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以身饲龙(244)

作者: 葛巾 阅读记录

王妈妈道:“这可不好说,女人为了孩子,什么事情不能做?崔家什么都赌在太子上了,世家最后一搏,不好说的。上官老夫人还说了,这次圣母皇太后的周年祭礼,临汝长公主和齐王主持,似乎排场挺大的,听说道佛两教都请了极有名的道长和高僧来做法会,问您这事儿,你怎没争取主持?就算自己添些钱,也是难得的现手段的,如今倒让临汝长公主得了风光。”

上官筠冷笑道:“祖母如今也只会说马后炮,前些日子我让你回去和祖母拿些钱,宫里花用大,当时祖母又怎么说来着?让我俭省些,战乱后家里花用也大,我想着既然如此那还得去找皇上讨钱,结果皇上直接没让我主办,把这事儿交给了临汝长公主和齐王,后来我依稀听说她去和德妃借了银子。现在看来,那赵朴真,直接拿钱在砸我的脸的,背后不过是依仗着白家罢了。”

王妈妈心下知道老夫人如今见有了别的指望,更不会舍得给她出太多的钱了,只好赔笑道:“贵妃娘娘息怒。”

上官筠冷哼了声,知道眼见着家里是不打算就这件事和皇上说了,这事儿除了父亲出面,自己实在是不好出面去做什么的,德妃也是从一品,自己不是皇后,找不了她什么麻烦,去找皇上?什么理由?白氏和赵氏,有区别吗?皇上随便编个借口就能把自己搪塞回来。她越想越憋屈,只能摒退了王妈妈,自己一个人细细思想着。

转眼圣母皇太后的周年祭却是到了,一大早李知珉换了玄色祭服,领着后妃以及宗室子女们,前去白马寺祭拜,朝中三品以上官员和诰命夫人,也尽皆换了素服前去拜祭,各世家高门,还纷纷在沿路设了祭棚,那一日只见僧道齐吟,白纸漫天,香灯缭绕,祭品如山,热热闹闹地将祭礼完事。

李知珉沉着脸回到紫宸殿,却是命人叫了李知璞和李若璇来:“你们且先给朕说清楚,今日这祭礼,无论如何五千两银子是办不下来的,哪里支的钱?可是借着母后的名义,勒逼豪门地方了?还是哪里收受了不该拿的银子?”

李知璞和李若璇看到皇兄动怒,已是跪了下来,李若璇道:“并不曾敢收受贿赂,行不法事,皇兄还不信我们吗?只是因着战乱,祭器等多不齐,重新采办五千两实不够,便和德妃娘娘那边拆借了三万两银子……”

和赵朴真借?她那样一个倔丫头,怎么可能去找白家要?也不知从哪里找出来的私房钱来填补的!李知珉登时暴怒,伸手将案上的杯子顺手摔得粉碎:“和德妃拆借?她哪来的钱?钱不够,为何不和朕说?朕一再说了要俭省,如今不同寻常,今日那祭品,怕是全都要白白浪费掉,如今百废待兴,民生凋零,百姓们看皇家如此铺张浪费,心中如何想?”

李若璇膝行两步,落泪道:“皇兄每日宵衣旰食,这事既已交到我们手里,不敢再烦劳皇兄,祭品都已和白马寺安排好,结束后立刻送往京城慈幼院,不敢浪费,皇兄!母后殉国而死,停灵出殡,都极尽仓促,我做儿女的,岂舍得周年祭又是如此寒酸而过?况且,皇兄平日如此深谋远虑,难道就没算到我一贯和德妃交好,钱不够,自然会去找白家出吗?就连德妃娘娘也说,这是她和太子、公主的一片心意,先拿了一万两来,后来禤海堂将军又送了两万两银子过来,白家本来就是为皇兄办事的,和他们挪银子,难道不就是皇兄的本意?”

“这是朕的本意?”李知珉只觉得一口气梗在心口,竟然半日说不出话来,一旁文桐看他颜色变了,慌得上前扶住他,一边替他顺气,一边道:“皇上!德妃娘娘也是为了皇上好,皇太后在天上,看到皇上和齐王、长公主好好的,也会欣慰的。”一边给李若璇、李知璞使眼色。

李知珉坐着半日,感觉到喉间的腥甜慢慢退了下去,才憋出了一句话来:“朕不过也是普通人,也会犯错,也有算不到、力不能及的时候啊!”他只觉得眼眶一阵阵发热:“若是朕真的能神机妙算,母后就不会死了……还有德妃……”

他喉咙哽住了,只觉得自己太难,天下竟然无一知心人,李若璇和李知璞看他如此,也哭成一团,李知璞上前扶着膝道:“是咱们错了,皇兄息怒,这钱,我和妹妹一定还!”

第192章 交心

李知珉第二日找了禤海堂来问,禤海堂连忙跪下辩白道:“并不是德妃娘娘和我说的,却是陆大人和我们说了,说如今齐王主持太后祭,钱上恐怕有些不凑手,让我留心,娘娘这些年陪嫁铺子的出息都在我手上,我想着这事儿就以娘娘、太子、公主名义出了这股钱,论谁也说不出不对来,便自己打算着包了两万两银子过去送给了齐王殿下,还顺便央求了齐王殿下和临汝长公主帮忙递个话给德妃娘娘,想着过几日微臣的婚事,若能得德妃娘娘一言半语,也成……毕竟舍妹……英儿,一直还念着德妃娘娘。臣出身草莽,若是犯了宫里规矩,都是臣鲁莽自作主张了,皇上莫要因此怪了德妃娘娘。”

李知珉这才知道前因后果,徐徐透了一口气道:“罢了,你成婚的正日子是哪一日?”

禤海堂道:“五月十八。”

李知珉点了点头:“朕知道了。”又把他打发出去了,心里知道陆佑庸一贯在这为主分忧上头特别积极主动,那么赵朴真应该是自己从私房钱内拿了一万两银子出来。

之前知道妹妹和她拆借了三万两银子的时候,他是激怒的,一想到她是不是也是这个想法,认为自己是故意让妹妹去和她开口借钱,就觉得羞恼无地。

其实细想起来,这事的确是自己考虑不周,借银子这事,也怪不得妹妹。他按了按眉头,命人取来了一万两银票,自己起身去了甘露殿。

观音奴正在院子里和几只小猫逗着玩,笑得气喘吁吁,步履蹒跚,嫩白脖子上挂着一串宝光灿烂的璎珞,璎珞下垂着一颗宝珠,却是当年自己赏给赵朴真的记事珠子。

李知珉驻足看了一会儿,让奶娘和伺候的宫人们继续看好小公主,自往里头走进去,却是看到赵朴真正在低头写字,抬头看到他进来,连忙站起来。

李知珉道:“不必,坐着吧,做你的事情。”他直截了当拿了一万两银票放桌上给她道:“前儿临汝公主从你这儿拿了一万两银子办母后的祭日,这事我不知道,她不懂事,我已说过她了。你带着孩子,哪来的收入,这钱你拿回去。”

赵朴真倒也没推拒,收了那银票,看了眼李知珉,仍然是有些憔悴的脸,而且眉毛拧着,应该是心情十分差,她想了下问:“皇上不会责怪临汝长公主了吧?”

李知珉寒声道:“钱不够,可以和我直说,瞒着我私下拆借,如今是你,若是别的别有用心的人,岂不是中了旁人的圈套不自知,到时候别人要挟着他们做些非法的事,又是我的亲弟妹,到不可收拾的时候,已是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