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有金手指[快穿](212)+番外

拆开信件,独自阅览,也没有注意到随着信件进来的礼箱。

信件中,全是沈清和的殷切叮咛,让老夫人平时不要管府里的事情,安心保养身体,等着他回去孝顺祖母。

顺便还提,他让人送回来的稀奇物件都有什么,还有给父亲送了什么,嫡母送了什么,府中各位兄弟姐妹又送了什么。一一仔细写上。

没有任何遗漏之处,其中他送回来的物件中还有根据古方自制的面脂,一共五瓶,让老夫人一定要早晚使用。

用完之前,会再派人送。

老夫人拿着用小瓷瓶装的面脂,很是欢喜,无论效用如何,都不重要,主要是孙儿的一片孝心让她欢喜。

*

威西是个地处西北,东接州府,西接西戎(草原),背靠西鹰山。威西是交通要塞,连接四方,也是商埠重镇。

可是每年冬日被西戎骚扰,商埠重镇变成了死亡重镇,无论是值守的军士还是县令,又或是居住的百姓,都伤亡惨重,二十年来,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

县衙门,破烂不堪,沈清和抵达县衙时,县衙大门早就没有了,县衙中也就一位刘伯负责看守,前后一样破烂。

有银子的沈清和只是让自己带来的人,找来匠人稍稍修缮了一下,该补的地方补,不需要修补的地方,也不加固。

让人打扫一番,就入住在破烂后衙之中。

县衙衙役也没有几个,沈清和重新招募了一批。

衙门修缮好,沈清和带着心腹长林上街走访。

入目的全是穷苦,衣衫褴褛,街道人迹罕至,商家生意萧条,来往的行人,行色匆匆,偶尔有遇到一些进城的军士。

威西县城外五十里有大军驻守,那是第一道防线。

三十里还有第二道防线,高大厚重的城墙还有军士是最后一道防线。

哪怕有三道防线也抵挡不住凶残的西戎贼子。

每年冬日,都会袭击骚扰抢劫威西 ,让军士和百姓苦不堪言,真真是可恶。他们也不占城,只是抢完过冬的物资就走,还有他们也很难全面占领,驻守的大将军镇国公也不是吃素的。

沈清和坐着牛车,来到城外,一直随着牛车走了十几里,查看情况。

接下来的时间,沈清和没有急于忙衙门的一些琐事,在威西辖区全部走了一遍,他要摸清楚辖区内所有的情况。

西鹰山险峻海两千多米至五千米,水源对比沙漠算丰富,植被丰茂,山顶常年积雪,一条从雪顶流下来的雪水河滋润着西鹰山脉千里所有区域。与不远处的大漠行成鲜明的对比。

第111章 倒霉庶子(02)

西鹰山范围极广, 山峰高耸,动物与药材多,还有一大片平地。

西边还连接着草原之地。威西是三省交界之地。西边的草原之地就是西戎人驻扎生活之处。

这里也是商旅歇脚停留补充给养之地。

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沈清和搞清楚了自己想要了解的所有情况。

县衙事少,百姓们忙着填饱肚子,也没有几个人生事骚扰闹事。沈清和落的个清闲,离深冬还有五个多月的时间。

必须在深冬来临之时,做好防备工作。

沈清和有现代思维, 做别的可能来不及,可是加高加固城墙, 还是来的及的。

此时已经是夏日, 外面骄阳似火, 可是县衙贴出告示, 招收男人做工, 加固加高城墙。

招收女工帮忙种田, 沈清和打算种一季小麦,时间上刚好能赶得急在十月底收割。

还能赶得及, 后年是大旱之年, 粮食是多多益善。今明两年必须多备粮食,明年还得多种棉花。最好是种长绒棉, 只是现在没有。不过不要紧,他空间内有。

不只是城内百姓踊跃报名,还有不少辖区内的百姓报名。工钱一天一结,工钱是铜板与粮食二选一。

文师爷坐在衙门口, 搭了一个凉棚,负责登记。

除了城墙加高加固,在一处地方,一排有数十个新建的砖瓦窑,正在日夜倒班工作。

从京城来威西的路上,一个由边关军士押运粮食的队伍,也快抵达。

来的路上,沈清和就已经开始布局,途径好些个不同的府城,都买下不少粮食和少许食盐,食油租放在那些城内命随从看管。

每一处地方,花银钱买少部分遮人眼目,大部分的全是他从时空超市倒腾出来的。随之一起安放的还有少许的食盐,食油。

一路上他囤积的粮食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也是他重建威西的资本,来到威西以后,第一件事就是修补衙门破烂之处。然后就是找到边关大将军镇国公袁野,让他出兵帮忙押运粮食, 第一批粮食即日可到。

衙门划地千亩,沈清和打算全部种上高产小麦,麦种在城内购买,只不过很快让沈清和调包。

衙役们跟着一起做事,顺便做看护。

将军府,镇国公与幕僚谈起永安侯府的这位庶长子,“季佐,是如何看待沈家这位?”

被称为季佐的幕僚,显然是镇国公非常信任的人,言语之间很是随意,“沈家这位可是足智多谋,誉满江南的那位一手教养长大,应该是个不简单的。”

“对,看看他来威西做的事,不急不躁,知道轻重缓急,应该是个胸有丘壑之人。做事颇有章法。”镇国公袁野是皇帝的亲表弟,也是皇帝亲妹夫。

镇守边关多年,手握重权,深得皇帝信赖。

多年来西戎想夺威西以及周边几城,从没有成功过。不过多年的骚扰和战争,让威西以及周边几城不堪其扰,饱受战乱之苦。

依然民不聊生,百姓穷苦生活异常艰难。

“嗯,此子成长起来,应该前途不差。”季佐摸着须发又下一子。

两人对弈时,还说着城内的沈清和。

“他命好也不好,不过咱们的多了不少粮食,倒是一件好事。”边关军士可不会随意借给地方做事。做事就得有酬劳,沈清和给的酬劳就是粮食。

县衙内,沈清和处理完衙门内的公务,已是黄昏时刻。后衙只是稍作修缮,没有任何景致精美可言,也就是干净能住。

晚饭两菜一汤,一荤一素一汤,刚好能吃饱。

后衙圈了一块地方专门种菜,养鸡。

没办法,卖菜的很少,都是自家种一点自家吃。后衙大,圈出来两块地方,也不碍事。

后衙府中妇人十来位,全是各司其职。

“大人,明日午时第一批粮食即将抵达。”刘师爷汇报完一天的工作,又汇报明日的大事。

“仓库可打扫干净?”

“全部清扫干净。”城中属于官府的几个粮库还有大仓库全部打扫干净,前后左右内内外外全部用沈清和给的药熏过一遍。

就等着粮食装仓入库,多少年了,威西城的官粮库从没有装满过,全部装满可以供整个威西辖区的百姓两年之嚼用。

即使遇到干旱,短时期内也不会有事。

“好,第一批粮食全部存放在官衙仓库中。后面的第二批存入靠近县衙的仓库中,第三批是送往边关,你不需要多管。自有镇国公操心。”

上一篇:退役宫女 下一篇:五零六零~我是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