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种田之给脸不要欠抽(96)+番外

田地一角盖的房子里面有锅灶,还有简单的床铺,小哥儿们一张大通铺,汉子们在另外一边,中间隔着一堵墙。中午吃过饭,汉子和小哥儿们可以上床稍微休息一下,下午继续干活。

有肉有菜,大锅炖的糙米饭,管饱。小哥儿们每天分工,轮流做饭,这些小哥儿们一直跟着杨琼,做菜的手艺都很不错。不过杨琼没在这里吃,他得回家吃,学堂门口还蹲着加加呢。

溜溜达达往家里走,学堂正好放学,小汉子们一个个恭敬地对杨长寿行礼,等到走出大门口,立刻飞奔起来。

书中的知识就像一个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只有想不到,没有描述不到的。杨长寿声音温润,一上午听讲,小汉子们仿佛看到书中一座座金山,一个个光明的道路,有吃不完的粮食,有俊秀的小哥儿,只要是自己想,书中就会给出回应。

不知不觉间,小汉子们原本对于读书认字很抵抗的都改变想法,只一上午,便对杨长寿这个教书先生言听计从。

家里炖了鸡和兔肉,锅里蒸了白面馒头,杨琼溜达着到学堂,瞧着杨长寿坐在躺椅上闭目养神,笑问:“长寿哥,杨念呢?”

“回家拿饭菜去了。”杨长寿睁开眼,狭长的眸子多了一抹似有似无的风情,显然对杨念有不一般的情绪。

杨琼摇摇头,“哎呀,长寿哥,我还想叫你来我家吃饭呢。”瞧着杨长寿和杨念坐在一起吃饭,一定非常有趣。

阿拉斯加溜达过来蹲在杨琼旁边,深沉地目视前方。蹲在学堂门口一上午,吓跑了不少闲着没事来围观的农户,阿拉斯加感觉狗头上的肌肉都要僵硬了。

也不只是看出什么,杨长寿打发杨琼,“杨念该回来了,你也回家吃饭吧。”

“好,长寿哥回见。”杨琼摸摸狗头,一人一狗溜达着离开。

一拐出大门,阿拉斯加立刻呲牙咧嘴摇尾巴,狗腿还抬起来一甩一甩的,围着杨琼蹦跶一圈,顺便再甩甩狗头,终于彻底放松下来。

【朕快要面瘫了。】

摸摸狗头,捏捏毛茸茸的狗耳朵,杨琼笑道:“加加辛苦了,家里应该还能剩下一些馒头,你下午召集一些小弟来帮忙看门。”

前几天要震住别有用心的农户们,否则一旦有人不需要干活也不用交束脩就可以进学堂,那学堂不用开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事儿从头就得把规矩正起来,以后招收别的村的学生会更容易。

原本破旧的木桌换成崭新的桌子,现在天气凉,就直接在偏房吃饭。灶台隔着一道墙就是炕,中间有门连同。并不是特别冷,就没有挪到炕上吃。阿拉斯加的狗盆也更新换代了,原先是缺了一个角的瓦罐,现在则是漂亮的白瓷汤碗,周边拴着一个布条长绳,阿拉斯加可以叼起来。

馒头掰碎拌肉汤,再舀上鸡肉。

【朕的最爱!】

“吃饱了,叼着馒头去召集小弟。”杨琼摸摸狗头,去洗手开饭。

能够听懂阿拉斯加说话的能力早已告诉韩青石,杨琼说得坦然,韩青石听完了,也就听完了。对于韩青石来说,自家夫郎说什么都是对的,没有第二种可能。

“中午来客酒楼派人来收菜,我算了一下银钱,给的价比较高。”韩青石夹起一块鸡腿肉放在杨琼的碗里,再把杨琼碗里的鸡脖子夹到自己碗里,“全都是铜板,正好发工钱。”

“恩,你看着办就行。”杨琼把一碟凉拌菜拖到自己前面,“等大棚里的青菜长起来还得多雇一些汉子,狗窝也用上了。你看着谁比较有能耐,提拔上来,正好分组做组长。”

韩青石点点头,“吴小月和吴满宝都挺不错,吴小月瞧着更有主意,能干肯吃苦。”

“那就让小月哥儿做小哥儿们的组长。”杨琼拿起一个馒头递给韩青石。白面馒头又松又软,闻起来带着一股纯粹的小麦香味,嚼起来软绵香甜。韩青石吃得快,几口一个,不一会儿就得拿下一个。

两人一狗一顿饭吃完,杨琼把锅里的馒头拿出来装在小布袋里给阿拉斯加叼着,嘱咐,“叫四只狗狗就行了,加加你可以安排一下村里的狗狗们轮流值班。”

【嗷呜,朕懂得,小弟们都等不及要干活了。】

迈着轻快的狗腿,阿拉斯加站在自家大门口,仰起狗头,嚎了一嗓子。村里得到召唤的四只狗狗立刻从家里跑出来,在村中心主路上相遇,一起往杨琼家跑。

【汪,狼老大找我们啥事?】

【让开,蠢狗,别挡我路。我咋知道,狼老大自有他的道理。】

【到时候就知道了,咱们村老长时间没来过黄鼠狼了,难道是进山剿黄鼠狼?】

狗狗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不过来到阿拉斯加面前都耷拉着狗头,伏低做小。每只狗狗分一个馒头,分别蹲在学堂门口,严肃着狗脸,看着来上学的小汉子们。

现在不是农忙时节,小汉子们回家吃的是家里人给开的小灶,炒个鸡蛋,煮碗糙米粥,或者干脆就是早晨剩下的糙米饼子。吃完饭,小汉子们才这点来学堂,远远地看到门口蹲着四只狗狗,都绷紧了神经。

“这不是我家的狗吗?”一个小汉子揉了揉眼睛,跑到近前一看,还真是,摸了摸狗头,疑惑地进了学堂。

被摸狗头的狗狗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继续目视前方。【本狗这是第一次当差,务必要在狼老大面前留下好印象。】

小汉子们很快认出来四只狗狗都是村子里的,一个个也都不害怕了,不过也不会去招惹,赶紧进学堂温书才对。

小汉子们能够认识一些简单的字,也可以在地上比划出来,还能背诵一段论语了,天气已经彻底转凉,早晨会下白色的霜降,晚上会刮呼呼的寒风。

大棚外面不再只是油纸布,已经盖上一层厚实的茅草,里面一天到晚烧着地火,汉子们整天忙得脚不沾地打理大棚里的青菜。

村里的狗狗们每天值班,趴在垒砌好,铺着干草棉垫的狗窝里,只需要注意周围的陌生人就可以,整天悠闲的很。

田地的小屋里整天烧着炉子,杨琼还准备给垒了一个大炕,小哥儿们休息的时候可以上炕暖和。汉子们皮糙肉厚,干点体力活就不冷了。

新鲜的青菜价格一涨再涨,朱三那边还是供不应求。有权有势的富户那么多,银钱根本就不是问题,越到冬天,朱三那边进账就越多,相应的,杨琼这边收到的银钱也越来越多。

灶台里烧着柴火,锅里煮着红薯,杨琼坐在炕上,跟李小菊唠嗑。现在杨琼的肚子已经非常大,先前去镇上看过大夫,说是孩子这个冬天就会出生,约莫还有一个月左右。

“小菊哥儿,我有点紧张。”虽然接受肚子里的孩子,也期待他的降生,但杨琼还是担心,生孩子,从哪里生……

李小菊放下手里的绣活,笑道:“别怕,我听说很快就好了。稳婆早就找好了,你又不缺银钱,稳婆不敢怠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