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把过气综艺做成了扶贫专线(89)+番外

“卫老师,你可帮了我的大忙了!大恩不言谢!哪天你要是买房子装修,家里的竹木家具和灯饰,我全包了!”

卫昇顿时乐了:“那你赶紧的!等生产线造起来了,回头我再来帮你带货。”

正在看直播的粉丝们忍不住捂脸,周明星直接黑了脸。

他觉得,自己有必要给卫昇这小子开个培训课了,课程的主题,就是关于艺人如何遵守经纪公司的若干规定。

比如说,签约之后,在外面的任何商业性质的合作,哪怕是去给亲戚帮忙,主持一下亲戚家的婚礼,那也得跟经纪人报备!

一场线上夜市,卫昇带着网友们“云赶集”三个小时,让小小的侯寨村,再一次火爆全网!

县委宣传部和文化局紧急联系村委,商量再次筹办乡村夜市的计划。

原来,侯寨村的夜市直播火了之后,先是本县很对经营地方土特产的企业找到他们,希望能和侯寨村洽谈一下,让他们的土特产入驻夜市,或者长期租赁一个摊位也可以。

毕竟直播间那可怕的在线人数,就是互联网时代最珍贵的曝光量啊!

先不说他们的产品入驻夜市后,每次直播能卖掉多少。光是直播期间能给企业带来的品牌影响力,都是他们自己砸几十万、上百万也达不到的惊人效果!

紧接着,本县的汉服文化协会又找到文化局的领导,希望能借用侯寨村乡村夜市的场地,两边强强联手,他们协会可以为夜市引流,夜市也能给他们汉服文化协会提供一个绝佳的推广平台!

就连教育局都惊动了,主动和侯寨村联系,希望能借用他们的夜市场地,为全县各大中小学提供社会实践场地。

当然了,这些合作都不是无偿的——租借场地嘛,肯定是要付钱的。

而且这么多人都去侯寨村参加活动,也能带动当地其他消费嘛。

至于大家是不是想趁着侯寨村现在名气大,想趁机蹭一波流量,一次性完成全年宣传任务?这个……大家都是身上背着年度KPI的社畜,懂的都懂?

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卫昇一场夜市直播,突然又把侯寨村变成了全县热门打卡点。

县教体局更猛,为了方

便以后长期借用场地,居然拨款帮助侯寨村,把村委前面那块地做了路面硬化。

文化局也紧跟着出手了——光有一块空地,显得不够体面呀,像他们文化系统,有时候办个晚会什么的,没有主舞台怎么行?

于是,侯寨村村委前面,又多了一个“乡村大舞台”!

旅游局一看也急了,乡村旅游这可是他们部门的主场啊,你们一个个的居然在我们部门主场上蹿下跳,是不是太不讲武德了?

不行!他们旅游局也必须拥有姓名!

于是,很快,侯寨村正式作为全县“新晋网红旅游景点”,被县旅游局紧急纳入了全县乡村旅游推荐线路名录。

别小看这份名录。

这几年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县旅游局每年在推广上都是很舍得花钱的。就拿这份推荐名录来说,每年旅游局都会一口气印它几十万份!

县内所有的景区入口、各大酒店民宿农家乐,还有客运站、高铁站等等,全部都陈列上!确保游客人手一册,翻翻手册就能找到任何想去的景点。

所以说,进了旅游局的推荐景点名录,就等于是有官方背书的“本地知名景点”了。别说租借场地赚场地费,就是哪天围墙一圈,直接收门票,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在卫昇的启发下,村委决定还是暂时不要收什么门票了。

他们侯寨村既没有什么名山大川,也没有什么名人故居,就这么一条河,几座毛竹山,哪来的脸收人家门票?

还是卫昇说得对,人家杭州西湖那么有名的景区都不收门票,每年光是靠游客消费都能赚得盆满钵满的,何必目光短浅,为了收那三瓜两枣的门票钱,把游客拦在外头呢?

侯天保坚信“有舍才有得”!

于是,在他担任村长的往后许多年里,哪怕来侯寨村旅游的游客多得需要限号预约,整个侯寨村也没有变成那种需要买门票才能进去的旅游景区。

可是,神奇的是,越是不要门票,来侯寨村旅游的人反而越来越多!

渐渐的,村里的年轻人攒下一笔钱,翻新了自家的老宅,做起了民宿和农家乐,手艺好的,干脆在家里开了个土菜馆!

赶上旅游旺季的时候,土菜馆一顿饭就要翻好几次台,据说一个月的净利润就有十来万!

老人们也不闲着,搬个小板凳,在自家门口摆摊,卖点土特产、饮料、冰棍、烧饼什么的,旺季的时候,这么一个小小的摊子,一个月也能赚个一两万块钱。

至于像侯朋飞这样,一开始就在村里搞特色产业的,现在更是成了远近闻名的“乡镇企业家”!

《我陪兄弟回老家》这档综艺拍完最后一期后,蹭到节目组的直播红利,侯朋飞的竹木加工厂自媒体账号,也慢慢积攒了几十万粉丝,某宝店铺在同类产品中的销量也在稳步上升。

现在,就算没有卫昇帮他们直播带货,单凭他们自己的粉丝量,还有给其他家装卖场供货,原先的加工厂产量都快跟不上了。

更别提侯寨村升级成为“本地知名旅游景点”之后,大量游客涌入,也带动了竹编工艺品的销售。现在村里好多开店的人家都在他这里进货……

要是换成半年前,打死侯朋飞都不敢随便扩大生产,他也是赔本赔怕了。

可现在,看着堆积成山的订单,侯朋飞大腿一拍,拿出一笔资金,在隔壁另一个盛产毛竹的村子,租下来一块空地,开起了分厂。

这可把隔壁村给激动坏了!

万万没想到,侯寨村发达了之后,他们村也能跟着沾光!

自从侯朋飞的竹木加工厂开到了他们村,村里漫山遍野卖不出去的毛竹,彻底不愁销路了!

村里家家户户都有毛竹

林,每年光是靠卖毛竹,就能给家里增加一两万元的收入。

再加上厂里还在村里招工,上山砍毛竹的、做竹篾粗加工的、做竹编的……他们村好多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现在都回村上班了。

村办加工厂的工资虽然比城里的工厂少点,但村里消费低啊,吃住都在家里,又没什么娱乐活动,几乎不花钱,一年下来,攒的钱比出门打工还多呢。

谁也没想到,一个差点凉凉的综艺节目,居然能给他们这些偏远贫困的小山村,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

呆瓜们还在吃瓜,聪明人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了。

一时间,J省电视台几位台领导的电话,以及《我陪兄弟回老家》节目组制片人和导演的电话,简直成了扶贫专线!

省内那些刚刚脱贫没两年,又或者脱贫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又返贫的乡镇村,通过各种关系,辗转联系到J省电视台,希望能报名参加电视台的扶贫真人秀节目。