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妻生财(95)+番外

“不喜欢就看别的,又没人拿枪指着你买。”小和大人也没上手,瞟了一眼,笑了一笑。态度温和多了,小七放心了,表明自己感觉对了,再挽着牛大大,想显摆一下。

结果一个胖大脑袋伸了出来,“为什么不喜欢?”

小七喷了,忙捂着嘴,生怕自己把人家的碗给吹地上。

王胖子,和大人的专业户,她赶紧看向了小和大人,小和大人果然脸沉了下来,可是好歹也是一腕,再说小七说实话,真挺喜欢他的,多可爱的一张圆脸啊,比他们小和大人亲民多了。

第九十七章 和大人

“王老师,您也来了”小七赶紧打招呼。顺便拉过小和大人,“大人,这是王老师”

开玩笑,早就说了,这是必须认识的俩个人,现在到齐了,当然得介绍一下,再说了,小七还想要杜小月的签名呢。当然,她是真的挺喜欢这位的,如果不是他,国人怎么知道和珅其实还有可爱的一面?当然那是不认识真和珅的,小七自从认识了小和大人,就愣没发现和珅可爱了。于是也就更喜欢王胖子,实在太可爱了。

小和大人酷酷的点了头,但是没开口。想忘记都很困难,那戏还没事都重播呢,小和大人看着就来气。

“幸会、幸会牛先生您也来了。”王胖子还没搞清状况,不认识这俩位啊,可是又不能说不认识,能进这厅里的,能是一般人吗?客客气气的打了招呼,然后直接奔着牛大大点头致意去了。

“带徒弟出来见见世面,我徒弟小明,这是小明的女朋友多多。”牛大大介绍了一下。王胖子一听这俩位是牛大大的徒弟,也就没什么了,相互点头笑笑,算是打了招乎,人家还有正事的。

“牛先生看这个碗?”王胖子赶紧请教起来,基本上王胖子这会刚在门口上晃着,离专家还远。但架不住人有钱、人脉熟、又好学。进步那是一日万里。

“我们多多不喜欢,看看别家。”牛大大呵呵笑着,开玩笑,拍卖会的专卖展,能在这儿说东西不对?那不是砸场子吗?王胖子也明白,平时也算是跟牛大大关系不错,赶紧跟上,不再看了。

“多多,这个喜欢吗?”老爷子又指了一只里外都是明黄色的碗。小七知道牛大大对各朝各代的碗有专门的研究,他自己也特别喜欢碗,最早就是从碗开收的。老爷子让看,她马上关注起来。

小七看过电视,牛大大说过,这种明黄色到明清时代成成熟,能烧成这么漂亮的颜色。而这种内外都是明黄色的,是只供皇帝、皇后、还有皇太后三人用,其它人都没资格用的。贵妃可以用外黄里白,而一般妃就只能用带黄色的花纹的,等级制度非常森严。小七忍不住拿起看看,那颜色纯净得让人觉得怎么可以做得这么美。

“难怪人说雍正是所有帝王中欣赏水平最高的,这碗做得真是漂亮啊”小七轻轻的放回去,她现在已经找不出形容词了。

“你怎么知道是雍正的,上面可没款。”王胖子瞪着眼。

“啊大人,这上面没款。”小七愣了一下,才注意到,黄色大碗上没有雍正的款,只有一个堂识款,但这种款的,清之后常用,对于断代没有多大的帮助。

“你为什么觉得是雍正的?”小和大人笑了。

“就觉得是他的,乾隆那败家子做不出这种气派,康熙感觉上没有这种气质。”小七也不知道对不对,但东西到手,感觉上就是雍正的,就像小和大人收的瓷器,也以雍正的居多,因为小和大人和她一样很喜欢雍正的品味。东西上手,那火气尽消的感觉,小七马上就直觉的这是雍正的,不用人告诉。

“就是韵味。”小和大人点头,拿起碗看了一下,眉毛挑了挑,放了回去,不再说话了。

牛大大也拿起来看了看,也放了回去。

古玩行里不给人递东西,也不会从人手里拿东西,因为递与接之间容易出事,出了事责任也不好划分,所以也就形成了,东西放回原处,下一位再拿起来看的行规。

王胖子拿起来,拿着眼镜取下戴上的看了好久,再小心翼翼的放了回去,这可是雍正或者皇后,吃过的碗,能不小心吗?想当然的,估计也不是他们能买得起的了。

“您看这碗……”王胖子试探着老爷子。

“买来玩玩倒是可以的,毕竟这东西也算是难得。”牛大大笑了。

王胖子和小七听着有点雾擦擦的,这是什么意思?小七仔细的回忆刚刚的细节,细想想,回头跑了回去,小和大人和牛先生站住了,远远的看着她再回去看那只碗。

“多多看来学得不错,脑子再好点,上点心就好了。”牛大大夸道。

“她只是好玩,真上心了,就没这种好心情了。”小和大人笑了笑。很快,小七跳着回来了,一脸笑容。

“明白了?”牛大大笑道。

“是我们要不要跟组委会说说去?”小七还不懂行。

“为什么试看,就是让你们看清楚。看清楚了,再拍,至于说受骗上当是自己的事。”牛大大摇摇头,呵呵的笑着。当然这是国内拍卖行的规矩,不是国外大型拍卖公司的。人家若是不对管退,国内不管。

“姑娘”王胖子拉住了小七。

“那个,只要不贵,其实是可以买来玩玩的,只要您别当成雍正爷自己吃饭的家伙事就成。”小七想想老实的说道。

王胖子愣了一下,这是什么意思?他跑回去又去看碗去了。对于他的这种精神,小七还是佩服的,不然,后来他也在古玩行里算一号了,人是下了功夫的。当然小和大人白了他一眼,他们看别的去了。

试看会完了,人家也不管饭,牛大大给找了个吃饭的地方,三人叫上几个凉菜,叫了三碗老北京炸酱面,一人捧一大碗开吃。小七是爱吃面条,而牛大大和小和大人都算是老北京人,就好这口,三人吃得还挺高兴的。

“那斗笠碗为什么我觉得难受呢?明明是对的,宋定窑的没错哇。”小七很困惑呢,吃累了,抬头问着这俩专家。

“是没错,就像是雍正的那只碗,本来是好东西,没事被人画蛇添足了。不过雍正的那只算是添得不错的,但定窑的那个添多了。”牛大大笑了笑。

雍正的那只碗是真的,但那应该是贵妃用的外黄内白,后来到了民国时代会给一些素胎瓷的花纹上色的工艺,这只碗就是那时被小心的上了一层黄色釉,但因为上釉的那位手艺非常好,又本来就是真的玩艺,人家看看外面的釉色、器型、款识什么的,觉得没问题,对内侧的黄色大多不会多注意,就算注意了,这种碗存世极少,可比较的并不多,非常难分辩的。

“你怎么看出来的?”小和大人看着小七。她没见过上色的碗,所以应该不会从这个方向看出来的,那么她怎么知道是后上的色?

“里面的釉明显比外面的肥厚,对光看,存在一定的色差,所以看出来了。”小七很得意,“牛大大,我算是有点天赋吧”

上一篇:贵妃重生来种田 下一篇:阖家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