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以身饲龙(108)

作者: 葛巾 阅读记录

她脑子乱糟糟的,一会儿对应夫人充满同情,一会儿又隐隐有些羡慕上官筠,她知道她的生母仍然在默默地关怀着她,替她一心打算吗?天之娇女,如此幸运!上官公子知道应夫人是他的生母吗?应该不知道,但是上官谦应该是知道的!上官麟说上官谦让他专门去拜见过应夫人……上官谦到底是怎么想的呢?自己当年的前妻离开,又嫁给了实权枭雄,再次荣耀归来……他这些年根本没有再娶妻,依稀听说纳了卢家的庶妹为姨娘,方便照顾儿女,果然仍是对前妻念念不忘吗?所以他才对应无咎求娶上官筠没有一口否决!上官筠会嫁给应无咎吗?自己要告诉上官麟吗?知道自己生母在世……他会怎么做?他那样真性情的人,大概会认回自己母亲的吧?上官麟一贯待自己不错,若是知道他生母仍活着不告诉他,自己良心上着实有些过意不去。那日眼泪莹莹地应夫人又在自己面前晃过,经历过那样日子的应夫人,亲生儿女在跟前却不能认,心里是多么悲痛!

她脑海里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地想着,也不知道宋霑还和李知珉聊了啥,等晚间有了闲暇,她出去,让人打听了下上官麟如今的行程,却知道他已去了议和的地方驻扎。

倒也不必纠结要不要立刻告诉他了,赵朴真想起那几个月的陪伴,应夫人眼里的泪光,心里微微觉得有些歉然。这一日她心不在焉连文桐都感觉到了,悄悄对她道:“姑娘身上不舒服吧?好在看如今这势头也快能回京了,你且歇歇,今晚我来值夜吧。”

赵朴真笑道:“哥哥一直很照顾我,只是前些日子我都不在王爷身边,全靠您伺候着,我如何敢再躲懒?我并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您且安心。”

文桐悄悄一笑,知道这位姑娘明明分外受王爷看重却丝毫不自矜,和宫里那几位女官可大不一样,心里一笑,也不拦着,王爷如今心情不好,到只有这位姑娘陪着才好些。

赵朴真端了被褥进来,看到李知珉正端坐在几前耐心摆弄几枝枫叶,那枫叶红得火也似,插在粗窑黑坛里,犹如跳动的小小火苗。她十分奇怪地呀了一声:“这附近有枫林吗?也不知文桐是哪里弄来的。”

李知珉淡淡道:“刚才出去骑马散心,看到的,觉得颜色好,折了点回来看看。”说完将坛子摆好,显然是插好了,往后端详了下,低声道:“红叶黄花秋又老。”声音里有着浓浓的萧瑟。

赵朴真忙上前替他收拾剪下来的枝叶,李知珉低头看她,问道:“今日好好的怎么忽然问起上官夫人的事?”

赵朴真抬头看了眼李知珉,这几日开始和谈,他陡然闲了下来,整个人都有些消沉,但是,仍然是那么敏锐……如果上官家和应家是这样的关系,那么如果上官家真的和太子决裂,应家显然也同样不会再支持太子,这对他,倒是个利好消息……自己完成三件事,就要离开秦王了,这事儿,和秦王说说,也对得起他这些日子为国为民的奔忙,而对于应夫人来说,兴许这本来就是她的目的?否则她好端端的为什么要留下自己,又无端要对素昧平生的王爷的侍女说这往事,自己不过是个奴婢罢了,这其实,应该就是应家想要给王爷透露和传递的消息吧?太子以及太子身后的崔家,已经得罪了上官家,而应家,大概要找寻下一个效忠之人了,王爷这些时日在军方的声望日隆,这大概就是一颗问路的石子?

她低声道:“陪应夫人的时候,我听应夫人说了些以前的故事……这么巧,应夫人当年也是因为山匪劫路,而落难的……”

李知珉一怔,脸上专注道:“说下去。”

赵朴真将应夫人所说的都说了出来,李知珉手指轻轻触碰了下那红叶:“应夫人,就是上官麟和上官筠早该死去的生母?”

他微微侧头:“怪不得。”正要说下去,忽然外边有亲兵急急忙忙的脚步声,然后在门外停住了,大声禀报:“报王爷!王将军擅自出战了!”

第85章 擅自

王慕岩擅自出战!

他仅仅只带了一万的精兵,轻车简从,长驱直入,一日便抵达了突厥大营所驻扎的铁山。

突厥乌索可汗专门派了使臣进京买通了东阳公主,与大乾使臣正在议和中,大营本就空虚,守备松弛,被王慕岩趁虚而入,乌索可汗被亲兵死士们抵死守护,边战边退,又再次狼狈逃离,一直退守撤离到了原本突厥界内的东兰境内,借着熟悉地形,又有着白河挡着,才算苟活了下来,估计身边的部族亲卫,剩下不过百人。

正在议和的突厥使臣是个曾和乾人学过几日四书五经,精通乾语的官员,措不及防收到此消息,只能气急败坏地怒斥朝廷议和的使臣背信弃义,却也拿一脸无辜表情的公孙锷毫无办法,气一上来,下意识挥舞着刀剑便想要恐吓跟前这个坐在轮椅上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而这时孙锷身后一直悄然沉默的公孙刃按剑不过是往前站了一步,眸光灼灼,凛然逼视,那身上陡然散发出带着血腥味的森然之气就让气血上头的突厥蛮子们不由一怯,而背后护送公孙锷的玄甲兵士也都按剑引弓,数人齐喝,舌绽春雷,彪悍凶猛之气悍然而发,目光炯炯,身子前倾,竟然都一副恨不得对方先动他们好借机大动干戈的渴战心态。

突厥士兵一贯视大乾犹如兔子羔羊一般软弱无能,这次大意战败,也是觉得是敌人诡计多端,并未真正把大乾人放在眼里,而可汗派个使臣,进京略一挑拨,果然昏庸软弱的皇帝以及贪婪肤浅的公主就都上了钩,不约而同地害怕秦王坐大,颁下圣旨停战议和。突厥众将额手相庆,觉得乾人一贯喜好内斗,没有血性,这次失败不过是暂时的,且待乾人自己消耗士气后,他们重整部族,便可从头再来。

万万没想到以为议和计划一切顺利,乾人也已停战的关节时刻,一贯自诩“仁义德信”乾人竟敢背信弃义,悍然突袭,行“小人”之事!

眼前这文质彬彬,儒雅斯文的议和大臣,看起来简直就是一直在迷惑他们的披着羊皮的狼,而他们却发现没办法发怒,因为在他们背后仿佛无坚不摧的狼骑已经一溃千里四分五裂,可汗逃亡不知去向,而这些他们如今看不起的乾人,如今竟像是焕发出了令人畏惧的血性!

正如许多遇强则怂的强人一般,他们也缩了,讪讪地放下了刀剑,色厉内荏道:“我方可汗是一心与大乾化干戈为玉帛,共襄盛世的,如今这般,有损于乾国大国形象啊!”这会子他又无耻的提起仁义礼智信来了,公孙锷倒也笑吟吟仿佛对这意料之外的突袭了如指掌,回话的时候却绵里藏针:“要结盟讲和,总得你们先把占了咱们乾国的地还了回来,这才好坐下来好好谈议和的条件,仍占着我们大乾的城,就要和我们说议和,贵方也太没有诚意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