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以身饲龙(181)

作者: 葛巾 阅读记录

“太可恶了,那个杜霜儿名声在外,哪里可能是真心来求学,就是故意来挤兑咱们先生,还好咱们先生说得好,三句两句把她给说得没法了,哈哈,她怎么舍得从良?我听说寻常场子她都不出去的。”

“我和我阿爹说,得给她们同乐馆点颜色看看,差点把我们这名声都坏了……幸好刺史大人明理,直接说可以放她的乐籍,哈,她那么多钱,哪里舍得真走?真的离开了,也不可能有什么好前程了,倡优都不可能参加科举,没有人敢保举她,她们这样最好的结局也就是嫁给大户人家做妾罢了。”

“刺史大人英明。”

“这是有人眼红我们先生,坏了我们的名声,到时候连我们参加科举也不行了……”

白英看赵朴真怔怔地出神,忙笑着压服大家:“都别说了,看把先生累到了,我扶先生进去休息休息。”

赵朴真进去坐着,白英笑着宽解她:“先生不是真的还在在意那个青楼女子啊。”

赵朴真道:“我心的确有愧,她并不能选择出身。我却只能用出身来攻击她以自保,相比之下,我从前看不起的一个人,她反倒做得更多,至少给了许多女子机会。”上官筠,无论她对李知珉如何,她到底是以秦王妃的身份,为天下女子,硬生生开了一条科举之路,她却只能隐居在乡间,生儿育女,连教几个学生,也教得憋屈,穷救不了,卑不敢收……她讶于自己不知何时,总会隐隐的和上官筠相比。

白英讶然笑道:“先生是被她给带到沟里去了,您之前就和我们说了是无聊想打发时间,招几个女学生,又不是要担起什么拯救天下,教书育人的挑子,那些人居心可恶,想把您抬高了,再撤掉轿子让您跌下来呢,这样的人我见多了,我爹从前就说过,得警惕下边人,奴仆也好,掌柜也好,若是一味的恭维你,抬高你,多半就是要你做什么特别难的事,您若是真的顺着他们抬起来的台阶走上去了,就下不来了,还不如一开始就先小人后君子,算清楚利益来往,才不容易被人哄了。”

赵朴真抿嘴一笑:“白船王果然见识不同别个,智慧非凡。”

白英脸上微红:“天下人,那是坐在最上边的皇帝才考虑的事,咱们就是普通老百姓,有多大头,戴多大的帽子呗,您也就是个举人夫人,将来若是李先生考了科举当了官,那也就只管那为官一方的事儿,这不是咱们说的什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嘛!”

赵朴真点头:“这句话用得不错,只是若是科举考这个,立论还是得高,可不能这样小家子气——毕竟谁也不知道,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的人呢。”

她脑海里闪过“李先生”来,当年他将自己积蓄多年的力量都扔进去打仗的时候,心里装的,也是天下这两个字吧?

自己如果也站到那么高的地方,也能做到,给天下人一点点改变吗?

第143章 养木

“是为了自己高兴,是为了自己有选择的余地,有说不的权力吗?”李知珉双眸黑沉沉的,手指在茶杯沿划来划去,忽然笑了下:“不愿意做个物件儿啊……”

所以拒绝了自己,也拒绝了上官麟,拒绝了应无咎吗?怀着自己的孩子,也不肯回王府,也不肯依附于任何一个男子。

果然心大得很呢,早知道她表面乖顺,其实胆大妄为,没什么不敢做的。

也是奇怪,离开了,反而对这个丫头,更了解许多。

她喜欢自己吗?应该是有一点点喜欢的吧?

如果自己将她抓回来,锁在长安的金笼里,她会恨自己的吧?毕竟她是不愿意成为禁脔的。

已经修着园子的李知珉忽然觉得有点伤脑筋,他有一粒明珠,却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难道要再让她带着孩子在外边多呆上两年?自己这边,怕是一时半会也没有什么进展。

李知珉沉着脸想,外边却忽然有人紧着小跑着进来:“王爷!圣驾到了!”

春假过后才恢复朝政没多久,皇上怎么来了?李知珉心下却有了几分明了,必是为着自己呈上去要去长安养病的折子。

他才起身没来得及穿好衣服,李恭和就已走了进来,按着他笑道:“不必起来,朕来看看你。”又笑:“这还是你娘从前陪嫁的小庄子,确实小了点,养病不合适。”

李知珉道:“孩儿不是嫌这边小……”

李恭和拍了拍他的手:“没什么不能嫌的,我儿为国有功,又是嫡皇子,有什么当不了的?”又叹了一口气:“是父皇无能,委屈了你们。”

李知珉微微有些不安:“父皇这么说,孩儿愧怍无地了……”

李恭和脸上却十分温和:“没什么,我知道你这孩子一贯十分懂事,从小就不要东要西,从前我们处境难,只知道孩子懂事,大人就省心,如今回头看起来,就觉得十分亏欠了你,只是你在这边养病,我和你母亲都能看着你,若是奴婢伺候不好,或是媳妇不体贴,我替你说他们,若是嫌庄子不好,现在洛阳修个你住着舒服的园子也不是什么问题,如何好好的又想要去长安修园子养病?可是什么人给了你委屈?或是还是对我和你母亲有什么怨怼……”

李知珉忙道:“孩儿怎么会!”

李恭和笑道:“那还是留在洛阳,你想住哪儿,好好挑个地方,朕让人好好给你修个好园子。”他看着李知珉苍白的脸和呆板的眼睛,连一丝神情改变都不肯错过。

李知珉果然面上掠过一丝难为情,过了一会儿才低低道:“其实,孩儿要去长安养病,也是别有缘由,我说了,父皇也别怪孩儿信那等无稽之谈——实在是,孩儿如今什么都没有了。”他神经消沉阴郁,有些瘦削的脸微微侧过去,显露出了青黑色的眼窝和紧紧抿着的唇。

李恭和道:“咱们父子,有什么话不能说的?”

李知珉道:“父皇还记得当初您带我们兄弟去吃羊肉,遇到的那个羊肉店主吗?”

李恭和目光一闪,变得锐利起来:“记得。”

李知珉道:“其实那个店主所说的那个看风水的大夫,正是后来太子举荐的公孙大人,想必父皇也能猜到,父皇不知的是,其实许久之前,那位公孙先生曾说过,说秦王府的宅子和我八字不合,我住不合适,继续住下去会有血光之灾,且易受疾病困扰,年寿不永,不利子嗣。我当初只当他是耸人听闻,故意引人注意,因此没当回事,后来出征受了伤,眼睛看不见,我也只当是战场总难免有失,是我自己时运不济。但是后来成婚后,我……一直没有子嗣,病中难免胡思乱想,在王府里住着也总是身子不适,病总好不了,当时便想着索性搬到庄子上住着看看,没想到一搬出那宅子,来到庄子上住着,我晚上就能睡得安稳多了,身上也轻快多了,再想起公孙锷当初说的话,我也有些觉得不得劲,难道这风水之说,还真有些道理。前些日子他辞官后,曾来我这里辞行,还替我把脉看病,我当时也就问他,如今我这沉疴难愈,是否有什么地方住着,能于我养病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