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于康熙末年(2133)

作者: 雁九 阅读记录

没想到这几年,虽身居高位,可十三阿哥身体每况愈下。

从怡亲王府雍正三年、雍正四年出生的两位小阿哥相继夭折,可见一斑。

这两位小阿哥的夭折对十三阿哥打击甚大,归根结底的原因是因这两位小阿哥落地就孱弱。用最好的补药调理,也没用调理过来。

曹颙曾听十六阿哥念叨一句,说因两位小阿哥夭折的缘故,十三阿哥开始独居,同向来恩爱的十三福晋分居,就是不愿再使妻妾受孕,再经丧子之痛。

这话曹颙只是半信半疑,毕竟这个时候也有避孕方子,如此说法过于牵强。

可别说是十三阿哥这样早年伤了根基的身体,就是好人,每天三、四点起床,从早忙到晚,这身体也好不了。

只是雍正是事必躬亲的帝王,又因见过文武百官同流合污,对官员信任度不高,又防着宗室,差不多将所有政务都压在十三阿哥头上。

不能改变十三阿哥劳烦的局面,就要眼睁睁的看着十三阿哥生命走向衰亡?

曹颙使劲拍了拍脑门,往椅子里靠了靠,只觉得无力。

连平素看惯的公文,此刻也觉得碍眼。

不过位置越高,责任越重,曹颙也不能随心所欲。他遏制自己的情绪,集中精力,用了将近一个时辰的功夫,终于将公务都处理完毕。

他放下毛笔,揉了揉手腕,这时就见蒋坚进来:“大人,李督台来了,正往这边过来。”

曹颙虽觉得诧异,可依旧立即出身,主动迎了出去。

才出门,便见李卫大步走来。

两人虽在早朝时见过,可因人多站的位置有不同,没有机会凑到一起;等到散朝,曹颙回户部,李卫等着陛辞,两人就没说上话。

看李卫穿着官服,戴着宝石顶戴,再算算时间,显然是从宫里陛辞出来。

曹颙忙使人上茶,李卫显然是渴了,也不同曹颙客气,先大口吃了两盏茶,才开口说话:“听说田文镜大闹户部,我虽不像他那么胳色,可既到了京城,总要遵循惯例,往户部走一遭。”

曹颙往西面指了指,道:“张中堂不在?”

李卫行事是爽利豁达,绝对不是没眼色。

不管为何到户部走一遭,户部衙署毕竟张廷玉是老大,曹颙补的满缺,可张廷玉还是大学士,于是排位就颠倒过来。

户部衙署正堂,左右两侧,便是两位尚书的办公之所,曹颙因补的满缺居东,张廷玉居西,所以他指了指西边。

李卫笑道:“张中堂还在宫里等着侯见,捧了一尺来高的公文,估摸一时半会儿出不来。”

曹颙闻言,不由失笑,李卫果然是来溜达的,才会选了张廷玉不在的时候。

要不然的话,督抚到衙,多是由张廷玉与曹颙出面,谈得也是地方赋税民生相关的政务。

当然,像田文镜上回过来,直接找上河南司理论,也是有失身份之举。若是他直接往户部大堂来,张廷玉与曹颙总要给他个说法。

对李卫来说,户部并不陌生。

康熙五十八年到康熙六十一年,他一直在户部任郎中。

说起来,户部还有不少相熟的司官,是他昔日同僚。

只因他当年行事“不守章法”,连王爷也敢得罪,众人怕受他牵连,都离他远远的;现下他风光了,那些人想要舔着脸贴上来,李卫也不屑一顾。

“我就是要回来招摇招摇。”李卫挑了挑眉,带了几分得意道:“当年他们口口声声说我的仕途长不了,议论起我来都不背着人,现下我做了一省父母,他们却还是在郎中位上熬着。滋味儿如此,只有他们自己晓得。”

话虽如此,曹颙却晓得,李卫还不至于专程为“衣锦还乡”走一遭。

不管早年同僚之间是非如何,如今一方是封疆大吏,一方依旧是不入流的司官,以后多半也不会再有交集。

果不其然,说笑几句后,李卫的神色转为郑重,站起身来,对着曹颙拜了下去:“曹大人,我李卫这些年来受大人照拂甚多,一直没机会回报,本不当厚颜再开口,可京城之中,我实没有能托付之人……”

第1295章 重托

李卫这般大礼相拜,曹颙哪里好受?

他连忙起身,闪身避过,道:“又玠有话直说便是,不至如此。”

能让李卫这样的爽快人都吭吭哧哧的,显然不是易与之事。

果然等李卫开了口,曹颙就觉得头疼。

进京这大半月,李卫已经明白曹颙那天专门嘱咐他一句“送长子上京”的缘由。

这算是官场惯例,外地的督抚大员总要有亲属留京。

实在是李卫在官场上根基太浅,虽有个做过京官的族叔,因品级不高,还接触不到这个层面。

除了曹颙,也没有人想起对李卫说这个。

曹颙则是想起自己,才提醒李卫这一句。

李卫炙手可热的同时,也成了不少人的靶子。

他在江南推行各种新政,虽是执行圣意,可却触犯地方士绅的利益。

皇权之下,没人敢怨恨帝王,剩下的就是迁怒李卫。

每科进士,半数出自江南,但凡有点名望的人家谁家没有亲戚子弟在朝?

即便李卫是雍正亲自点拨,可众口铄金。

遣子进京,不仅是向皇帝表忠心,还给皇帝施恩李卫的机会;另外,就是使得李卫在京里有了正式代言人,使得那些想要攀附的人能找到机会攀附。

如此,李卫就不再是官场上的浮萍。

李卫拜托曹颙的,就是他的长子李星垣。

他已经决定,等过了年,立时遣子进京。

若是抽空照拂一二还罢,以曹颙的身份,不过是一句话之事,可要管教旁人的儿子,还一管数年,这绝对是费力不讨好之事。

李卫虽比曹颙年长好几岁,可他长子年纪与天佑相仿,据李卫所说,在课业上有些吃力,还没有参加童试。

李卫早年在京中时,发妻儿女并没有进京,而是留在徐州老家。

等到李卫到了江南,李家老太太坚持,才让李卫带家眷上任。

因此,曹颙并没有见过李星垣。

以父辈相交友人的身份,管束一个成丁少年,又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可以曹颙与李卫的身份,要是直接收李星垣做学生,未免引人侧目。

即便两人无愧,也不免引起外头的流言揣测。

曹颙思量了一会儿,道:“若是又玠举想让侄儿走科举仕途,就让侄儿拜在我家老四门下。”

李卫闻言,脸上立时露出欢喜。

在曹家几兄弟中,曹项官职并不显,只是从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可他是探花郎出身,又在地方做过学政,相交往来的都是士林翘楚。

“如此,真是要谢谢大人了。不过……”说着,李卫有些迟疑:“是不是我今儿亲自去造访四老爷,拜托此事?”

曹颙摆摆手,道:“还是算了,又玠身在高位,行动之间多少人盯着,动静太大。还是等侄儿进京,让他拿了你的手书,直接往我家老四那里递帖子。”

上一篇:天官 下一篇: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