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有金手指[快穿](357)+番外

“只能如此,到时要通知沈家村不?”

“不用,咱已经分出来,没事不要走动。”沈三爷一辈的老人都记得当初九房为什么会被分出来。这仇没法报,能体面分出来,已经是九房当时最好的选择。只要九房分支的族人过得比那边好,这仇就算报了。

所以五弟不能出事,五弟是九房的顶梁柱也不为过。

昏迷中的沈清和,接受了原身的一切记忆:

原身沈清和现年四十五岁,还是位秀才,前些年风寒咳嗽,久治不愈,如今已经重症昏迷,要不是他来,估计已经去了阎王殿报道。

所处的环境:

大齐朝,寿县,双河镇,秋山村。

没有前世,只有今生。

心愿:培养好子孙后代,光耀门楣。带着九房超越主支。

两个好宏伟的心愿,沈清和心里撇撇嘴,一般人很难完成好不好,主支是有族人在京城为官的好不好。人家在京城已经扎根百余年,要想超越有些难度。

沈清和真是悲催,未来任重而道远,只能慢慢来。他自己是无法在科举上有什么作为,年岁渐长,家中琐碎颇多,以后只能培养孙子们。

“爷,您醒了。”睁开眼睛,就看到一张放大的小脸,瘦黄的小脸盯着他瞧 。见他醒来,瘦黄的小脸上溢满纯真的笑容。

“醒了,端杯热茶来。”声音有些嘶哑,嘴唇上都是干干的死皮,都不用摸也能感受得到。

高热引发全身的水分快速流失,嘴唇上布满干硬的死皮实属正常,很想从空间弄出来一直特效润唇膏用用,真是难受,又不敢撕,会出血。

“哎!”一直受着祖父的男孩端着炕边摆的瓷碗,小跑出去。

出门就喊,“爷醒了,爷醒了。”声音中带着喜悦,沈家人呼啦啦的跑过来问,“真醒了,可看清楚喽!”

“你爷真醒了?”问话的是沈三爷,一把抓住侄孙子。脸上的泪水刚干,立马又滴落泪珠,浑然不觉,真是喜极而泣。

“三爷爷,是真的,爷还要喝热茶。”

“孩子他娘,你去烧开水沏茶。”沈大福吩咐妻子去烧茶。

“哎!”

已经醒来的沈清和自己爬坐起来,靠坐在炕头一身疲软,浑身乏力。

乌泱泱的涌进来一群人还有一直关心他的胞兄,才五十的胞兄沈三爷怎么看着老了十多岁。

大病初愈人说了几句话,全身不舒服,只好躺下再睡会儿。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十天后,已经瘦成麻杆的沈清和才好了不少,让三儿子三福搬着躺椅放在院子里,晒晒太阳,春日的阳光明媚。

躺在院子中,打量着四周的屋子,原身还是有点本事,虽是穷酸秀才一枚,可是家里还攒了些银钱,并排给三个儿子修建了三个一进院,全是灰墙黛瓦。

中间隔着院墙,掏个月亮门连着三家。

没有分家,其实跟分家没啥两样。原身是个鳏夫,中间是大儿子是家,两边是二福和三福两家。没有闺女,胞兄家中倒是有一个,如今嫁到隔壁村,离得不远。

兄弟三在读书上没啥天赋,可也识字,家中良田百亩,还有镇上有座宅院,两个铺子,全部在出租。每个月都有固定的进项,原身没有分家,手中有多少银两,真是没有人知道。

兄弟三都在家里忙碌着,也没有出去做事。

家中百亩良田佃出去五十亩,其余的都是自家种。家里的事情也多。

原主所在的寿县靠近进城,离的不远,也就一百五六十里远。

双河镇就在寿县去京城的路上,秋山村呢,又在双河镇的边上,说明白了就是双河镇离京城更近,只有一百三十里。

家里三个儿子:

沈大福:二十七岁,娶妻常春燕二十六岁,子:沈奕君,九岁,二子:沈奕诚五岁。

沈二福:二十四岁,娶妻范兰兮二十三岁,子:沈奕祯,六岁,女:沈奕欢,三岁。

沈三福:二十岁,娶妻廖彩云十九岁,子:沈奕晨三岁。

作者有话要说:那特殊十年不会写,要么跳过要么结束,别问为什么,把握不好度。

第195章 老秀才(01)

白天黑夜在转瞬间, 已经交替月余。

沈清和的身体已经大好,家里的气氛又欢乐起来。

早上,用过早饭,沈清和端坐上位, “老大,去我房间把暗红色的漆盒拿来。”

“是。”

沈大福去到正房在爹睡觉的炕上,看到一个暗红色漆盒, 有些大, 双手抱着还很沉。不用点劲 ,还抱不住。

恭敬的放在爹身旁的八仙桌上。“爹,拿来了。”

“嗯!放着吧,我先说点事。”沈清和没有急着打开盒子, 只是用手抚摸着暗红色盒子。

“爹, 什么事?”老大大福是百分百的孝子, 从亲娘去世以后, 很紧张亲爹的身体,他不想爹也有事。不管什么事,都是百依百顺。

“从为父考取秀才后, 家里的日子这些年也从没有放松过,一直勤俭持家。家里才攒下那么些家业, 如今家里的日子才算过的好起来, 我也知道你们兄弟三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家里也会有相应的开支。

咱家目前不能分家,不是为父要掌家里的权, 是有心愿没有达成,知道是什么心愿否?”

老大大福低头想了一下,抬起头来,焕发不属于他本身状态的神采,小声的询问,“爹,是不是咱家彻底该换门庭?”

“对,我要把几个孙子都培养成文武全才的读书人。超越沈家村。本来已经有些懈怠,想放弃的,只是一场大病之后,脑子反而更加的清楚,知道以后家族的出路在哪儿?

不过我不能因为自己的心愿,让你们兄弟三的手头紧,有了自己的家,还朝为父伸手要银钱,这不好。

我想小分一下家,家里的良田先不分,但是双河镇的两间铺子还有一座宅院分了,老大得宅院,剩下两个孩子铺子,地段大小朝向都是一样,也没有什么不同,就二福和三福一人间。

之前的租金也不分给你们,等会儿我自有安排,但是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租金,给你们自己拿着。

房契和银子交给你们,自己安排,来,从老大开始领属于你的那份。”

沈清和想的很明白,暂时分家肯定不可能,但是也不能把三兄弟就这么拢在一起。

小分家,是他想出来的办法,以后等孩子们考取了进士,再大分家。

“爹,不用分的,儿子使银钱找您要就行。”大福急得脑袋都晃荡着。

“别,不算分家,户籍上你们三兄弟还是在一起。

只是以后吃饭要分开,每年田里的粮食丰收后一家分一年的口粮,吃菜就自己来。

这样也不用轮流做饭,自家吃自家做,方便彼此。

以后我跟着老大一家吃饭,为父想吃好的,也自己花银钱。

以后不花公中的银子,以后每年家里良田的收支都让你们三三兄弟参与,也好知道家里每年有多少收益,支出多少。能做到心里有数。”

上一篇:退役宫女 下一篇:五零六零~我是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