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哥儿种田记(93)+番外

“我不爱吃这个肉。”柳爻卿嘟嘴,每次哲子哥都这样,恨不得他变成一头猪,吃一盆饭。

“就这一点点,吃完就没了。”哲子哥说的温和,脸上还带着笑。

“说好的,不能再给我夹了啊。”柳爻卿赶忙说。

哲子哥点头,“好。”

柳爻卿这才放心,这些菜他要是不吃完,哲子哥肯定会不开心,担心他吃不饱担心他没力气担心他会生病,天天就知道担心别人,也没见担心他自己。

吃了饭,哲子哥把碗筷什么的收拾走,又给柳爻卿倒了一碗开水,桌子擦的干干净净摆上花生果子什么的,还有两根绿油油的黄瓜,是给柳爻卿吃的。

大棚里的草莓倒是每天都有很多,可柳爻卿现在是一点都不想吃了,看都不想看到,哲子哥就没再往屋里拿。

“说吧,为什么来地里干活。”柳爻卿问。

“看你们田地多……”柳金梅还要说,边上张大山推了她一把,没让她继续说。

柳爻卿笑了,肯定道:“是不是大伯或者大伯娘跟你们说,来我家田地干活每天都有好吃的,大馒头管饱,菜里有很多肉,比跟着阿爷吃饭好多了,对不?”

柳金梅脸上有些尴尬和惊讶,叫柳爻卿看在眼里,便知道自己说的是对的了。

“大伯这么说,他自己怎么不来干活,叫你们来?你们还真的来了。”柳爻卿嗤笑一声,见着柳金梅还迷惑不解的样子,便继续说道,“你还看不出来吗?大伯这是耍着你玩呢。我山上的东西,还有田地,都是有数的,叫谁干活,大家也都心里有数。你们算起来是我的亲戚,我可不能叫你们干活给吃的,这个说出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故意磋磨你们,就是知道的,还以为我是冤大头哩。”

“行了,啥也别说了,你们回去吧。”

摆了摆手,柳爻卿没打算听柳金梅继续说,请他们吃顿饭已经足够了。亲戚情分什么的,那得是正经来往的亲戚才成。

第72章

“卿哥儿,我是真的想帮忙……那么多活,得很长时间才能干完……”柳金梅也确实说的诚恳,恐怕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可柳爻卿还是摇头道:“你以为给我帮忙是为了我好,这样做却恰恰害了我。我说了一通你似乎也没明白,还是回去吧,这件事不要再想了。你若是还赖着不走,就别怪我不讲亲戚情分撵人……”

好说歹说,柳金梅和张大山总算走了,柳爻卿结结实实的松了口气。

这种人确实没啥坏心眼,但拎不清,叫坏人拿着当槍使,就会在前头冲锋陷阵伤害别人,柳爻卿觉得这种人比恶人更难对付。恶人好歹知道自己行恶,想法什么的也都能猜到,可拎不清的人根本不知道善恶,就是糊涂,也可以说比任何人都残忍,对什么人都能下得去手。

从柳金梅赖在柳老头那边不走,柳爻卿就觉得她拎不清。

柳老头和李氏是什么人?当年对她的折磨还不够?就算在外面没地方住,没吃没喝,有手有脚的也可以慢慢来,总好过回来赖一两口饭食吃,还叫让当槍使,连累着孩子也低人一等强。

这些东西柳金梅和张大山想不通,以后日子只会越过越糊涂,柳爻卿反正是不想掺和。

“做人没那么简单,不是心善没有坏心眼就成的,还得拎的清。”柳爻卿自个儿感慨,捞起藏在炕头睡懒觉的茅白,“你这个家伙,现在天不那么冷,得多出去锻炼锻炼身体,要不能长出羽哨你还一身肥肉,怎么飞得起来?”

懒懒的翻了个身,茅白根本不为所动。

把茅白扔到一边,柳爻卿自己躺在热乎乎的炕上,不想出门。

哲子哥从外头进来,拿着三个西红柿,是从大棚刚摘下来的,底端还带着一点点青,这种的吃起来甜,柳爻卿喜欢。“卿哥儿,那个柴七还没走,好像找到憨大他们,一起干活了,咋办?”

憨大如今在山上负责一些杂活和地里的活计,每天都不得停歇,还需要一把子力气,不过柳爻卿也没亏待他么,工钱开的几乎是最高的,每天三顿饭,中午、晚上都有肉,管饱。

那个柴七不是一般人,柳爻卿一早就知道,只是没想到他待了这么久还没走。

“他要是真的干活不偷懒,就让他干,待遇跟村里的汉子们一样。”柳爻卿想了想说,“这种事咱们最好不要出头管,指不定就有人收拾他哩。”

“卿哥儿说得对。”哲子哥附和。

柴七厚着脸皮跟憨大他们干活,那是有原因的。本来没打算待这么长时间,身上的银钱不够用,花完了,而且汉子们干一天活,领到的伙食那是真的好啊。

就没吃过那么好的粗面馒头,煊软的不像话,还有那大锅菜,里头的肉大块大块的,菜也切的大块,但吃起来也叫一个口水横流。

柴七认出憨大他们,厚着脸皮吃了点馒头和菜,就惦记上了,于是厚着脸皮跟着干活。

好在晌午柳爻卿过来发木牌的时候,也给了柴七一个,让他不用再厚着脸皮蹭饭。

跑到山上领馒头的时候,柴七问:“这馒头到底是咋做的,你们晓得不?”

“咋不晓得?”憨大说。

别看他们几个只是兵,但那也是有出身有见识的,不然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任务,怎么能派他们来?

就说别的地方蒸馒头,想要做的煊软,就得用老面发酵,可那样一来就会有个酸味,就算技艺再好的师傅也不能保证每次做出来的馒头都没有酸味,可山上的粗面馒头天天蒸,却从未有过酸味,反而更加煊软。

“听说卿哥儿搓的引子,用了很长时间才搓出来,做馒头的时候还放了别的东西。”憨大道,“不过咱们没事别瞎打听,那不是咱们该管的事儿。”

“这话倒是。”柴七点头,来到上谷村以后,他也是不敢随意打听的。

没过几天,晌午再分吃的,就不是粗面馒头,而是一个个块头极大的煎饼了,菜倒还是那样,肉多油香,干一天活领一碗,端回去全家人都能够吃一天,肉都还能省下来,第二天烩菜接着吃哩。

煎饼作坊这边,柳爻卿搬了个板凳坐着。

“煎饼作坊最近还有馒头啊,煊软不酸,一顿吃不了第二顿蒸了完全不变样啊。”柳爻卿笑眯眯地说着,还给来人看蒸过两次的馒头,还跟刚出锅的差不多,闻起来香,吃着更不错。

“我要一筐。”跑商的除了有胆量,还得有见识,这会子立即开了口。

开了头,接下来馒头就好卖多了,第一天蒸的馒头一点都没剩下。

这些跑商的把馒头运出去,也不是自己吃,而是跟煎饼一块儿卖。

馒头不酸,还特别煊软,关键是吃不了上锅蒸几次,味道也不会变,还跟头一回吃一样。就算是粗面做的,却也还是很受欢迎,煎饼不也是粗粮,没见着现在吃的人越来越多,就是那些出游的少爷们也喜欢背几个煎饼,蹲在野外烤几块肉卷着吃,别提多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