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良田喜事(135)

作者: 花期迟迟 阅读记录

众人都是眼尖的,暗暗猜测着那玉佩值银几何,末了有同王家交好的人就低声笑起牛氏如何自断财路,好好的闺女硬是被她逼得不敢回娘家了,倒是便宜王家跟着享了多少福。

杜鹃如愿以偿生了个闺女,这会儿正喜滋滋半靠在床上喝粥,见得董蓉进来喜得拉着她不放,直说孩子三岁过后就要送到她跟前养着,不但要同她学读书识字,还要学算账管家。董蓉听得是哭笑不得,无奈之下只好说到时候看孩子如何再商量。

杜鹃奶了孩子又撑着说了几句话就困得眼皮打架,董蓉扶她躺下,又给她们母女盖好被子就出去了。

王家还要开席五六桌儿,董蓉不喜众人把她当猴子看就找了个借口辞别曹姑母回家了。路上傻柱揽了她在怀里,一手摸着她的肚子却不说话。董蓉猜得他的心思就红了脸,自己心里忍不住也嘀咕起来。

他们小夫妻俩这些时日也没少“运动”,按理说应该有好消息了,但她的肚子却始终没有动静儿,难道是缘分还没到?再等几月吧,实在不行就去找冯大夫把把脉。

这般思量着,小夫妻俩就回了曹家。曹婆子听说王家热闹,也是瞄着董蓉的肚子皱眉不已。董蓉生怕她说出什么羞人之言,赶紧装做头疼回房了。

又过了两日,张管事请了董蓉去破院子报账,两人说起节气都是有些心急。眼见再有不到俩月田里就该收麦子种苞谷了,而南方四州那边的春耕比这里还要早,而流民们回乡要赶奔千里,哪怕乘马车最少也要走半个月日。如此算下来,最多再有一月,不管果园里建设得如何都要送流民们离开了。

董蓉想起草编生意就问道,“草编如今存下多少,家里预支了多少银钱?”

张管事麻利的拿起一本账册,说道,“各式箱柜不多,只有三十套左右,其余小物件倒是存了一间房了。家里总共预知了二百三十八两银子,手艺好的师傅手里多攒了几两,就是妇人和孩童手里也都有几百文,只要不乱花用,足够他们回到家乡再活两三月了。”

董蓉点头,“那就好,再有一月送了大伙儿归乡,咱们果园也该开始迎客了。记得先进城找些人手散散消息,最好说的模糊一些,引人猜测热议。”

张管事原本也有这般想法,听得这话就笑着应下,末了又提醒道,“东家,书院那里是不是也请二少爷邀请先生或者同窗来果园坐坐…”

“这是自然,等平哥儿这次回来我就同他说说。”

主仆两人商量计定就散去了,流民们许是也心急回乡春耕,歇息之时总是忍不住望向南方,但手下活计却是没有敷衍半点儿。

好在董蓉设计的院子也不大,只是个二进的四合院,众人齐心合力,眼见几栋房舍拔地而起,架梁上瓦,几乎是一日一个样子,很快就只剩下一些琐碎的小活计了。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家

两位大师傅带着一部分人开始铺地砖,砌墙檐,修补各处遗漏的小物件儿。于桂生则陪着自家师兄弟进入了果林,半山桃花林从高到低一共修葺了九座草亭。不同于那些普通八角亭漆色鲜红耀眼,这些草亭的柱子只稍稍刷了几层桐油,保持了原本的木色,亭顶除了一层隔雨的油布层就是一圈圈的草帘围叠而成,偶尔微风吹过,淡淡的草香就会飘散开来。亭下的木制地板下又仿照盘炕的模样砌了火龙,哪怕冬日之时坐在亭内赏景也不会被冻得鼻涕横流,失了风度。

几座草亭粗看很是简陋,但实际上却极费工夫,待得全部修好之时已是又过去了七八日。董蓉进去转了一圈儿就又在梨林增加了两座,几棵石榴树下加了一座,苹果林里一座,总共凑了十三之数。

待得这些活计都做完,时日就到了二月末,董蓉小夫妻俩这一日早早坐车到了果园,张管事已经带着账册等到在了于家门口,一见主子到了赶紧行礼,董蓉虚扶他起来就低声问询了几句,待得确定诸事齐备,这才同傻柱并肩走进了屋子。

于家堂屋里,左右各摆了两条长板凳,几位泥瓦木匠大师傅和流民里有威望的老者,还有刘嫂子赵青山梅花等人都在低声说笑着。见得东家进来,齐齐起身行礼,董蓉和傻柱在主位坐下之后才笑着喊众人不要多礼。

众人规规矩矩应了,末了再坐下时脸上却收了嬉笑之色。董蓉也不多啰嗦,当先谢过几位大师傅鼎力相助,每人除了应该得的工钱之外又给了二两银子的赏封儿。几位大师傅原本都是看在于桂生颜面上,做起活来很是卖力,其实并没有指望主家如何厚待,但这些时日眼见吃喝用度都很是丰厚,如今主家出手又如此大方,自然都是乐开了花儿。接了银钱,各个都说若是果园再有活计,他们一定随叫随到。

董蓉笑着道了谢,末了又拿了厚厚一叠图纸交给于桂生的师傅,嘱咐道,“老师傅,这是家里还需要打制的一些木器,用料和大小式样都在图纸上标注好了。您老人家可以回家慢慢打制,一会儿让张管事先支二十两银子给您,其余待得木器运过来一同结算,您看如何?”

老木匠没想到还能接到这么一笔大活计,自然满口应下,末了看向徒弟的眼神又带了些疑惑和责备之色。

董蓉猜到老头儿的心思就随口吩咐于桂生道,“木器托给老师傅打制了,你倒出空闲就赶紧带人把鸡架盖起来吧。否则四莲这般勤快,马上你们家里就要被小鸡占满了。”

众人侧头听听内室里不时传来的鸡叫声,都是哈哈笑了起来。老师傅也是担忧尽去,小声问询徒儿是否需要留下两个师兄帮忙,于桂生自然谢绝了。

几位大师傅也都是有眼色的,见得主家还有事吩咐就赶紧告辞了。董蓉起身送了两步,剩下就由于桂生代劳了,刘二狗早早等在果园外打开了马车门儿。几位大师傅见此更是对主家的周到礼待赞不绝口,末了甚至后悔先前做活计的时候,真应该更细致一些才好。

不提几位大师傅如何私下闲话儿,只说董蓉笑眯眯喝了一口茶就对几位流民老汉说道,“几位老伯,如今果园里的所有活计都已做完,各位家乡那里恐怕也快要到耕种的时候了,所以我也不多留各位了。张管事已经同城里的几个车队商量好了,他们南下采买的马车会捎带大伙儿走上大半路程。明日一早张管事会送大伙儿进城,具体安排都问他就可以。”

“这…这,东家是放我们回乡了?”几个老汉闻言都激动的站了起来,兴奋之色溢于言表。归乡啊,他们这几月可是夜夜都能梦见自家那几间破草房,甚至是村头的老狗都让他们万分惦念。如今听得终于要回去了,一时恨不能一步迈到家门口才好呢。

人老恋土,落叶归根。若不是当真活不下去,谁愿意拖着老迈的身躯背井离乡啊。董蓉心下理解,自然也不计较他们如此质疑失礼,笑着又道,“这是当时雇请大伙的时候就说好的,我自然不会反悔。另外,我这果园里还需要一些人手,最好是识字的半大孩子。若是有谁想要留下就到张管事那里说一声,签五年的契约,每月三百文工钱,包吃住。”

上一篇:空间女大佬[敛财] 下一篇:农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