵的了,即使是鲜蘑每斤也有三十文钱,干蘑菇就更贵了,每斤能卖到二钱银子……木耳价钱也不低,新鲜的一斤要二十文钱,干木耳也是一钱银子一斤…….”

上一篇:秀色田园 下一篇:掌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