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之哥儿种田记(268)+番外

“爹,以前那些话我也不愿意多说,你自己可也别忘了。”柳爻卿板着脸道,“这事儿我决定了,明天就下山跟阿爷说清楚。”

“你阿爷不一定同意。”柳全锦弱弱道。

却没有人跟他说话,该吃饭吃饭,该照料孩子照料孩子。

第二天一大早,柳爻卿和哲子哥一起,这回什么东西都没带,空着手就去了。

院子里臭烘烘的,柳爻卿看到院子正中心盖着草木灰,猜到是什么,无语的摇了摇头。

这么些日子过去,茅厕没人清理,早就满了。柳老头要看着大周氏,脱不开身,小宝和柳全福不肯动手,小李氏更是天天出去串门子,都不着家。

没得人清理,天热雨水多,里头就根本进不去人。

晚上小宝起来不愿意去外面,就在院子里解决了,连后院都没去,还是李氏早早起来盖的草木灰。

以前三房在的时候,家里哪有这么邋遢的时候?

进了屋,柳爻卿看到大周氏还躺在炕上,李氏在旁边做针线活,柳老头坐在旁边抽旱烟,其他人都不见踪影。

屋里倒是扫的干干净净,但应当是李氏干的。

“阿爷。”柳爻卿站在门口,看着苍老许多的柳老头,面无表情道,“这是二百两银子,你若是原因拿,往后就当没有三房,那些欠条也一笔勾销如何?忠哥、正哥还有明哥,他们自己若是愿意自己过日子,阿爷也别过去找了。还有我姑姑一家……”

慢慢的说完,柳爻卿拿出二百两银子,抬头看柳老头。

现在柳家半点银子都没有,粮食也都是粗粮,柳全福和小宝天天面色发苦,吃的也不好,看着都瘦了些,柳老头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野山莓回头我叫人全部挖走。”柳爻卿又道。

就是说往后跟山上三房再没有关系,但这样一来 ,不但所有的欠债全部还清,还能拿到二百两银子。柳老头觉得柳爻卿太绝情,却又觉得二百两银子不错。

他沉默了一会儿道:“非得这样?能不能逢年过节的,还一起吃吃饭。”

“不行。”柳爻卿一口回绝。

柳老头又想要银钱,又不想断绝关系,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最后从柳家出来,柳爻卿只觉得浑身上下都放松了,以后他再用不着顾忌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哲子哥,传出去,叫旁人也都清楚这个事儿。”柳爻卿道。

“成。”哲子哥答应着。

柳老头看着白花花的二百两银子,就是他这么多年也没见过这么些银子,家里拼死拼活种地,从牙缝里挤出银钱攒着,最多的时候也就几十两而已。

“回屋放箱子里锁着。”李氏道。

“是得这样。”柳老头脸上有了笑容,“等小宝媳妇生了,在给他寻摸寻摸,找个好一点的媳妇,怎么恩得照照顾着小宝,还得要能干活的,往后家里就指望小宝了。再多买些地,我还能干几年,攒点家业……”

手头有了银子,能干的事情就多了,柳老头觉得这样也不错,反正山上也没帮他帮柳全福什么,还叫他欠了债。

说是惦记着老三,柳老头心底里可不这么想,他就是惦记着让柳全锦下山干活而已,对于柳全锦这个人,甚至是整个三房,他是觉得半点感情都没有的。

那边哲子哥安排下去,没用一天功夫,全村人,乃至整个镇上的人都知道了,柳家三房不但分家出去,还彻底断绝了关系。

那些世家大族,确实有能耐把旁支扫地出门,世人也承认这个。

柳家虽然不算什么世家大族,但柳爻卿和哲子哥的身份地位却极为特殊,此时跟柳老头和柳全福彻底撇清关系,那就是一锤定音的事儿,改不了的。

“听说卿哥儿给了二百两银子,以前的欠债也一笔勾销。”

“卿哥儿够意思了。”

“可卿哥儿那么有钱,怎么就给那么点儿?”

“不少了。我都听说断绝关系哪有给银钱的,要给也是柳老头给三房才对。反正我是觉得卿哥儿够意思,要是我,半点银子都不想给。”

“若是在村里过日子,二百两足够了。”

“嘿,你们是不知道,柳老大还在家里呢,跟个废物似的……”

外面的人闲着就喜欢说几句,也没人觉得这是柳爻卿家的家丑,实在是他对柳老头够可以了,有病就拿钱给看病,没饭吃就叫人天天送饭,便是别人家的儿子也没有这么孝顺的。

真要说起来,还是柳老头有眼无珠。

更是有明眼人道:“那柳老头当真是要糊涂一辈子,二百两银子看着多,他却不一定能全部拿在手里。要是叫柳爻卿养着,就算是老了,至少也有口热饭吃。”

“那可不是。”

柳全福在外面听说了,当时就忙不迭跑回去,小宝更是紧跟着。

“阿爷,我要穿新衣裳,我要吃肉!”

“买酒,买酒。爹,你那神仙酿拿出来呗,咱们请人把后院收拾收拾,种上菜,也花不了几个银钱。”

“阿爷,吃肉,新衣裳。”

小宝嚷嚷个不停,就差躺在地上打滚了,柳全福也嘴里的好话不停的说,那一句一句的 ,把柳老头哄的飘飘然。

柳老头就叫李氏拿出二两银子,买肉吃。

后院也请了人来修整,更是种了菜,看着挺像那么回事。

柳全福算计着柳老头手里的银子,天天想着法儿折腾,还叫上小宝一起。

家里的粗粮吃着不顺嘴,拿了银钱换了细粮,顿顿都得有肉有鸡蛋,那银钱花的跟流水似的。等李氏打开柜子一看,这才多少天,二十两银子下去了。

“不能再这么花了。”李氏道。

“是不能。”柳老头道,“眼瞅着小宝媳妇快生了,给孩子准备准备,这个银子不能省。”

“是这样。”

孩子还没生出来呢,李氏就扯了最好的布料给孩子做了新衣裳,顺便也给小宝做了一身,更有别的东西全都是花银子准备的。

柳家的日子当真是体面,等秋收,柳全福和小宝哄着柳老头拿了银子,雇人收土豆收玉米。

又嫌弃这两种粮食不好吃,柳全福转手就给卖了,银子拿在自己手中。

等大周氏见红,要生了,李氏去拿银子请大夫,发现不知不觉间银子竟是花了一半。

可柳老头正想着自己终于要有重孙子了,高兴的不行,根本没听李氏说话。

大周氏生孩子,光是稳婆就请了两个,大夫一个,都是拿着银子一直贴身陪着。生了一天,生出个小汉子,可把柳老头高兴坏了。

那会子其实没过去多少日子,柳爻卿还在山上,但没下山去看。

忠哥早表明态度,自个儿跟那边没有任何关系,这回也是没回去看。结果大周氏生了孩子,去看的都是邻居,其他人是一个都没有。

柳金梅想去看看,但叫知哥儿拦了下来。

“孩子满月酒也不去?”厉氏问,“当初咱家孩子满月酒,他们都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