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空间+红楼同人)青鸾岂是池中物(29)+番外

邢氏嗤笑,挖苦道。“哟,你的好就是把好好的八旗贵女变成伺候人的奴才,你这好可真好。”

贾王氏瞪了一眼邢氏,说道。“难道成了宫女就没有成为娘娘的机会吗,以前的德妃现如今的皇太后不也是宫女出身吗,元姐儿才刚传出消息说,皇帝调任她为凤藻宫尚书呢。”

闻言,坐在一旁默不吭声的王子腾朝天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终于确定这贾王氏是出生时忘了带脑子,这么的话也敢随随便便就说出口,感情是认为这没有人会说出去呢还是根本就不在乎!!

好吧,其实贾王氏是不在乎。

王子腾斜瞄了一眼此时整个人气势大而无畏的贾王氏只觉一阵腻歪,于是丝毫不想再待在这里想早点回家逗儿子们的王子腾开口了。只听他这样说。

“既然你那么料定你的女儿会成为宫里的娘娘,那你还在乎分不分家。“

贾王氏一听,立即不可置信的看向王子腾。”大哥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是你妹妹啊。”

妹妹什么的......王子腾默,然后转头头去,继续安静的做他的看客。

王子腾不说话,一旁不甘寂寞的贾赦却跳出来力挺王子腾。“亲家当然说的是人话,既然父亲都说了分家,你一个当媳妇的在这嚷什么嚷,”这话说得旁边闷不吭声的贾政老脸一阵通红。出于脸面,贾政咬牙同意了分家。至此,荣国公两房正式分家。家中财产三七分,荣国府属于袭爵长房之物,只能属于贾赦一房。因此为了避免贾政一家以后没了居所,贾代善就另分了一处位于城北五进五出的宅子给贾政,对此,贾赦一房丝毫没有意义。

因为这五进五出的宅子需要修葺才可住人,因此贾政一房仍住于荣国府,等宅子修葺好了再搬。贾赦满心等待贾政一家搬走,谁知这一等,春去秋来,王熙凤进了门,贾代善死了、贾政一家也未挪窝。贾赦急了去找贾政理论,却被贾史氏以父丧期间不宜动土为由将贾赦骂走,贾赦焉了,觉得爹不疼娘不爱的他变得越加沉迷于酒色。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O(∩_∩)O~

☆、第24章 Chapter 024

康熙五十四年,老爷子退位于四皇子爱新觉罗胤禛。胤禛继位后改年号为雍正,史称雍正元年。

雍正元年,雍正爷大封兄弟、后宫。

雍正二年,因皇太后乌雅氏身体不虞、雍正爷因为心情不好,便下令取消了选秀。

雍正二年中秋、汪氏早产生下双生子、王子腾分别取名为王攸、王佼。从此王家有后,王史氏心情爽朗下,身体竟然越发的好了起来。王史氏身体好了后,原想抱长子在身边教养的,但王子腾私下与她和心静气的谈了一场,王史氏打消了这个念头,只是常常让汪氏带着两个孩子请安、给她逗趣。

雍正二年深秋,贾元春改了身份进宫做了宫女,康熙老爷子念及旧情,便让雍正爷皇后乌拉那拉氏将贾元春拨到无嫔妃居住的凤藻宫担任尚书一职。贾元春不明所以便将此消息通过甑家告之了贾王氏。得到消息后贾王氏欣喜若狂,认定皇帝是对自己的女儿另眼相看。于是从此挺起腰板、磋磨起赵姨娘来。

雍正二年秋末,容国府两房分家。后一个月,在贾代善的一再要求下,刚刚满十三岁的王熙凤嫁到了贾家、新婚第二天便从贾史氏手中接过管家权利、正式成了管家媳妇。

雍正三年七月,逾期一年的选秀如期举行,这次雍正爷为已经年满二十的三子弘时阿哥选了尚书董鄂席尔达的嫡女董鄂噶卢岱为嫡福晋。接到这个消息后,在大觉寺诵经的王熙鸾失手打落烛台。因为寺院禅房并没有过多的摆件木具,因此打落在地的烛台中的灯芯很快便熄灭。

望着渐渐熄灭的烛火,王熙鸾久久不语。过了许久方才叹息一声。这样也好,从哥哥你陨落时便缘分尽断,如今再见,不过是上苍垂怜。如今你既娶了妻,便没了相认的必要。青鸾愿从此在佛祖面前诵经千万次,祝愿你从此平平安安、与福晋恩爱相伴到老。

泪水缓缓滑落,浸湿了衣襟,也浸湿了王熙鸾的心,也让闻讯赶来的大觉寺的住持方丈发出感慨。“痴儿啊痴儿。”

这住持方丈当真是佛法恢弘、见识不凡。初看王熙鸾的生辰八字时,他便隐隐猜到王熙鸾来历不凡,再见时更是从王熙鸾周身的清华气质中感觉到了那只傲然飞旋的青鸾鸟。

住持方丈之所以会让王熙鸾每月十五过后在寺院里住上十日,一来希望王熙鸾身体康健,二来也是希望洗去王熙鸾骨子里那份属于青鸾的刚烈和傲然,毕竟此世为人、这红尘中最繁华之地是避免不了的,青鸾虽贵却只是鸾鸟,只能居于身怀凤命之人之下,如还带着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和傲然,只怕会吃不少的苦头受不少的磨烂,这点是住持方丈不愿看到的。

王熙鸾知道住持方丈来了,却依然没有抬头,依然低垂着脑袋看那只剩灰烬的灯芯。

“您恨吗。”

不知过了多久,王熙鸾突然轻启朱唇,这样问道。住持方丈被他问得一愣,随即面带怅然的说道。“早就不恨也不怨了,只是鸾儿,你心里该明白的。”

“是呀,我明白,只是还有点看不透。”王熙鸾抬头看着住持方丈,直直的,神情专注。“我能叫你祖父吗。”

住持方丈手一抖,顿觉不可思议的道。“你知道了,你竟然知道。”

“猜到了。”王熙鸾勾唇一笑,笑中带着几分释然。“我身上有块胎记和你手臂上长的一样,而且,不知祖父你有没有注意到,额娘她和你长得有三分相似。”

住持方丈面带慈祥的笑了笑。“你还是叫我方丈吧,我身在佛门,红尘之事已如过眼云烟,当身无牵绊才是。”

“也是,是我着相了。”

王熙鸾嫣然而笑,如果不是脸上那隐隐可见的泪痕,怕没有人会知道她上一刻才潸然泪下过。

王熙鸾许下诺言,愿在佛前诵经千万次,只求她那缘分已尽的哥哥平平安安与福晋恩爱相伴一生到老。于是从雍正三年求开始一直到雍正九年王熙鸾年满十三时,才终于在佛前诵经满了千万次。

雍正四年春,嫡子已有四岁的薛王氏生下嫡女取名薛宝钗。

雍正四年夏,贾政的长子贾珠娶妻李执,不到半年贾珠便因故而亡,好在当时妻子李执已怀有身孕,并于八个月后成功的生下遗腹子贾兰。

雍正五年,贾王氏老蚌生珠生下口衔宝玉的嫡次子,贾王氏和贾史氏欣喜若狂,认为此人是个有大造化的。两人脑子一抽,便将此事宣得满京城人人皆知;又用小红字条子写了贾宝玉的名字让婆子张贴大街小巷,让贩夫走卒之辈叫嚷这名字以期压下福气。

这件事只气得贾代善当场就不再顾忌贾政的脸面破口大骂贾王氏,贾王氏不敢争辩却心中恨了个半死,恨不得这越来越‘糊涂’的的国公爷就此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