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富春山居(2)

作者: 扫雪煮茶 阅读记录

“真能迁都!”英华看到了二哥回来的希望,眼睛一亮。

“真能!”柳氏安抚的在女儿肩上轻轻拍了一下,笑道:“你大伯的门生已经给你爹写信来了,劝你爹趁大赦的时候活动活动。方才我在屏风后边听老爷和李知府说这个事呢。”

“那爹怎么讲?”英华有些不乐意的鼓起腮帮子,道:“这个翰林有什么好当的,一年连炭敬都收不到几封。爹都五十多岁了,在家享清福才好。”

柳氏笑出声来,在女儿额头上点了一下,“李大人也这么劝你爹呢,你爹和李大人投机的很,刚才还吩咐我整治两桌席面,送一桌给对面船上的李夫人。”

“娘,你又偷懒,爹肯定是喊你亲自下厨的!”英华的眼睛眯成一道缝,笑的像个小狐狸。

柳氏咳了一下,笑道:“我是当家主妇,事事亲力亲为不是要累死。来个客就做一桌子菜的,那是厨娘,不是夫人。明天就到老家了,”柳氏想到总是和她过不去的长子,皱眉道:“一想到你大哥那个牛脾气,我就头痛。”

“不痛不痛。”英华替柳氏按太阳穴,笑道:“爹做了一辈子官儿,就挣下几箱子旧书烂古董,都与他。咱们不管家,让他管,他就不来找娘麻烦了。”

“帐都清好了,寻个机会交给他罢。”柳氏微笑道:“我是特为来吩咐你,嘴巴紧些,莫让要王家人一套你的话,你就老老实实和人家讲,你娘有多少陪嫁什么的。”

英华皱眉想了一会,方道:“娘,你打算瞒着族里和大哥?”

“妇人的陪嫁是私产,我要怎么用,夫家人本来就管不着。”柳氏冷笑道:“我对你大姐和二哥好,在你大哥眼里都是别有用心。他天生性子这样别扭,咱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说了反添麻烦,像是跟黄家跟炫耀似的。”

柳氏将袖子里的一本小帐取出来交给女儿,笑道:“托迁都的福,曲江府的地都涨了价。官家脚下地多不是福。娘打算把曲江的地卖掉。你挑一个小庄留下罢。”

“收田租做帐确实怪麻烦的。”英华翻了翻帐本,笑着圈了两页,道:“留两个,一个与我二哥。”

“你大哥是个守不住财的,与你二哥一个小庄一定要瞒着他。”柳氏将帐本纳回袖子里,想了想,道:“你爹虽然从来不问我的私房,但还要和他讲,就讲我把陪嫁的田地卖了几亩与你添妆。旁人问你你也这般答他罢了。”

英华的眉头皱的更紧了,她觉得一家人不应当有欺瞒,尤其不应该欺骗父亲,可是又不好说母亲这样做不对。

柳氏看女儿有些不乐意的样子,捏住女儿的鼻子,笑骂:“你外公讲,一个好的商人从不骗人,他只选择什么该说,什么不说。一个好的媳妇也是一样。你记住了?”

“记住了。”英华眨了眨眼,躲到一边揉鼻子。柳氏要讲的话已经讲完,就喊梨蕊倒茶。

梨蕊高声答应,进来因见窗户关着,就先开窗户。她一推窗,便见十来丈之外李家的船舱里,两大一小三个头挤在窗口朝这边看,正是李家的少爷小姐们。

梨蕊生的极美,又得二少爷和二小姐的宠爱,衣饰比平常侍婢更精致,乍一看上去,倒像个小姐模样。李青阳一见开窗的是个美人,便当她就是哥哥夸奖的王家小姐了,笑对他姐姐道:“大姐,你看,王家小姐生的比你好看哎。”

天色将晚,只有李王家两家的船泊在河湾,清静的很。青阳小少爷嗓门儿虽然不大,这句话倒叫对面船舱里的人听了个清清楚楚。梨蕊闹了个大红脸,甩手就走。

柳氏晓得李家人是认错人了。自家老爷和李知府少时便是同窗好友,方才还在商量要做紧邻。若是李家少爷因为梨蕊美貌动了求亲的心思,闹出笑话来便不美了。柳氏略一思索,走到窗边笑道:“李世侄,这是你的弟弟妹妹?”

“王伯母。”李知远理了理衣冠,隔着河水拱手为礼,回答:“这是我大妹芳歌,小弟青阳。大妹,小弟,喊人。”

柳氏微微点头,“英华过来,你就隔江和你世兄世姐见个礼罢。”

英华走到母亲身边,朝着对面万福,笑道:“李世兄好,芳歌姐姐好,青阳弟弟好。”

因见柳氏侧身朝里吩咐侍婢讲话,李知远回礼毕,歪脸朝他偷笑的弟弟头上轻轻敲了一下,道:“看什么看。”芳歌便对温文尔雅的英华扮了个鬼脸。英华顿生知己之感,当着母亲的面不敢扮鬼脸,便含笑低头。

柳氏打点了三份见面礼,连席面一起送过去。过得一会,那边也派了个老妈子送见面礼来与英华,也回了一桌南方风味的精致席面。柳氏捡了几样下酒的送到前面去,便和英华一起吃晚饭,才吃了几口,便见王翰林的长子耀祖满面不悦地闯了进来,怒道:“我二弟在哪里?”

兵来将挡

“大哥好。”英华站起来行礼,带着笑说:“大哥见过爹爹了?”

耀祖无视妹子说话,瞪着柳氏,鼻孔里好像能喷出火来,“我二弟哪,我二弟在哪里?”

柳氏冷笑道:“你问我要你的二弟,我是你什么人?”

王翰林的原配黄氏病逝之后,耀祖的外祖父想把居孀的小女儿嫁给王翰林做填房,再结两家秦晋之好。可是王翰林却拒绝了岳家的好意娶了柳氏。

在当时十六岁的耀祖看来,居孀的姨母温柔大方,待他们兄妹三个极好,理应是父亲的良配。柳氏不过是个浑身铜臭的商人之女,根本没有资格进王家的门。是以柳氏嫁过来之后,他怎么都看不惯柳氏,样样都和柳氏对着干。耀祖一闹,黄家就觉得外甥是被继母欺负了,明里暗里都指责柳氏不贤。

王翰林清楚柳氏其实待几个孩子很不错,一直是大儿子在无理取闹,就给耀祖娶了亲,打发他回老家读书。在黄家人和耀祖看来,这更是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的明证。耀祖的外祖父两个月里写了十六封信责问王翰林。

王翰林收到老泰山的十六道檄文气得牙疼。恰逢英华百日,柳富商从沧州来看外孙,不忍女儿女婿为难,就指点柳氏把黄家在京城的族人请来,照着黄氏当年的嫁妆单子查点清楚黄氏所有的陪嫁,一个铜板不留全部送回老家让耀祖照管。

柳家这一手,隐指黄家和耀祖是为了钱才和柳氏过不去。黄家待不让外甥收下吧,柳氏厉害的很,又怕外甥吃亏;让外甥收下吧,之前的作为就真像是为了钱才闹。

然那几年黄氏和人合伙在京城开当铺着赚了不少,加上从前的嫁妆,七七八八加起来居然有近万两银子。京城里米珠薪桂,京郊一亩水田也不过六两银子,这一万两银子沉甸甸的,黄家掂量再三,也只得捏着鼻子让耀祖收下。这事在亲族里一传,便无人再讲柳氏的闲话。耀祖自觉这钱收的委屈,让他成了旁人的笑柄。是以他对柳氏更是厌恶到极点,见了面从无一句好话。

上一篇:小村姑驯夫记 下一篇:风月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