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946)

作者: 九天飞流 阅读记录

只要搜集到李太行的罪证,顾诚玉就立刻去信给皇上。届时皇上必定会另派官员来接手应南府知府的位子。

“下官拜见顾大人!”王驿丞连忙恭敬地行礼。

大衍朝的驿站设有急递铺和递运所,急递铺是用来传递官方文书的,接力传送,昼夜不停,而递运所则是运递官方物资及军需的。

当然,一般打仗时急需的粮草和兵器,就等不及由递运所运送了,朝廷会派专门的官差护送物资去战场。

王驿丞自胸前的褡裢中掏出一封公文,递给了顾诚玉。

“带这位王大人下去休息,好酒好菜先招待着,一路辛苦了!”

顾诚玉望着郭浩守,微笑着做了安排。

郭浩守连忙应是,接着就叫了下人将此人给安置了。

自从昨儿晚上顾诚玉搞了这么一出之后,郭浩守和其他官员在顾诚玉面都成了鹌鹑。

谁敢违逆顾大人的意思?那尚方宝剑削铁如泥,可不是吃素的,他们可不觉得自己的脖颈有铁块那么坚硬。

顾诚玉回到书房,连忙打开了公文,仔细浏览起来。

只过了片刻之后,顾诚玉就觉得头大如牛。赈灾银两只给五万两就算了,竟然还让那人给他送来。

皇上这是嫌他事儿还不够多吗?上次的事难道皇上还看不出来?

叹了口气,将公文放到了书案上。看来皇上对他还是有些防备啊!

只给了五万两银子,竟然还将陆琛给派了过来,难道他还会朝那五万两银子伸手不成?

没有那五万两银子,他照样能将赈灾一事办得妥妥帖帖,还顺便为朝廷创造了不少收益。

皇上也太小看他了,区区五万两银子,顾诚玉根本不放在眼里。

这次赈灾,他都捐了六万两。这么算下来,他还觉得自己比朝廷都富有。

摇了摇头,陆琛这货来了江南,顾诚玉做事就没那么方便了。

再说凭陆琛什么事都要插一脚的性子,那些能立功的好事儿,陆琛难道还会放过?顾诚玉为此头疼不已。

“李太行的府邸搜查得如何?那名管事的手上的罪证多不多?”

搜查已经进行了一夜,刚开始还真没搜到什么证据。不管还是银子还是书信,亦或者是账簿等,丁十六他们简直将府里翻了个底朝天,结果还是遍寻不着。

顾诚玉可不会以为这李太行是个清官,在应南府为官这么多年,竟然从未贪墨过。

最后还是茗墨查出,此人在府外养着一名外室,那名外室就住在离府衙不远处的一条巷子里。

顾诚玉认为银子和罪证很可能就在养着那名外室的宅子里,便立刻派人去那处宅子搜寻。

“刚才丁十六派人过来回话,说是在底下的冰窖中搜出了不少银子,具体数目是多少,暂时还未清算。另其他的收获也不小,您看了一定会震惊的。”

茗墨不由想到了那名丙字辈所叙述的信息,心中一片火热。

他感觉他们家大人只要下到地方去,就能抓住大贪官。跟着大人,简直是刺激得很。

只可惜他家大人升迁太快,这一桩桩一件件功劳,全都给浪费了。

“启禀大人!府城之外有许多灾民在卖儿卖女。”突然,外头一名丙字辈的护卫向顾诚玉禀报道。

顾诚玉闻言皱眉,“走!与我去一趟!”

就是没有灾荒之时,还有人家卖儿卖女呢!

所以灾民们卖儿卖女其实算不得稀奇,毕竟已经无粮下肚,孩子小不经饿。没有赈灾的银两和粮食,早晚都得饿死。

至于买人的人家,无非是城中的大户,或者是那些人牙子。

有些人家是打着怕孩子饿死的旗号,将儿女卖了,自己拿着银子逍遥快活。

然而有的人家却是真的为儿女着想,不忍儿女和自己一般忍饥挨饿。

顾诚玉去城门外,拯救的就是这样的人家。这几日有了银子,他便要组织灾民为江堤改道了。

至于修官道一事,顾诚玉还得请示过皇上再说。毕竟他不是应南府的知府,无权在应南府搞这么大的动作。

顾诚玉出了城门,望着灾民处的骚动。那些小娃就和牲口似的,被人牙子或大户人家的管事挑挑拣拣。

衣衫褴褛的灾民有抓着自己孩子不舍的,还有兴高采烈数着银子的。

“爹,不要卖我,我很听话的,我吃的很少,我喝水就饱了……”

男子微红着眼,别过了头。不卖闺女,一家子都得饿死。闺女去了好人家,好歹还能吃饱穿暖。

此刻的顾诚玉纵观人生百态,尝人间疾苦。

孩子、爹娘的哭闹声,伴随着那些管事和人牙子的呵斥声连成了一片。

顾诚玉见此情景,不免心生怜悯,感触颇深。

第903章 进城?绝无可能!

骨肉分离,谁又舍得呢?签了卖身契,一辈子都是奴仆,且子子孙孙也都是奴仆。

当然,绝不排除那些为点银钱就卖儿卖女的刻薄人家。

“各位乡亲,请听本官一言。”顾诚玉深吸一口气,提起内力,大声喊道。

“都停下,钦差大人来了。”

身后的几名衙役大喊着,将拖着两名小姑娘的人牙子给推搡到了一边。

“都别动,钦差大人有话要说。”

灾民们回头看向顾诚玉,见是当初在杭天府时,将他们赶来应南府的那名官员,不由都神情激动起来。

“看!是那名狗官,当初让咱们来应南府,说是要妥善安置咱们,结果呢?咱们还是忍饥挨饿,无处安身。”

其中一个灾民指着顾诚玉,义愤填膺地道。

一旁的灾民见状,连忙拉住了他。几人手脚并用,捂住了他的嘴,以防他再语出惊人。

顾诚玉那日在杭天府城门前射伤灾民的举动深入人心,这些人对顾诚玉的狠辣至今记忆犹新。

此人如此谩骂,谁知道那官员会不会恼羞成怒,将此人给杀了,还要迁怒与他们?

辱骂朝廷命官,罔顾上下尊卑,本就应该受到惩罚。

顾诚玉向着那名灾民看了过去,当看到对方眼中的愤怒和悲伤之时,顾诚玉知道这是真的灾民,绝非别人派来的奸细。

那人四周围着不少男女老少,他们都用惊恐的眼神看着他。

顾诚玉叹了一声,并没有计较此人骂他狗官的话。这样的日子确实是操蛋的,令人愤怒的,他被骂上两句也很正常。

他能理解对方的苦衷,但绝不能姑息对方如此肆意辱骂他。他身为朝廷命官,自当维护自己官员的形象和尊严。

顾诚玉暂且能忍下,可茗墨却忍不住了。

“好个狼心狗肺的东西,你们从杭天府到应南府,这一路上,谁供你们的吃喝?这两日可有断了你们的粮食?少说一家子一日也有几个馒头填肚子,这些都是我家大人想办法筹集来的银子买的。为了不让你们忍饥挨饿,我家大人绞尽脑汁,还得罪了不少人。你们吃着大人送来的粮食,还骂我家大人,你们的良心让狗吃了?”

上一篇:农家老太太 下一篇:农女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