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下第二美(25)

作者: 桂仁 阅读记录

差役们四下张贴告示,在全镇发布了一份州里送来的紧急公文。

头一条,就是严禁活人结阴亲。

也不许以婚配为由,变相的卖儿卖女。

如有因洪灾流离失所的妇人女子,不得欺侮歧视。尤其不能胡乱造谣,说人家失了清白。

若因此逼得人家想不开自残自尽的,亲爹亲娘都得追责!

还有,不许阻止寡妇再嫁,或是歧视洪灾孤寡,说什么克亲命硬之类的话。

如有因洪灾造成的孤寡,由各地官府登记造册,额外补助一份口粮。

这公文还挺长,可美娘看完开头就呆了。

这,

这分明是为她量身打造的呀!

而这布告,听说是汉王殿下亲自主持制订的。

补助的口粮,也是汉王殿下自掏腰包,从他的份例里拿出来的。

要说跟美娘没半点关系,

她,她自己都不能相信啊!

算算日子,赵嬷嬷她们五六日前,就该回去了。

可怎么这么快,就发布这样的消息?

林俊仁没好意思说。

这公文制定下来,除了州省府,双河镇是第一个被点名派送的地方。

快马加鞭,带着盖着大印的公文,还有也不知是瑞姑,还是谁准备的礼物,点名要送给林家姑娘。

林俊仁就算是用屁股想,也知道这是在敲打他呀。

让他知道,女儿如今,可是有王府惦记着的人。

想六十两银子把她卖了结阴亲,是想挑衅王府,还是想挑衅大燕朝的皇子殿下?

所以昨日,王县尊故意把誊抄公文的活交给他一人,让他足足抄上三百份,林俊仁连个屁都不敢放。

就算是手都要写断了,他也还得坚持写啊。

此刻,美娘看着满大街贴的,都是她爹亲笔写的白纸黑字,听着衙役们敲锣打鼓,四下宣讲。只有一个感觉——

爽。

就跟大夏天吃碗冰冰凉凉的绿豆沙似的,从头发丝直爽到脚趾头!

归家以来的郁气,一扫而空。

心内有个小小人儿,简直想冲出来叉腰大笑。

可汉王,

小殿下竟能为她做到这个地步么?

小美娘感动之余,又有些不自在。

她,她统共就为他缝了两双布袜子,实在是受之有愧啊。

更别提,她又刚收了那么好的一份礼物。

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便是拿去参加科举,都不丢人了。

更贴心的,还有几本字帖。字迹端正稳重,正适合女孩子练习。

而这些,俱是美娘从小就渴求,却从不敢奢望的东西。

郑飞扬可以教她读书识字,却供不起她笔墨纸砚。

所以美娘的字,都是折了树枝,在沙地上练的。偶尔拣林鹏用剩的笔墨写几个,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但如今,她却能光明正大的拿这些好东西练字了!

因为她要给汉王府回信啊,写得不象样,能说得过去吗?

林方氏也不是没说,要把这些好东西留给儿子,儿子原有的给她。

可林俊仁一指头,就把她给掐熄了。

真正读书人,一闻墨香,便知用的是什么货色了。

王府给了女儿这些好东西,就是要她用的。她先用惯了,回信时才显得自然流畅。

若被人看出端倪,难道他还得再去抄三百份公文?

他手还要不要了!

再说,要是女儿真能抱上王府这根大粗腿,便用些笔墨又值几何?

怕归怕,但林俊仁更加“志存高远”。

他觉着,是不是女儿美貌,被王府什么人惦记上了,才在汉王面前下蛆,搞出这样一张告示?

亏得汉王年少,且身份尊贵,他不敢乱猜。

但就如此,也够他得意的了。

说不得下半辈子的荣华富贵,就要系在女儿身上了。

所以林俊仁不介意从今往后,对女儿客气些。若林方氏不客气,那就掐到她客气为止。

美娘的日子好过了,越发烦恼要如何报答那位小殿下。

可闵柏还觉得做得不够多呢!

他已经听说了,美娘走时,可是将何知府赠送的二十两银子都捐了。

一半给他修塔,一半捐给王府施粥。

她出这二十两,跟他这里的二十两能一样吗?

对寻常百姓来说,二十两都够过一年了,关键时刻能救命的!

可小美人儿却对他如此大方,无条件支持他做的一切事情。他不过是动动嘴皮子,出张布告,能值几何?

便是出些粮食,又算什么?横竖他也吃不完。

琢磨一番,他觉得还得请何知府来。

“孤还有话说。”

小太监平安,颇无语。

这都为小美人,一掷数千斤了,可小殿下犹嫌不足。再这么着,徐贤妃就该抓狂了。

可他不劝还好,一提徐贤妃,更加坚定了闵柏的决心。

他亲娘虽坑,亲爹却挺明白事理。想想小美人儿,却是爹不亲娘不爱的。他要不替她撑腰,她可怎么活?

第26章 新官

很快,何知府捋着花白的老胡子,挺高兴的来了。

原先他还以为,燕成帝将未成年的大皇子送到封地,是送来个烫手山芋。

但如今却觉得,实在是湖州百姓和官员们的福份。

且不说他在洪灾之中救人,和修建灯塔,这刚刚发布的头一道公文,就是极富有远见的。

湖州并不是个富庶地界,百姓日子平常,遇着天灾人祸,顿时掉到贫困线下。

尤其灾后粮食短缺,有些人无力抗争苦难,就把戾气发泄在亲人身上。

什么“老不死的”,“小讨债的”,“扫把星”,“赔钱货”,虐待老人孩子和妇人,十分常见。

从官府的角度来看,这不是继天灾折损人口之后,又一次人为的折损人口么?

没了人,回头要怎么开垦农田,织布纺线?

就算老人孩子力气小,总也能帮着砍柴烧饭,分担家务呀。

至于随意变卖女子,害处更大。

剩下一帮子光棍,将来如何婚配?如何生儿育女,繁衍生息?

可这些道理,官员们说了,百姓也不想听。

饭都没得吃了,谁顾将来?

便是官府想管,也没什么好法子。

倒是汉王这回,开了个好头。

直接发下政令,重点是拔出粮食,就把这事办成了。

如今湖州那些被嫌弃的孤寡老幼,俱都成了香饽饽。

官府发的口粮不敢全贪,但能沾上几口,不就能多养活一口人了么?

于是亲族之间,争相抚养。虐待老人孤儿的,少了许多。

而女子们因有这条政令,境况也好了许多。

不用担心被卖,还能正经说亲嫁人,连寡妇也许再嫁。一时之间,整个湖州成亲的人家,倒多出许多。

身为官府,当然是喜闻乐见。

天灾之后,人口锐减。这样多出一户人家,将来添丁进口,不都得纳税,是他们的政绩么?

所以何知府早下严令,要州府官员上下用心,务必把小殿下的政令落到实处。

上一篇:千金填房 下一篇:小豆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