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老太太(127)+番外

也难怪田老三说他们家的地只能种高粱,这种地,依她看,能长出高粱就不错了。想想她的想法真可笑,还想着怎么改良一下这块地,白瞎,都是白瞎。

姜婉白的脸色不好看,田老二等人都沉默无声,一副做错事等着被罚的样子。

看到他们这样,姜婉白长出了一口气,“今年把这高粱收了,明年还是买块地吧。”

买地,田老二等人都眼神一亮,不过随即,他们又想到了钱的问题,“娘,这好地要五两银子一亩,就是差一点的也要三四两,我们这……就算买了地,我们也得接着种,不然恐怕不够吃。”

古代的地,产量低的发指,就算是好地,一亩地也就产两百多斤,不到三百斤,装进口袋,如果口袋小,还能勉强装三袋,要是用那种麻袋装,估计也就只能装一麻袋多一点。

再加上农家人肚子里没有油水,吃的多,所以要是一家人,平均每个人没有三四亩地,都要吃不饱。

当然,不可能每家都有那么多的地,所以,他们种出来的小麦一般都不会自己吃,而是换成红薯高粱之类便宜的粮食,用来填饱肚子。

田家最近买了牛,姜婉白又说了,那五十两银子是给田银凤留的,不能动,那可以用来买地的钱,也就只有十几两,哪里够,所以田老二才会最后说,怕不种这块地,不够吃。

姜婉白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不过,她却不像田老二这么悲观,现在离明年春天,不还早着呢吗,没准他们中间,就能赚够买地的钱。

不过,她也不想说什么大话,所以只是道:“这件事等明天再说,行了,时间不早,我们赶紧干活。”

说起干活,田家的人可一点也不含糊,就连张氏,看着白白净净的一个人,镰刀一挥,那高粱也瞬间倒了一片,反倒是姜婉白,握着镰刀,那姿势,怎么看怎么怪异。

姿势不对,高粱倒的时候,那叶子就会刮人的脸,就像一个小刀片一样,不说让你瞬间见血,也让你起一道红肿的刮痕,如果这时候你恰巧出汗了,那恭喜你,伤口上撒盐,说的就是这种感觉了。

姜婉白现在就正体验着这种感觉,身上满是灰尘,手上、脸上都是刮痕跟汗水,腰疼的好像要断掉,真是苦也、苦也!

眼看着众人都前进了好大一截,她还在离地头不远的地方,姜婉白终于放弃了。人贵在认清自己,姜老太太这身体,也不是个干农活的料,她要是勉强,没准弄出什么事来。

擦了一把汗,只觉的脸上的伤口更疼了,姜婉白转身回了牛车所在的地方,坐在车上,一边喝水,一边四处打量着。

其实也没什么可看的,一片荒地加一片坟场而已,只是在坟场后面,姜婉白看到了一座房子,青灰色,孤零零的矗立在那里,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义庄,还是看坟的,姜婉白有些好奇,看了看越走越远的田家众人,她很快就将那点好奇掐灭了,然后提着陶罐,去给众人送水。

“老二,那边那个房子是做什么用的?”姜婉白一边给田老二倒水,一边问道。

田老二用手遮住阳光,往那房子那面看了一眼,这才道:“不知道,不过我听说这里原来埋过有钱人,没准那房子是人家建的,用来守灵的。”

说完,田老二接过水,一仰头,咕咚咚的将水喝了个干净,这才将碗还给姜婉白,“娘,你要是累了,就歇着,千万别勉强。”

“我知道。”姜婉白点头答应,然后去给其他人送水。

送完水,她又回到牛车上,无聊的望着那所房子,望着望着,她突然发现,那房子上有炊烟飘起,这让她一愣,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那房子里竟然有人住!

难道真是守灵的?姜婉白站起身,往那边巴望着。好吧,她承认,其实她还是挺好奇的。

正在犹豫着要不要过去看看,田老三却回来了,“娘,二哥说让我先往家里运一趟高粱,你要不要跟我一起?”

田老二这是要送她回去,姜婉白心里跟明镜似的,不过想到她在这里,确实也帮不上忙,所以她点头答应了。

田老三高兴的笑了笑,然后开始往车上装高粱,当装到大半车的时候,他怕累到牛,就赶紧停下了,让姜婉白坐好,他牵着牛一路回了田家。

回家之后,田老三将高粱从牛车上搬下来,就又急急忙忙的去了田里。至于姜婉白,她先是洗了把脸,然后去屋里拿剪刀,准备剪高粱穗。

这高粱穗可是好东西,等到把上面的高粱粒弄下来后,它还可以用来做笤帚或者锅盖、屏贴什么的,可谓是用处多多。

她还没进屋,赵氏就领着田承玉、田承安出来了,“娘,你回来了?”赵氏身体还没完全好,况且家里也需要留人照看孩子、做饭,所以她倒是没去地里。

姜婉白有些不好意思,信誓旦旦的去了,结果干到一半就跑回来什么的,真不怎么光彩,“嗯,回来了,家里都还好吧。”她错开了话题,说着,她从屋里拿出剪刀,搬着板凳去剪高粱穗。

“也没什么事。”赵氏说着,也跟姜婉白一起干活。

农家的秋收,是甜的,也是苦的,那种收获的感觉是好的,可是那种不分白天晚上干活的苦累,也不是一句话就能说完的。

白天割高粱,往家里运高粱,晚上则剪高粱穗加脱粒,一天恨不得当两天用,生怕赶上下雨或者一不小心粮食受潮发霉,那一年的辛苦可就白费了。

整整忙了两天,田家的高粱才弄好了不到三分之一,还有的忙呢。

这天下午,田家人继续去地里忙碌,姜婉白则坐在院里给高粱脱粒,就在这时,门口突然进来一个人。

姜婉白抬头一看,只觉的奇怪不已,进来这人大概四十岁左右,一身灰布僧袍,脚穿芒鞋,头上光秃秃的没有头发,看样子竟然是一个和尚。

“施主,贫僧是云游的僧人,路过这里,口有点渴了,能给我一碗水喝吗?”和尚说着,还双手合十,施了一个礼。

古代没有矿泉水,所以讨水喝真是再平常不过,尤其是一个云游的和尚,可是姜婉白却不这么觉的,她骨子里还是有现代人那种警惕,所以她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问道:“师父这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和尚似乎没想到姜婉白会先发问,愣了那么一下,这才道:“就是云游,没想过要到哪里去。”

☆、第69章

“那师父是从哪里来的?”姜婉白继续问道。

和尚的脸上现出一丝不耐烦的神色,“施主,贫僧口渴的厉害,能不能先给我一碗水喝。”

“哦,好,瞧我,光顾着跟师父说话,倒把这件事给忘了。”姜婉白说着,拿葫芦瓢舀了一瓢水,递给和尚,“师父别见怪,其实我也是信佛之人,所以见到师父才想多说两句。”姜婉白打着马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