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撩夫记(143)

作者: 浅墨染雪 阅读记录

明二爷听了这么一个问题,心中很有些疑惑,笑道:“我的蔤妹今日怎么问起了这个。我又不是立志救生的神医,悬的什么壶济的什么世。不过就是遇上了,伸手搭一把。”

婠婠听了心中再无顾忌,欢欢喜喜的问道:“叔父可不可以答应我一件事?”

明二爷心中更加的疑惑起来,却是毫不犹豫、毫不停顿的说道:“我的蔤妹说什么,叔父都答应。”

婠婠兴奋道:“到了华山,叔父能不能说欠了金十三一个朋友的人情,所以在华山论剑会上,无论救治何人都要收一两金作为给金十三朋友的回报?”

明二爷隐约的明白了点,这是莫非是他的蔤妹欠了人家什么情,人家提了要求,所以他的蔤妹才这样反常的问那些问题。明二爷应了下来,又甚是不放心她,便问道:“十三的朋友是哪位,叔父可也认得?”

婠婠指了指自己道:“就是我啊。”

明二爷恍然了,心中的疑惑彻底的散开了去。他的蔤妹从头到尾的反常都是为着赚取银钱。

果然,她这是同她阿娘一样爱起了赚钱来。

爱赚钱也好,爱其它做什么都好,只要她别在为了那个莽汉把自己折腾的不死不活,什么都不是问题。

明二爷答应的痛快,答应的全无难色。这般的宠溺叫婠婠感动的很,便道:“叔父当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叔父。”

一向为了婠婠展现出的半点柔软便触动不已的明二爷这次却是没被触动,因为婠婠这话令他想起了他的大嫂。

那年她才刚刚嫁入明月山庄,央着他去见一位侠女,他应了。她便说“晓白当真是天底下最好的小叔子。”

他去见了才知道,那位侠女是给了他大嫂酬金的。约他出来见一面,她便支付了他大嫂一百颗指头大的珍珠。

那本是年少时的一件趣事,经年回忆起来该是笑着的。可因着回忆中的那人、那些景物的消失,这有趣的回忆也就变得伤感起来。

明二爷默了许久,开口道:“我不擅经营,连那些掌柜都没能留住。你阿娘的心血,如今尽数的毁了。”

婠婠见他伤怀起来,便道:“也许阿娘喜欢的不是那些钱物,而只是喜欢赚钱的感觉。”

明二爷点头,“确是如此。”

婠婠见他依旧伤感,便知道他不是因为愧疚没有保住那些产业,而是为着那些亲人的惨死。婠婠默不作声的陪了一会儿,在给明二爷倒过两碗凉茶后,见他情绪稍稍的回缓了些,婠婠便开口引着他从那情绪中走出来。

叔侄俩叙了一会儿,至明二爷重新恢复了那笑呵呵的模样,婠婠才起身来回天门上值。

转日明二爷果然便要动身,婠婠舍不得也拦不下。只好再三的嘱咐逐奕好好的照料。

明二爷离开京都时,凤卿城与婠婠一同来相送。临别时,凤卿城亦是嘱咐了逐奕两句。

逐奕将胸脯子拍的砰砰响,“姑爷只管放心,小的定然会伺候好二爷的起居。”

听到他如此流畅顺口的喊他“姑爷”,凤卿城的额角不由一抽。当日出府时逐奕还唤他侯爷,唤婠婠做夫人。一见了明二爷,这货立刻便就唤他做姑爷,唤婠婠做大娘子。

那口改的,丝毫不见犹豫,丝毫不见滞涩。仿佛他本就生在明家一般。

逐奕挂着讨喜的笑容,向着凤卿城和婠婠躬身道别,“大娘子放心,姑爷放心。”

而后便就与明二爷一同踏风而去。准确的说,是明二爷潇潇洒洒的踏风而去。而逐奕则是被明二爷拎着,破风而去。

婠婠看他那被拎着还兴奋不已的朝这边挥手的样子,不由笑起来,“活宝。”

而后她望着明二爷那越来越远的身影,脸上的笑意又渐渐的敛了去。

凤卿城看她神情转变,便道:“逐奕人是跳脱些,却一向心细。婠婠只管放心。”

婠婠叹道:“叔父的功夫好,医术也好。我没什么不放心的。只不过是舍不得他离开。”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就是添堵 谁还不会是怎么地?

再是不舍,人也还是已经离开了京都。婠婠想着过了秋日,待那华山论剑之后,叔父也就会回来了。

如此想想心情也就好了许多。再想到到那时林砚和金十三也会回到京都,之后那张圈钱的蓝图就要正式铺展,她又觉出了一股紧迫感。在他们归京之前,有些事情必须要办妥才行。如此跟金十三划分盈利比例时才好划得的更多些。

既那些房屋地契还在,婠婠便就将先前准备的银钱多拿了一部分出来,寻陶香黛替她物色三十位以上的掌柜人选。要签卖身契的那种,而非雇佣关系。

数量如此之多,又有着这样一个要求,难度不言而喻。自然那价钱也是难得一见的。陶香黛这个人只要价钱到了位,山一样的难度在她眼中也会化作砂砾大小。

就是在听到婠婠那句,最少三十一位多到六十最好的话后,她愣是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平静的仿佛听到的不是六十,而是六。

京都一定是没有那么些合适的人选,但既然陶香黛敢应下,就必有她的门路办法。婠婠也不管她要如何处理,将契约一签,银钱一付便就甩开手安安心心的等待了。

接下来的日子,每一天都过得差不多。朝中那两位王爷的争斗似乎平静了些,最近晋王和楚王与朝臣的私下来往都少了许多。倒是秦王开始高调起来。这些日子三五不时的就会与左丞相云晏见面,次次都是背着人。

不止云相,近来与秦王接触的朝臣还有十几位。士子、百姓之间对于秦王的颂扬也多了起来。

这些婠婠统统都写进了密折里,不论是秦王还是晋王、楚王,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婠婠立刻便会写进去。她自觉自己公正、认真的很,将这小报告打的是无比的实事求是。

自然,说是实事求这是婠婠在给自己脸上贴金。真实的情况是,她懒怠加工整理,只尽可能原样照搬的将锦衣捕快们的搜集来的信息复制给了延圣帝。如此,省心不费脑。工作起来不要太轻松才好。

内外命妇之间常会以各种名目举办个宴会,举办者借此达到各种不同的目的,参与者借此联谊、攀整关系。从前婠婠是不必参与这样的宴会的。现在她顶了个定北侯夫人的身份,有些宴会自然也就要发帖邀她。婠婠因要上值,那些宴会也就一概辞不参与。

入了八月,天气转凉。淑妃每年都会举办的赏花宴又开始了筹办。

淑妃的赏花宴与旁人的不同。这要赏的花是桂花。

淑妃生在南地,最爱的就是那馥郁飘香的桂花。而桂花在北方尤其在汴京城是难以成活的。魏王赵子平便每年从南地运来一批盆栽的桂花小树,为他阿娘淑妃铺出一片桂花林来。

对于淑妃来说,这赏花会展示的并非是花,而是一位母亲的幸福、一个儿子的孝心和才华。但对于接到请帖的婠婠,却就是纯粹的想要去看看那桂花树。

上一篇:九重春 下一篇:六零小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