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撩夫记(56)

作者: 浅墨染雪 阅读记录

婠婠猜到楚王是因那边知事的事情来的,却没有想到他会是来给她交代的。

楚王赵子珏素来风评极好,不仅在朝中拥有一批簇拥者,在那些太学生和民间名士中也是人望极高。虽然婠婠总觉得他那凤眼中带了一丝丝的阴冷,越看越觉得不舒服。但是他说起话来当真令人如沐春风。猥琐无耻如婠婠,都有些不好意思再揪着此事不放。

反正也打过了出了气,婠婠便也就给了楚王十分的面子。自己也落个大度的名声。

楚王笑着提了告辞,走之前留下一盒子点心,却是托她转交给连翘的。

提起连翘,楚王面上的笑容变化了些,令婠婠觉得比起方才那八面玲珑的王爷,此刻的他只是一位丈夫,一位姐夫,“阿翘已经许久没来过王府,这阵子更是连家也没回。小王实在受不过王妃的磨,只好来求明大人,多少给阿翘放些水,叫她去见见她姐姐。”

近来连翘确实很忙碌,忙的连婠婠都没见过她几次。认真算起来,她已经很久没有沐休过了。婠婠想着也确是该叫人家回去享享天伦,便就应了下来。又亲自送楚王出了门。

大半日的时光消磨过去,到了下值的时辰婠婠依旧是往那热闹处去听八卦。虽是应了楚王不再追究此事,但她还是想要知道案情的进展。

至于她为什么不直接去京都府衙询问,那当然是京都尹的话远不如汴京百姓们说的精彩。

好热闹的汴京百姓们果然有在八卦案情,只是关于案情的讨论少之又少,仅仅能拼凑出楚王今日亲自往天门去道歉,又往京都府衙来自行担了束下不严的责任。

在京都府衙下了判决,边知事与那一众人等挨过了杖刑和掌嘴之刑后,楚王带走了边知事。听说是请了最好跌打大夫去给那知事医治。

相对于对案情本身的讨论和对楚王的夸赞,诸人更多的是在讨论凤卿城。

婠婠这才知道,原来那日她家男神不只是提醒了她、送了她一把新伞,他还为她出了手。

☆、第四十五章 流言的几种操作方式

事情的进展再一次证明了汴京百姓的八卦热情和八卦能力。

那日凤世子曾亲手画了把伞送给明总捕,两个人还一同撑伞同行的事情很快就被挖掘了出来。一时间种种说法猜测层出不穷。但无论如何猜测,凤卿城的形象是的的确确的好转了那么一点点。

对一个自己不可能满意的未婚妻,一个当众爆打过自己的未婚妻。遇上那种情况,他竟没有与那些人一同嘲弄她,也没有袖手在一旁看笑话,而是出手维护还细心的送了把新伞。

这样的行为,实在也难得。到底是定北侯与忠烈夫人的孩子,虽然人混蛋还废物,但好歹心胸足够阔,行事也够爷们儿。

本是姚小将军与楚王府知事的一场官司,却就导致了这么一种意外的结果,这令襄和县主颇觉措手不及。

几个月前,她终于狠下了心要将凤卿城毁的更彻底些,可一次两次的出手全都意外落了空。就是素日里那些小手段也总在阴差阳错间被化解。如今一件看似不相干的事情竟又让他的名声好转。

他这次也是出手打了人,却没有谁来指责他,反倒还赢得一片叫好。就是一向厌恶他动手打人的老夫人也佯不不知,既不夸他更不罚他。

襄和县主心中的愤恨越发的浓炙起来,她讨厌这种不在控制内的人和事。就像是当年那个忽然出现的云氏,那个她无论如何努力也改变不了的局面。

明明之前的十几年不是这样的,到底是哪里脱出了控制?

襄和县主闭目静思,将最近几月的事情逐一的想了一遍。她发现似乎多数事情都是因为那明总捕而生出了变数。她不服运数一说却也相信运数。如此一想,她对于婠婠和凤卿城这桩婚事便更不乐起来。

有圣旨在,劝散的可能难之又难。可难并不等同于不可行。

明总捕送一朵韭菜花,凤卿城便换下琉璃桃花。这件事尚可理解为凤卿城惧怕于明总捕,不敢违逆。可眼前的这一桩事却就令人寻不到缘由了。仔细回想,自赐婚旨意传到,凤卿城似乎并没有表现出不满,也并没有做出抗拒的行为。

襄和县主虽不知缘由,却也了解凤卿城的脾性。知道这种情况从他身上入手拆散是不可能的了。令延圣帝主动收回旨意也是难以操作。相对来说,从那位总捕大人身上入手似乎更简单易行些。

襄和县主立即着手安排。即便最后拆不散,她也要在明总捕的心里埋个疙瘩。云氏令她一生不幸,她如何能叫她的儿子如意和顺的过下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随着凤卿城维护婠婠这一八卦热度的消退,京都又起了一则新的八卦。——那惹事的边知事被清出了楚王府。

据传那边知事跟了楚王多年,更为楚王立下过许多功劳。

据传,边知事曾哭求楚王,请他不要将自己赶走。但楚王依旧是将他赶了出去。

......

这些八卦很快被传走了样子,楚王的形象渐渐向着一个无情无义的方向奔去。对此楚王很是恼怒。他的确是送走了边严冬,但他是好生的说了缘由,赠银送车的着人将他送回了老家。

他明明将事情做的完满,京中却传出这样的流言来。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控制。楚王最大的优势便是朝中的人缘和在名士学子间的声望。那背后之人是想要利用此事来抹黑他,即便无法令一众名士学子对他寒心,也多少会影响他收拢人才的计划。

楚王下了大力气去查溯留言的出处,很容易就查到了最开始的源头。地点是一家中端的酒肆,人物是两个书生模样的青年人。那两个书生都说着一口流利的官话。可却并没有人认识他们,且再也没有人见过他们出现。

手段并不多么的复杂高明,却简单好用。

楚王也没有再执着此事,而是立刻开始控制流言。澄清,总会令人觉得欲盖弥彰。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平息,而平息一场流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转移众人的视线。

传流言的主力是汴京百姓,这些人最喜欢关注还是风月八卦。那么如今的京都中,还有哪一对比凤世子与明总捕更能吸引众人的视线呢。

很快,在楚王的推动下新的八卦被投放到京都的大街小巷。再没有几个人去关注边严冬事情。大家都在传着凤卿城与明婠婠曾经有过的互动。

有人说:凤世子曾特意打听过明总捕的喜好,听闻她好酒喜甜食就巴巴的送了一盒子玫瑰酒糖去;

有人说:初一宫宴时,明总捕随手赠了一朵韭菜花给凤世子,凤世子很是欢喜的戴在了头上。那一日许多官贵都见到了凤卿城在招摇那朵韭菜花,看起来好像是很喜欢。

凤卿城虽然是个绣花大枕头,但是他的品味却一直都是雅贵的。他会喜欢韭菜花这种东西?这事越是思量,便越觉得其中有些不为人知故事啊。

上一篇:九重春 下一篇:六零小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