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奋斗在红楼(39)

作者: 九悟 阅读记录

按理说,他其实应该去向王熙凤表个态度:你陪房骗我娘的钱,你不给说法?说不说,是态度问题,钱要不要的回来是能力问题。就像晴雯说的:太欺负人了。

然而,贾环不可能因为生气就去“刺激”王熙凤。那是无脑找抽。贾环并不认为他现在可以正面刚王熙凤。斗争,也要讲究策略和节奏。

来旺媳妇是王熙凤的陪房。他现在奈何不了她。不过,贾环本来就是要在离开贾府前和王熙凤搬搬手腕。对付来旺妇,是搂草打兔子的事情。

第二天上午,晴雯到黛玉房中。雨滴点点。黛玉正愁容漫卷的吟诗消愁。

晴雯说明来意。

黛玉身姿婀娜的倚在窗前,细声细语的道:“环哥儿的书我看完了。原是要早还给他的。只是书给宝玉借去。还没还我。紫鹃,你陪晴雯走一遭哩。”

紫鹃就领着晴雯往隔壁房间里走,路上笑着问道:“这才几天,你家三爷就急着把书要回去?”

晴雯解释道:“姨奶奶给来旺媳妇骗了20两银子,三爷后天打算给姨奶奶在街面上买上好的胭脂,等着钱用…”把事情的缘故说了一遍。

紫鹃听了,赞道:“三爷为人做事真个是让人敬他。”心里头对来旺妇很是不屑。但有些话,她想可以,说出来就不合适。她只是林姑娘的丫鬟。

晴雯心道,紫鹃看起来对三爷印象不错呢,以后说不定可以找她打听些消息。轻笑跟着紫鹃进了宝玉的房间。

进门后就听到鸳鸯和宝玉说话的声音,“史姑娘后日要来。我过来提前给二爷说一声,让二爷先高兴一回…”

夏季的暴雨来的快,收的也快。六月六日,贾环带钱槐前往崇文门外大街时,已经是晴天。烈日炎炎。

京城的布局分为宫城、内城、外城。贾府居住的四时坊位于内城。崇文门外大街的商业区位于外城。

当年周太祖迁都京师,重新修缮京城。范围只有如今的内城。但随着时代变迁,战乱之后经济、民生的恢复。渐渐形成了如今的外城,周世宗时期又增建了外城墙。

崇文门外因为地理因素,成了大商业中心。源源不断的南北货物在这里汇集分发。这里开店的坐商大都以批发为主。当然,也经营零售。

贾环今天便是来这里给赵姨娘“淘”上好的胭脂。

走在商业区中,人流密集。感受着怀里的两颗银锭,贾环禁不住笑着摇摇头。

昨天晴雯去黛玉那里要书。书在宝玉那里,宝玉没看完,就说出钱买下来。给两块大银子,回来一秤,合计12两3钱银子。他的话本要是卖给宝玉,那真是亏到姥姥家。

当时把晴雯给气的,焦躁的道:“三爷,我再去要,怎么都得要20两。”

贾环笑着拒绝。他心里多少有点底。应该不是有意的。

红楼书中,宝玉和袭人两个给胡庸医一块银子就5两多。锦衣玉食的王孙公子和丫鬟都不了解银子的购买力。给胡庸医是给多了,给他是给少了。

“三爷,到了。我打听过,这是家老店。口碑不错。”钱槐提醒一声,将贾环从思绪中惊醒。

此时,两人已经站在崇文门外商业区中一家卖胭脂的店铺门口。一个青衫美人带着丫鬟从门口出来,仪态优雅。身材曲线玲珑,隆胸蜂腰。脸上带着白色的面纱让人看不到她的容颜。颀长如玉的脖颈又诉说着那份欲说还休的美丽。

这应该是一个极美的女子,令贾环看到第一眼时就在心中忍不住赞叹。

第二十七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

贾环微微失神,心里惊叹难言,涌起些《雨巷》中描摹的丁香般的忧愁。

钱槐看得目不转睛。

青衫美人就有些厌恶的蹙眉,避讳的稍微偏离原先的路线,准备和贾环主仆错身而过。胭脂店外一辆精美的马车已经在等候。骏马在刨着蹄子。

原以为这青衫女子就像是他生命中偶遇的过客,当时印象深刻,过两天就会淡忘。贾环却突然认出青衫美人身边的貌美丫鬟正是那天在西江月茶楼西字号包厢中给他磨墨的侍女。这丫鬟应该是林心远的侍女。

贾环喜出望外,打招呼道:“这位姑娘,这么巧啊!”

古代社会要和良家女子搭讪,难度非常高。不过,贾环才8岁,一副童子模样,很具备“欺骗性”。

那丫鬟抿嘴轻笑,“我可不是姑娘,这才是我们家姑娘呢。”说着,对停下来的青衫女子道:“小姐,这就是写出西江月西行黄沙道中的贾公子。二少爷的朋友。”

青衫女子扭头看向贾环。白色的面纱遮住她的目光。旁人看不到她的惊奇。挂在西江月茶楼中的那首西江月,现在可是鼎鼎大名。“稻花香里说丰年”所描摹的那种意趣令人神往。

漂亮的丫鬟笑着寒暄道:“贾公子是来买东西的吗?”

贾环点点头,愉快的情绪从心底涌上来,微笑道:“嗯,我来买胭脂。”

这时,青衫女子突然出声讽刺,“小小年纪,就做渔色之徒。舒儿,我们走。”

我靠。贾环微愣。心里一阵苦笑。青衫女子的声音很悦耳。问题是说话的内容实在让人郁闷。

买个胭脂而已,没这么夸张吧?竟然在青衫女子心中和“泡妞”扯上关系。他是买给赵姨娘的。真是冤枉。

目送着青衫女子登上马车离开。“三爷,厉害!”钱槐笑眯眯的向贾环竖了个大拇指。三爷牛逼,竟然搭讪成功。只是结果不大完美。

“少扯淡。”贾环没好气的道,收拾抑郁的心情,和钱槐一起进了店铺。这家店铺兼营胭脂水粉、绸缎、布匹。

胭脂是口脂和面脂的统称。制作原料有红蓝花、重绛,石榴、山花及苏方木等。起于汉、兴于唐。唐诗中多有描绘。如:“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妆束素腰”。

店铺的掌柜是个老成人。听贾环说了要求,给贾环推荐了一套两盒江南来的胭脂。仅次于给宫中的贡品。要价15两银子,附带再送了贾环两小盒一套类似于试用装版本。

贾环付过银子,回到贾府。一路琢磨着青衫女子的身份,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林心远的姐姐或者妹妹。以后能不能再见,只怕要看缘分。

傍晚时分,贾环将胭脂给了赵姨娘。剩下的小盒让晴雯去送给探春。这些琐事自不必提。

贾府里最近这两天的大事是贾母的内孙侄女史湘云过来小住,正好薛姨妈也在贾府,热热闹闹。

然而,这些事情又是和贾环无关。

贾环目前关注的焦点是蜂窝煤的制作。他从赵国基口中得知设在京城外的蜂窝煤作坊已经开工。开始供应贾府厨房使用。大约等到秋冬之时,贾府里换用蜂窝煤的事情就会尘埃落定。

贾环在盘算着等事情落定之后,让贾琏出面帮他盘一块地方,用作说书。他打算搞一个类似于“德云社”这样的地方。当然,不拘说书,还可以演话剧。

上一篇:奉旨和亲 下一篇:天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